造粒用口模、造粒装置及发泡性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190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造粒用口模B具备与水流接触而设置的树脂喷出面5a,该树脂喷出面5a上形成与挤出机的机筒连通的多个喷嘴8。在树脂喷出面5a上,这些喷嘴8不形成在选自处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区域P和处于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区域R中的至少任一区域,而只形成在它们以外的区域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造粒用口模、造粒装置及发泡性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由热切法形成热塑性树脂的粒子的造粒用口模及造粒装置,特别涉及可以防止喷嘴的堵塞并可高效生产粒径均匀的粒子的造粒用口模及造粒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口模的发泡性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3-67016号为基础,将其内容加入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用于形成热塑性树脂的颗粒的装置(被称为造粒器)是众所周知的,通常其具备挤出机、安装在该挤出机前端的口模、刀具而构成,利用挤出机将熔融混炼的树脂材料从口模中挤出,用刀具将其切断,制造成所需大小的颗粒。作为从口模的喷嘴挤出的树脂材料的剪切法,已知有热切法和冷切法。冷切法是将从口模的喷嘴挤出的树脂材料导入水槽中冷却,制成线状后进行切断的方法。另一方面,热切法是将开有多个喷嘴的口模前端面与循环的水流接触,将刚刚挤出到水流中的高温树脂用刀具切断的方法。利用热切法的造粒中,因为树脂在未充分固化的状态下被切断,不会发生作为冷切法缺点的树脂的粉末化。此外,利用热切法的造粒中,有可得到球状粒子等的优点。图4~图6是例示出以往利用热切法造粒中使用的造粒用口模的图,图4是安装在未图示的挤出机的前端的造粒用口模A和腔室12(切割室)部分的截面图,图5是图4中I-I线的向视图、图6是表示筒状流路的配置的筒状流路部展开图。此造粒用口模A具备固定在挤出机前端的口模支架1和固定在该口模支架1的前端的口模主体5。呈筒状的口模支架1的内部成为与挤出机前端-->连通的熔融树脂流路2。此外,符号3是口模支架部加热器、4是安装口模主体5用的螺栓。口模主体5内,多个筒状流路7沿着所描绘的圆周设置在树脂喷出面5a上,该多个筒状流路在与熔融树脂流路2连通的同时,与开口在口模主体5的树脂喷出面5a上的多个喷嘴8连通。口模主体5中插有多个棒状加热器6。该造粒用口模A,将树脂从挤出机前端通过熔融树脂流路2和筒状流路7,由设置在树脂喷出面5a上的多个喷嘴8中挤出。在该以往的造粒用口模A中,如图6所示,喷嘴8和筒状流路7沿着所描绘的圆周等间隔地设置在树脂喷出面5a上。与该造粒用口模A的树脂喷出面5a连接设置的腔室12中,在装有刀具的同时,设有工艺用水入口13和工艺用水出口14,所述刀具具备刀具旋转轴9、刀刃保持器具10、用于切割的刃11。该腔室12,在水流中使刀具旋转驱动,在水中直接切断由树脂喷出面5a喷出的树脂,得到的粒子可以与流水一起从工艺用水出口14中移出。但是,在热切法中,口模的树脂喷出面与水流接触,所以,有时热从这里被水流夺取,口模的内部部分地降低到树脂的熔点以下的温度。其结果是,出现发生堵塞的喷嘴孔,生产性降低。此外,即使不发生堵塞,也会有口径变小的喷嘴,出现颗粒的粒径不均匀、品质降低的情况。进而,如果堵塞变多,有时会在无法挤出的同时,压力异常变高,会对口模的上游的装置、例如挤出机等造成不良影响。以往,在利用热切法来造粒所使用的造粒用口模中,作为防止喷嘴堵塞的技术,例如有人提出一种造粒用口模,在该口模内的各流路的中心设置棒状加热器,与这些各流路相对应地分别配设多个喷嘴,可以均匀加热喷嘴(例如,参照特开平7-178726号公报)。此外,为了抑制造粒用口模内部的温度降低,有人提出了用热传导率小的多孔金属材料覆盖造粒用口模的喷嘴开口的附近的造粒用口模(例如,参照特开平11-58374号公报)。但是,为了防止造粒用口模的堵塞,即使使用上述以往技术,其防止堵-->塞的效果也并不充分。特别是,在热塑性树脂中加入发泡剂,利用热切法制造用于制造发泡成形体的发泡性树脂粒子的情况下,如果在制造通常的非发泡性树脂粒子时的水温(通常60~80℃左右)下挤出,树脂会发泡,所以必须将水温设定得比通常低,其结果是,有特别容易产生喷嘴堵塞、生产性降低、制品的粒径变得不稳定的问题。为了在利用热切法造粒时使用的造粒用口模中防止喷嘴的堵塞,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容易发生堵塞的喷嘴与水流方向之间有关系,此外,发现使载热体流经口模主体,通过与水的接触而补充失去的热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喷嘴的堵塞,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造粒用口模,其可以防止利用热切法的造粒用口模中的喷嘴的堵塞,有效地生产粒径均匀的粒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造粒用口模,具备与水流接触而设置的树脂喷出面、与挤出机的机筒连通并开口在所述树脂喷出面上的多个喷嘴,所述喷嘴未设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的选自处于所述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位置和处于与所述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位置。