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734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如式(I)所示的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靛红重氮,醛和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在醋酸铑的催化下,经过【3+2】环加成构建包含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结构中间体,加碱后通过分子内Michael加成进一步关环合成目的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采用一锅法一步构建五个环状结构,制备路线短,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原子经济性,高收率,无环境污染。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产物可用于提供多样性的化合物骨架,具有抑制AURKA活性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如式(I)所示的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靛红重氮,醛和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在醋酸铑的催化下,经过【3+2】环加成构建包含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结构中间体,加碱后通过分子内Michael加成进一步关环合成目的产物。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采用一锅法一步构建五个环状结构,制备路线短,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原子经济性,高收率,无环境污染。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产物可用于提供多样性的化合物骨架,具有抑制AURKA活性的特性。【专利说明】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化学
,涉及一种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吲哚的裸环骨架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单体,存在于很多天然产物以及药物活性中间体中(Angew.Chem., Int.Ed.2007, 46, 8748-8758 ;TetrahedronLett.2011,52,3945-3948)。其中,氧化吲哚与四氢呋喃的裸环结构不仅作为很多天然产物的中间体片段,也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例如以下Ia-b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抑制剂,Ic用于治疗高血压,Ila-b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和癌症等(PCTInt.Appl.Patent2,000,066,167,2000 ;U.S.Patent4,226,860A,1980 ;PCTInt.Appl.Patent2,006,110,917,2006)。【权利要求】1.一种如式(I)所示的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靛红重氮,醛和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通过一锅法,在醋酸铑的催化后加入有机碱DBU反应合成得到所述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靛红重氮、醛、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醋酸铑、碱的摩尔比为1.5: 1.5: 1.0: 0.02: 0.2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靛红重氮是5-甲基靛红重氮,5-氟靛红重氮,6-氟靛红重氮,6-氯靛红重氮,氮甲基靛红重氮,氮乙酰基靛红重氮或氮苄基青定红重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是苯甲醛,对溴苯甲醛,间溴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邻氟苯甲醛,2-呋喃甲醛,2-噻吩甲醛或肉桂醛。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包括:在反应瓶中加入醛、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硝基烯、醋酸铑、4Α分子筛、有机溶剂,其中,有机溶剂的加入量为5-10mL/mmol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将靛红重氮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重氮溶液,其中,用于溶解靛红重氮的有机溶剂的量为2-4mL/mmol靛红重氮;在室温下通过蠕动泵将重氮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0.7-lmL/h),重氮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20%mOl DBU,反应2h旋蒸去除溶剂得到粗产品,经柱层析,得到如式(I)所示的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靛红重氮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重氮溶液的滴加时间为Ih,有机碱DBU加入后反应2h。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8.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如式(I)所示的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 合物。【文档编号】C07D491/20GK103554120SQ201310484843【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专利技术者】胡文浩, 王冬伟, 邱林, 刘顺英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式(I)所示的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靛红重氮,醛和邻位取代苯基硝基烯通过一锅法,在醋酸铑的催化后加入有机碱DBU反应合成得到所述3,3?螺(2?四氢呋喃)氧化吲哚多环状化合物;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式如式(II)所示:其中,R1为氢,5?甲基,5?氟,6?氟,6?氯;R2为甲基,乙酰基,苄基;R3为苯基,间溴苯基,对溴苯基,对甲氧基苯基,邻氟苯基,苯乙烯基,2?噻吩基,2?呋喃基;R4为5?氯,5?溴,氢。FDA0000396607350000011.jpg,FDA000039660735000001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浩王冬伟邱林刘顺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