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72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电机、变速箱、轴承和连接盘,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收容在所述连接盘内且与所述连接盘同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变速箱以将动力输出,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盘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跟随所述输出轴一起转动,所述轴承的外圈安装在所述连接盘内且相对所述连接盘固定,所述连接盘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变速箱之间,所述连接盘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电机的外壳和所述变速箱的外壳上。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在电机输出轴与离合器飞轮盘之间有轴承,避免电机承受较大瞬间轴向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包括上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的电动汽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0001 ]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及其电机动力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广泛使用,例如在环卫车辆中,电动扫路车、电动垃圾车等应用越来越多。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中,电机动力输出轴一般直接与离合器飞轮盘刚性连接。例如,现有技术中,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电机支座、电机、电机连接法兰、飞轮盘连接法兰及离合器飞轮盘。所述电机与飞轮盘通过所述电机连接法兰和飞轮盘连接法兰刚性连接。然而,电机的动力输出结构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现有技术的这种设置,在车体震动或受冲击时电机可能瞬间承受较大轴向力,经常出现电机故障率较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动力输出轴的受力状况较优化,抵抗车体震动和冲击特性较好的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和电动汽车,以降低电机故障率。—种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电机、变速箱、轴承和连接盘,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收容在所述连接盘内且与所述连接盘同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变速箱以将动力输出,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盘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跟随所述输出轴一起转动,所述轴承的外圈安装在所述连接盘内且相对所述连接盘固定,所述连接盘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变速箱之间,所述连接盘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电机的外壳和所述变速箱的外壳上。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电机法兰、飞轮盘法兰和飞轮盘,所述电机法兰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飞轮盘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飞轮盘法兰固定连接至飞轮盘上,所述飞轮盘法兰与所述电机法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法兰包括套筒部和法兰部,所述法兰部连接在所述套筒部的一端,所述套筒部套设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法兰的法兰部与所述飞轮盘法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设置于轴承的外圈和所述连接盘的内壁之间,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隔套上,所述轴承隔套与所述连接盘的内壁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隔套包括第一凸缘,所述连接盘包括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抵挡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第二凸缘抵挡所述第一凸缘。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并抵挡所述电机法兰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卡设在所述电机法兰的套筒部上,并抵挡所述轴承的内圈的第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法兰的套筒部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抵顶所述轴承的内圈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机动力输出结构由于在电机输出轴与离合器飞轮盘之间有轴承联接,轴承可以缓冲电机轴向力,能使电机不会承受较大的瞬间轴向力,输出轴受力状况较优化,抵抗车体震动和冲击的特性好,因此能很好地吸收电动汽车的各种冲击和震动,很好地保护电机,因此大大降低了电机的故障率,且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从而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机动力输出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动力输出结构,以将电机的动力输出到电动汽车的驱动轮上。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电机11、变速箱13、轴承21和连接盘29。所述电机11包括输出轴1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收容在所述连接盘29内且与所述连接盘29同轴,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连接至变速箱13以将动力输出。所述轴承21设置在所述连接盘29与所述输出轴11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21的内圈套设在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且跟随输出轴111 一起转动,所述轴承21的外圈安装在连接盘29内且相对连接盘29固定。所述连接盘29设置在所述电机11和所述变速箱13之间,所述连接盘2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电机11的外壳和所述变速箱13外壳上。