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28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有机架(1),在机架(1)上固定有与传动机构相接的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在所述第一转筒(2)与第二转筒(3)的相切处上方设有进料斗(4),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造粒通孔(5),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均倾斜设置且在低端处设有造粒出口(6),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与现有技术的等产量相比,可节省电能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粒机,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及效率高且节能的 双模对辊造粒机。
技术介绍
目前,造粒机已广泛应用于饮食、饲料及肥料等多个领域,其结构有平模 机、外环模机等。平模机是在固定的平模板上加工出多个造粒通孔,在平模板 上方设置多个作用力辊,作用力辊与平模板的相切力将物料从造粒通孔处挤出, 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每天都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理、维护,运行成本较高。外环 模机是设有与传动机构相接的外环,在外环上加工出多个造粒通孔,在外环内 侧设有与外环内壁相切的从动辊,外环与从动辊的相切作用将物料从造粒通孔 处挤出,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也需要每天进行清理、维护,同样具有维护费 用高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生产效率低、耗电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维护费用低、可靠性及效率高且节能的双模对辊造粒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有机架1,在机架1 上固定有与传动机构相接的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 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在所述第一转筒2与第二转筒3的相切处上方设有进料 斗4,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造粒通孔5,第一转筒2 及第二转筒3均倾斜设置且在低端处设有造粒出口 6。所述进料斗4固定在机架1上,下端的出料口 7为与筒壁切线方向一致的 长条形。所述机架1为箱体,在位于造粒出口 6的一端设有总出口 8。 本专利技术设有一对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的转筒,在转筒的筒壁上均加工有造 粒通孔并在两转筒相切处的上方设置进料斗,进料斗所投的物料在两转筒的相 互作用下分别通过两转筒上的造粒通孔进行造粒,所造颗粒再通过倾斜设置的 转筒及低端处的造粒出口输出并收集即可,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与现有技术的等产量相比,可节省电能50%。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有机架1,在机架1上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可以将第一转筒2、 第二转筒3中的一个作为主动转筒,与电机、变速箱等传动机构相接,同时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另一个转筒,也可以将两个转筒分别与各自的电机、变速箱传动机构相接,但要保证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在第一 转筒2与第二转筒3的相切处上方设有进料斗4,进料斗4固定在机架1上, 而下端的出料口 7最好为与筒壁切线方向一致的长条形。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 筒3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造粒通孔5,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均倾斜设置且 在低端处设有造粒出口 6,在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的下面放置造粒成品收集 箱9。所述机架1可以为箱体结构,在位于造粒出口 6的一端设有总出口 8,成 品收集箱9置于总出口 8的下方。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有机架(1),在机架(1)上固定有与传动机构相接的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在所述第一转筒(2)与第二转筒(3)的相切处上方设有进料斗(4),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造粒通孔(5),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均倾斜设置且在低端处设有造粒出口(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 斗(4)固定在机架(1)上,下端的出料口 (7)为与筒壁切线方向一致的长条 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机架(1)为箱体,在位于造粒出口 (6)的一端设有总出口 (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有机架(1),在机架(1)上固定有与传动机构相接的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在所述第一转筒(2)与第二转筒(3)的相切处上方设有进料斗(4),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造粒通孔(5),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均倾斜设置且在低端处设有造粒出口(6),结构简单、运行及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与现有技术的等产量相比,可节省电能50%。文档编号B01J2/22GK101623611SQ20091001286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守勋 申请人:大连强润丰机械配套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双模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有机架(1),在机架(1)上固定有与传动机构相接的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第一转筒(2)、第二转筒(3)相对转动且外壁相切,在所述第一转筒(2)与第二转筒(3)的相切处上方设有进料斗(4),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造粒通孔(5),第一转筒(2)及第二转筒(3)均倾斜设置且在低端处设有造粒出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强润丰机械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