所述造粒用口模是在容易发生堵塞的选自处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位置和处于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位置的树脂喷出面上未设置喷嘴而构成,所以,难以发生喷嘴的堵塞。因此,通过所述造粒用口模,可以改善由堵塞导致的生产效率的降低,可以制造粒径均匀的高品质的粒子。前述的多个喷嘴,可以沿所描绘的圆周配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上。在造粒用口模的内部,在形成与所述机筒和所述喷嘴连通的树脂流路的同时,也可设置加热该树脂流路内的树脂的载热体流路。此时,在口模主体的内部,通过设置对与喷嘴连通的树脂流路内的树脂进行加热的载热体流-->路,可以更加提高防止喷嘴堵塞的效果。因此,通过所述造粒用口模,特别在将水温设定得很低的发泡性树脂粒子的制造中,也可以防止喷嘴的堵塞、有效地生产粒径均匀的粒子。所述载热体流路的入口和出口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的未设置所述喷嘴的位置的附近。所述造粒用口模,其构成也可以是在处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位置和处于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上都不设置喷嘴。此情况下,因为在继水流的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之后容易发生堵塞的、处在与水流的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树脂喷出面上也没有设置喷嘴,所以可以更进一步提高防止喷嘴堵塞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造粒装置,包含所述的造粒用口模、在前端安装有所述造粒用口模的挤出机和腔室,该腔室在装有切断从所述造粒用口模的喷嘴喷出的树脂的刀具的同时,使水流与造粒用口模的树脂喷出面接触。在该造粒装置中,可以在所述造粒用口模的内部形成与所述机筒和所述喷嘴连通的树脂流路,同时还可以设置加热该树脂流路内的树脂的载热体流路。在所述的造粒装置中,所述载热体流路的入口和出口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的未设置所述喷嘴的位置的附近。本专利技术的发泡性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向安装有所述造粒用口模的挤出机中供给热塑性树脂,使其熔融混炼的工序;一边使所述热塑性树脂向所述造粒用口模移动,一边向所述热塑性树脂中注入发泡剂,形成含发泡剂树脂的工序;在水流中用刀具将从所述造粒用口模的喷嘴喷出的所述含发泡剂树脂切断的工序。根据该方法,在容易发生堵塞的选自处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位置和处于与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位置的树脂喷出面上没有设置喷嘴,所以难以发生喷嘴的堵塞。因此,改善了因堵塞导致的含发泡剂树脂的生产效率的降低,可以制造粒径均匀的高品质-->的含发泡剂树脂的粒子。该方法中,在所述造粒用口模的内部可以形成与所述机筒和所述喷嘴连通的树脂流路,也可以使载热体在所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造粒用口模,其具备与水流接触而设置的树脂喷出面和与挤出机的机筒连通并开口在所述树脂喷出面上的多个喷嘴,其中,所述喷嘴未设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的选自处于所述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位置和处于与所述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3-12 67016/20031.造粒用口模,其具备与水流接触而设置的树脂喷出面和与挤出机的机筒连通并开口在所述树脂喷出面上的多个喷嘴,其中,所述喷嘴未设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的选自处于所述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的位置和处于与所述水流的流入方向及流出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中的至少任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用口模,其中,多个所述喷嘴沿着所描绘的圆周配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用口模,其中,在其内部形成与所述机筒和所述喷嘴连通的树脂流路的同时,设置加热该树脂流路内的树脂的载热体流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粒用口模,其中,所述载热体流路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树脂喷出面的未设置所述喷嘴的位置的附近。5.造粒装置,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粒用口模、在前端安装有所述造粒用口模的挤出机和腔室,该腔室在装有切断由所述造粒用口模的喷嘴喷出的树脂的刀具的同时,使水流与造粒用口模的树脂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秀男竹内茂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