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恶臭假单胞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494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3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在水产养殖及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Pseudomonas?putida?NI3)菌株,已于2013年9月29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45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菌株具有好氧反硝化的性能,其营养需求简单,具有显著降低水体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能力,同时能有效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恶臭假单胞菌NI3菌株可开发为水产微生态制剂及污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在水产养殖及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Pseudomonas?putida?NI3)菌株,已于2013年9月29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457。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菌株具有好氧反硝化的性能,其营养需求简单,具有显著降低水体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能力,同时能有效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恶臭假单胞菌NI3菌株可开发为水产微生态制剂及污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专利说明】一种恶臭假单胞菌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恶臭假单胞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养殖水体中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及动植物尸体,导致水体氮元素含量严重超标,富营养化加剧,使得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鱼虾病害频发,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水产动物致病的主要根源是养殖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的严重超标,亚硝酸盐可以氧化鱼虾体内的亚铁血红蛋白,使其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导致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最后造成鱼虾死亡。所以,控制水体中的亚硝态氮成为规模化养殖的关键之一。与物理脱氮法相比,生物脱氮有其独特的优点:无二次污染,脱氮彻底,经济安全等。由于生物脱氮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达标排放可靠性强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好氧反硝化作用是近年来提出的与传统的缺氧反硝化脱氮相比具有独特优势的生物脱氮技术:一方面,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同时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设备与操作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硝化作用的产物可直接作为反硝化作用的底物,避免抑制硝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进程加剧。因此,好氧反硝化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对于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研究也比较多,但其成果仍旧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通过筛选分离好氧反硝化细菌,并对好氧反硝化菌的各种生长特性和反硝化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养殖废水、生活废水及工业污水的脱氮处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株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在水产养殖及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该菌株具有好氧反硝化的性能,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氨态氮,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 (Pseudomonas putida NI3)菌株,已于2013年9月29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0:M2013457。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 (Pseudomonas putida NI3)菌株用于水体净化。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菌株以菌粉的形式制成微生物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菌株具有好氧反硝化的性能,其8h内可完全降解浓度为5-10mg/L的亚硝态氮,能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硝态氮及亚硝态氮的含量;该菌株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态氮也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其7天的降解率能达到64.95%。因此,该菌株有望开发为水产微生态制剂及污水处理剂,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NI3 (Pseudomonas putida NI3)菌株及其效果、应用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1、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培养基的组分如下:初筛BTB培养基:牛肉膏3.0g ;蛋白胨10.0g ;蔗糖15.0g ;氯化钠20.0g ;Teepoll.0g ;溴磨香草酌蓝 0.00006g ;水 10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蛋白胨IOg ;牛肉粉3g ;氯化钠5.0g ;葡萄糖Ig ;水1000ml。筛选培养基=NaNO20.1g (约 20mg/L NO2-N);葡萄糖 5.0g ;K2HPO41.0g ;NaC12.0g ;MgSO4.7Η200.5g ;水 1000ml02、筛选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法将污泥样品稀释后,取0.1mL均匀涂布于BTB培养基表面,置入恒温培养箱,30°C下培养2~3d后,用接种环挑取使周围培养基出现蓝色晕圈的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即为初筛菌株。共挑取了 13株单菌落,分别命名为NK1、Y1-13、BX、BY、N1、N4、NI 1、NI2、NI3、WUl、WU2、WU3、XAOl。接种初筛菌株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在30°C、205r/min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24h后,经过离心重悬,以1%的接种量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中,30°C、205r/min条件下进行摇瓶处理,2 4h后取样测定实验体系中亚硝态氮浓度。其中,亚硝态氮Ν02_Ν含量通过重氮-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体量通过涂布法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表1:各菌株培养24h后发酵液中NO2-N含量【权利要求】1.一种恶臭假单胞菌NI3 (Pseudomonas putida NI3)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N0:M2013457。2.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NI3(Pseudomonas putida NI3)菌株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体为水产养殖水体或生活污水。4.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为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NI3 (Pseudomonas putida NI3)菌株制备的微生物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制剂为菌粉。【文档编号】C12R1/40GK103484413SQ201310479966【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专利技术者】王鹏, 甄丽, 郑玉莲 申请人: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恶臭假单胞菌NI3(Pseudomonas?putida?NI3)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45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甄丽郑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