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734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包括制动踏板及摇臂,制动踏板端部固定设置有踏板轴,踏板轴尾端固定套装有摇臂,制动踏板端部与摇臂之间夹设有可绕踏板轴自由转动的轴套,轴套两侧延伸出与摩托车车架固定安装的固定架;该设计由于无需利用原来的车架上焊接的左、右支耳以及左支耳侧焊接的定位片进行安装固定,因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及避免了焊接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多部件之间装配连接所产生的累积间隙对踏板制动性能的影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从而最终保证踏板制动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包括制动踏板及摇臂,制动踏板端部固定设置有踏板轴,踏板轴尾端固定套装有摇臂,制动踏板端部与摇臂之间夹设有可绕踏板轴自由转动的轴套,轴套两侧延伸出与摩托车车架固定安装的固定架;该设计由于无需利用原来的车架上焊接的左、右支耳以及左支耳侧焊接的定位片进行安装固定,因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及避免了焊接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多部件之间装配连接所产生的累积间隙对踏板制动性能的影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从而最终保证踏板制动的可靠性。【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
技术介绍
摩托车制动踏板是安装在摩托车车架右侧,用于控制摩托车后轮的刹车制动。目前的摩托车制动踏板的安装结构如图1、图2所示,制动踏板I’上焊接有轴套2’,轴套2’的另一端焊接有摇臂3’,另外,车架上设置有左、右支耳41’、42’,所述左支耳41’侧焊接有轴杆定位片5’,安装时,采用轴杆6’穿过轴套2’以及左、右支耳41’、42’,所述轴杆6’顶端设置有与轴杆定位片5’相对应的定位槽61’以实现轴杆6’的转动限位,而且轴杆6’的顶端采用插销7’穿插在轴杆6’上来保证轴杆6’的轴向限位。上述现有设计在安装和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左、右支耳41’、42’以及轴杆定位片5’来对轴杆6’进行安装定位,一方面,在焊接加工时难以保证左、右支耳41’、42’上两轴孔的同轴度,另一方面,轴杆定位片5’与轴杆定位槽61’之间因焊接配合较难保证配合精度从而出现轴杆6’转动的情况;上述问题给踏板的制动不良埋下了隐患;2、由于轴杆6’外露,摩托车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沾上泥巴、沙粒等,导致维修时难以抽出;3、轴套2’直接套在轴杆6’上,端面外漏没有任何的密封或防护,且间隙大,泥沙或灰尘容易进入轴套,造成轴套与轴杆之间转动生涩,影响制动的可靠性,特别是雨水可能造成轴套2’内壁与轴杆6’表面生锈,从而减低制动的灵活性;4、采用插销V的轴向限位方式,且轴杆6’上各部件的间隙累积会导致制动踏板I’容易出现横向晃动,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动效果好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包括制动踏板及摇臂,所述的制动踏板端部固定设置有踏板轴,踏板轴尾端固定套装有摇臂,所述制动踏板端部与摇臂之间夹设有可绕踏板轴自由转动的轴套,所述轴套两侧延伸出与摩托车车架固定安装的固定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踏板轴尾端设置有方轴,所述摇臂通过其端部设置的方孔配合套装于所述方轴上;所述踏板轴的方轴外侧为螺纹轴段,所述摇臂通过螺母锁紧安装在踏板轴尾端的方轴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踏板轴的尾端为外花键,所述摇臂上设置有与该外花键相互对应的花键孔;所述花键孔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采用螺栓进行锁紧;进一步,所述摇臂为钣金件双层对折而成,其对折转角处形成空心轴,所述花键孔的开口将空心轴切断为两段,所述螺栓穿接于两段空心轴之间,将花键孔开口锁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彻底改变了原踏板总成的设计,通过两侧延伸出固定架的轴套即可方便地将踏板总成固定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该设计由于无需利用原来的车架上焊接的左、右支耳以及左支耳侧焊接的定位片进行安装固定,因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及避免了焊接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多部件之间装配连接所产生的累积间隙对踏板制动性能的影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从而最终保证踏板制动的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原摩托车制动踏板与车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原摩托车制动踏板与车架安装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的拆分图;图4是图3中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与车架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与车架安装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的结构拆分图;图7是图6中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与车架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图6中的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与车架安装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图5,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包括制动踏板I及摇臂4,所述的制动踏板I端部11固定设置有踏板轴2,踏板轴2尾端固定套装有摇臂4,所述制动踏板端部11与摇臂4之间夹设有可绕踏板轴2自由转动的轴套3,所述轴套3两侧延伸出固定架31。上述制动踏板总成通过所述的固定架31固定在摩托车车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动踏板I与踏板轴2之间为焊接固定为一体,便于加工制造且连接可靠。为了保证制动踏板I与摇臂4之间的角度要求,所述踏板轴2尾端设置有方轴21,所述摇臂4通过其端部设置的方孔41配合套装于所述方轴21上,两者配合安装后实现了摇臂4的转动限位,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三角或多边型的轴、孔配合来实现制动踏板I与摇臂4之间的角度要求。所述踏板轴2的方轴外侧为螺纹轴段22,所述摇臂4通过螺母5锁紧安装在踏板轴2尾端的方轴21上,从而实现制动踏板总成的轴向限位。当然,为了实现该轴向限位还可以采用末端设置插销等常用的定位方式。参照图6?图8,为了保证制动踏板I与摇臂4之间的角度要求,还可以将踏板轴2的尾端设计为外花键23,摇臂4上设置有与该外花键相互对应的花键孔42,另外,所述花键孔42上设置有开口 43,该开口采用螺栓7进行锁紧;本实施例中,摇臂4为钣金件双层对折而成,其对折转角处形成空心轴44,花键孔42的开口 43将空心轴44切断为两段,螺栓7穿接于两段空心轴之间,将花键孔开口 43锁紧。组装时,将摇臂4的花键孔42套装在踏板轴2尾端的外花键23上,调整制动踏板I与摇臂4之间的角度,当角度符合要求以后锁紧螺栓7,花键孔42上的开口 43逐渐缩小距离,最后将花键孔42固定在踏板轴2上;由于花键的作用,同时保证了制动踏板I与摇臂4之间的角度要求及轴向限位要求。当然,实现制动踏板I与摇臂4之间的角度要求以及制动踏板总成轴向限位的结构形式多样,根据不同车型可以作出不同的更改,所以凡是以等同替换的方式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制动踏板总成通过轴套两侧延伸出固定架即可方便地将固定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该设计由于无需利用原来的车架上焊接的左、右支耳以及左支耳侧焊接的定位片进行安装固定,因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及避免了焊接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多部件之间装配连接所产生的累积间隙对踏板制动性能的影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加工及安装精度,从而最终保证踏板制动的可靠性。【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其包括制动踏板(I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踏板(I)端部(11)固定设置有踏板轴(2),踏板轴(2)尾端固定套装有摇臂(4),所述制动踏板端部(11)与摇臂(4)之间夹设有可绕踏板轴(2)自由转动的轴套(3),所述轴套(3)两侧延伸出与摩托车车架固定安装的固定架(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轴(2)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制动踏板总成,其包括制动踏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踏板(1)端部(11)固定设置有踏板轴(2),踏板轴(2)尾端固定套装有摇臂(4),所述制动踏板端部(11)与摇臂(4)之间夹设有可绕踏板轴(2)自由转动的轴套(3),所述轴套(3)两侧延伸出与摩托车车架固定安装的固定架(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