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散热器组件和电力电容,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靠近后部设有容纳电力电容的下沉式腔体,且所述箱体的底面中部设有开口且相对于下沉式腔体向上凹进形成凹部,所述散热器组件与箱体的凹部可拆式连接。该电机控制器能合理减少体积和减轻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在逐步加快。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安全部件,其发展状态将对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有重要的影响。但受整车轻量化的要求,电机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成为电机控制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中,电力电容一般体积比较大,通常需要在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内专门设置安装槽来安装电力电容。由于安装槽为U型结构,为了容纳安装槽,箱体一般体积较大。而且电力电容安装槽安装在箱体内时,导致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受到限制,箱体整体长度增大,结构不够紧凑,从而导致电机控制器整体的体积和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合理减少体积和减轻重量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散热器组件和电力电容,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靠近后部设有容纳电力电容的下沉式腔体,且所述箱体的底面中部设有开口且相对于下沉式腔体向上凹进形成凹部,所述散热器组件与箱体的凹部可拆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直接在中空式箱体后部设置一个下沉式腔体来容纳电力电容,减少了电力电容安装槽,电力电容被完全容纳在箱体内受箱体保护。这种直接利用箱体的结构来安装电力电容的方式,可尽量减少箱体的高度,而且容易实现电力电容的保护。另外,箱体的底面中部为空的,且相对于下沉式腔体且上凹进,散热器组件直接与该凹进的凹部连接并起到箱体下底板的作用,因而可减少箱体的材料用量,从而能达到减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尽量降低箱体的整体高度,合理减少箱体的体积,而且可减少箱体的重量,达到实现电机控制器轻量化的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电机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板组件、母排组件和接线盒组件,所述接线盒组件连接在箱体的前侧面,所述母排组件连接在接线盒组件内,所述控制板组件设在箱体内且连接在散热器组件的上方。零部件的布置和设计比较紧凑,采用较小体积的箱体就能容纳所有零部件,从而可尽量减少箱体的体积,减轻箱体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组件上设有IGBT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位于控制板组件的正下方且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力电容的前侧设有与IGBT以及母排组件连接的连接结构。散热器组件兼具了箱体底板的作用,散热器组件与箱体连接后,散热器组件上的IGBT和驱动板进入箱体内位于控制板的下方。安装方便,而且结构紧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组件下固定连接有安装托盘,所述控制板组件上连接有AMP插座和至少两个连接座,所述AMP插座与箱体的插座孔配合,所述连接座分别与驱动板以及母排组件电连接。安装托盘将控制板组件连接到箱体内,通过连接座实现与箱体内的零部件的连接,并通过AMP插座来与外部实现电气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母排组件包括电流传感器、正直流母排、负直流母排、U相交流母排、V相交流母排和W相交流母排,其中U相交流母排、V相交流母排和W相交流母排经绝缘支架连接,正直流母排经电流传感器与电力电容的正极以及接线盒组件的正极电连接,负直流母排与电力电容的负极以及接线盒组件的负极电连接。实现正直流母排、负直流母排、U相交流母排、V相交流母排和W相交流母排的集成,这种集成不仅使结构更紧凑,而且将母排组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装时,简化了安装过程,安装更简便,也更便于维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盒组件的底面连接有多个用于导线通过的线缆夹,导线通过线缆夹分别与正直流母排、负直流母排、U相交流母排、V相交流母排以及W相交流母排连接。线缆夹的结构使得导线不容易交叉夹杂在一起,而且便于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靠近后部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安装电力电容的第一凸台。电力电容在电动汽车运动过程中不会因晃动而与箱体发生碰撞,更安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靠近前端的两侧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控制板组件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面比第一凸台的顶面低。由于控制板组件上还设置有连接座,因此,箱体上方设有上盖板,为了上盖板可顺利与箱体实现连接及密封,控制板组件上部要预留一定的间隙。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箱体的外壁上位于插座孔两侧设有防碰撞凸台。防碰撞凸台起到保护AMP插座(安普插座)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风冷结构的散热器、水冷结构的散热器以及兼具风冷结构与水冷结构的散热器。即散热器采用这三种散热方式中的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是将IGBT、驱动板与散热器组件做成一个集成的标准部件,由于散热器组件与箱体的底部可拆式连接,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实现不同散热方式的散热器组件之间的更换。例如,将风冷结构的散热器、水冷结构的散热器以及兼具风冷结构与水冷结构的散热器分别做成集成了 IGBT及驱动板的三种形式的标准部件后,拆下一种散热器换上另一种散热器,容易实现冷却形式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是图1中的电机控制器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是图2中的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整车VCU通过CAN网络发送指令,控制高低压配电,从而使动力电源为电机控制器提供能量源。当车辆正常运行时,电机控制器处于电动模式,按照VCU的指令将动力电源的直流电转换输出为幅值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流,驱动电机运行。当车辆制动时,电机控制器处于发电模式,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电机控制器将交流电整流回馈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电机控制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其温度升高,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机控制器的寿命甚至导致其损坏,故需要冷却系统实现散热保证其运行温度在其承受范围内。因此,为保证电机控制器的安全状态,电机控制器自身具有各种涉及安全的保护功能来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该电机控制器主要包括箱体2、上盖板1、散热器组件8、控制板组件4、电力电容3、接线盒组件9和母排组件11。其中,散热器组件8连接在箱体2的底部。电力电容3设在箱体2内,位于箱体2的后侧并悬于箱体2的底面上方。控制板组件4设在箱体2内并位于散热器组件8的上方。接线盒组件9连接在箱体2的前端面。母排组件11位于接线盒组件9内并与电力电容3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盖板I与箱体2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箱体2的内壁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凸台。在图1中,可以看到在箱体2的右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电力电容3的第一凸台2.1和用于连接控制板组件4的第二凸台2.2。第一凸台2.1靠近箱体2的后侧壁面。第二凸台2.2靠近箱体2的前侧壁面。第一凸台2.1的顶面高于第二凸台2.2的顶面。电力电容3的两侧设有凸起3.1。相应地,箱体2内对应第一凸台2.1的左右侧壁向外侧突出从而在第一凸台2.1的上部形成容纳凸起3.1的凹槽。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2的下沉式腔体的高度较大,箱体2的底面中部形成凹进,从而在箱体2的底部形成近似反Z字形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散热器组件和电力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靠近后部设有容纳电力电容的下沉式腔体,且所述箱体的底面中部设有开口且相对于下沉式腔体向上凹进形成凹部,所述散热器组件与箱体的凹部可拆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佐来,王钱超,王征宇,陈建明,言艳毛,王宇,刘毅,肖小春,罗家运,梁松,陈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