由于电机动力输出结构上设置了轴承21,因此能很好地吸收电动汽车的各种冲击和震动,很好地保护电机11,因此大大降低了电机11的故障率。进一步地,所述轴承21为推力轴承。更优选地,所述轴承21为深沟球轴承。由于所述轴承21为深沟球轴承,因此其可以缓冲电机轴向力、输出轴受力状况较好,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从而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维护成本。可以理解,所述轴承21还可以为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等能够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电机法兰15、飞轮盘法兰17和飞轮盘19。所述电机法兰15套设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所述飞轮盘19设置在所述变速箱13上且位于变速箱13的动力输入端,所述飞轮盘法兰17固定连接至飞轮盘19上。所述飞轮盘法兰17与所述电机法兰15固定连接。由此,所述电机11运转时将动力通过其输出轴111、电机法兰15、飞轮盘法兰17、飞轮盘19、及离合器(图未示)等输出到变速箱13,并通过变速箱13变速进而输送至驱动轮。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法兰15包括套筒部151和法兰部153,法兰部153连接在套筒部151的一端,套筒部151套设固定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所述电机法兰15的法兰部153与所述飞轮盘法兰17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图未标)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通过平键(图未标)与电机法兰15的套筒部151配合连接。所述飞轮盘法兰17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图未标)与飞轮盘19固定连接。由于电机11和飞轮盘19通过电机法兰15和飞轮盘法兰17联接,能够有效避免零部件加工误差导致两者装配不上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轴承隔套23,所述轴承隔套23设置于轴承21的外圈和所述连接盘29的内壁之间。由于连接盘2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变速箱13和电机11,如果直接将轴承21的外圈与连接盘29的内壁配合,存在安装精度难以满足的问题。本技术中可先将轴承21安装在轴承隔套23上,再将轴承21和轴承隔套23 —起安装至连接盘29内且与连接盘29的内壁配合,可大大提高安装配合的精度。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隔套23包括第一凸缘231,连接盘29包括第二凸缘291,第一凸缘231抵挡轴承21的外圈,第二凸缘291抵挡第一凸缘231,这样可防止轴承21和轴承隔套23在轴线方向朝电机11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挡板25,所述挡板25固定在电机11的输出轴111的端部,并抵挡所述电机法兰15的端部,以在轴向上对电机法兰15进行定位,防止所述电机法兰15的套筒部从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的端部脱离。优选地,所述挡板25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图未标)固定在输出轴111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挡圈27,所述挡圈27卡设在电机法兰15的套筒部151上,并抵挡轴承21的内圈的第一端。所述挡圈27可防止轴承21的内圈在轴线朝电机11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法兰15的套筒部151上设置有台阶155,所述台阶155抵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电机(11)和变速箱(13),所述电机(11)包括输出轴(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轴承(21)和连接盘(29),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收容在所述连接盘(29)内且与所述连接盘(29)同轴,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连接至变速箱(13)以将动力输出,所述轴承(21)设置在所述连接盘(29)与所述输出轴(11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21)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且跟随所述输出轴(111)一起转动,所述轴承(21)的外圈安装在所述连接盘(29)内且相对所述连接盘(29)固定,所述连接盘(29)设置在所述电机(11)和所述变速箱(13)之间,所述连接盘(2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电机(11)的外壳和所述变速箱(13)的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包括电机(11)和变速箱(13),所述电机(11)包括输出轴(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轴承(21)和连接盘(29),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收容在所述连接盘(29)内且与所述连接盘(29)同轴,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连接至变速箱(13)以将动力输出,所述轴承(21)设置在所述连接盘(29)与所述输出轴(11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轴承(21)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且跟随所述输出轴(111) 一起转动,所述轴承(21)的外圈安装在所述连接盘(29 )内且相对所述连接盘(29 )固定,所述连接盘(29 )设置在所述电机(11)和所述变速箱(13 )之间,所述连接盘(2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电机(11)的外壳和所述变速箱(13)的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1)为深沟球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结构还包括电机法兰(15)、飞轮盘法兰(17)和飞轮盘(19),所述电机法兰(15)套设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111)上,所述飞轮盘(19)设置在所述变速箱(13)上,所述飞轮盘法兰(17)固定连接至飞轮盘(19)上,所述飞轮盘法兰(17)与所述电机法兰(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法兰(15)包括套筒部(151)和法兰部(153),所述法兰部(153)连接在所述套筒部(15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球雄蒋亚萍李洲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