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520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板簧压板、限位块和限位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具有在保证前悬架系统限位性能的前提下,可节约成本,并可以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降低整车成本,实现整车的轻量化发展需求和故障率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限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重型汽车的前轴限位,一般是利用固定在车架侧面的限位块碰撞板簧来实现的。这种限位装置通常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限位支架以及固定在该限位支架上的限位块。具有这种结构的限位装置一方面由于支架比较笨重,从而增加了车重,不能满足整车轻量化发展需求,而且制备成本也比较高;另一方面,固定在限位支架上的限位块在碰撞板簧过程中容易歪斜、破损以及撕裂,导致故障率较高。因此,本领域急需要一种制备成本便宜、重量较轻以及不易出故障的新型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本低、重量轻以及不易出故障的前悬架限位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板簧压板、限位块和限位框;其中,所述限位框固定到车架上,所述限位块装配到所述板簧压板上。本技术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由于省去昂贵并笨重的支架,因此可节约成本,并实现整车的轻量化发展需求。而且,采用限位块撞击限位框的方式实现限位功能,而不是通过限位块直接撞击板簧的限位方式,降低故障率。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在实现限位功能时还具有噪音低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板簧压板、限位块和限位框;其中,所述限位框固定到车架上,所述限位块装配到所述板簧压板上。所述板簧压板为板状结构,可以由橡胶、钢等适宜的任何材料制成,但优选由钢制成,以降低成本。该板状结构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板簧的宽度,优选为大于板簧的宽度,例如宽0.5-2.5毫米,优选为0.5-1.5毫米,以防止板簧错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普通的螺栓就可实现板簧压板固定到前轴上。所述板状结构上可以设有凹槽,而在所述限位块的相应位置具有凸部,使凹槽与凸部配合以将两部件固定在一起。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板簧压板为具有中通部分的板状结构,所述限位块为柱状;限位块可以与所述板簧压板的中通部分通过过盈配合固定;或者中通部分为圆柱孔,在该圆柱孔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块为圆柱体,在该圆柱体上设有相应螺纹,所述板簧压板与所述限位块通过螺纹锁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块包括平板基部以及与该平板基部连接的凸部;所述凸部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任何形状,例如六面体、圆柱体、半圆柱体等。优选地,所述凸部的形状为半圆柱体或者圆柱体。所述板簧压板为具有中通部分的板状结构,所述中通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凸部的形状相对应。为了便于装卸,优选地,所述中通部分的尺寸略大于所述凸部的尺寸,以在所述中通部分和所述凸部之间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和/或宽度可以小于所述板簧压板的长度和/或宽度。所述限位块可以由橡胶、钢等适宜的任何材料制成,但优选由橡胶制成,以实现一定的弹性和刚性,并且能够降低噪音;所述橡胶可以为各种橡胶物质,但优选为聚氨酯材料。所述限位块和板簧压板可以通过模塑成型、冲压、铸造形成。所述限位框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框为L型钢板,这样有利于简化工艺。所述限位框可通过冲压、铸造形成。所述板簧压板为板状结构,其宽度大于板簧的宽度。对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组装到汽车上的方法可以如下:将限位框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到所述车架上;将限位块通过焊接、热熔冷固,螺栓连接或套装等方式装配到板簧压板上。然后将板簧压板放置在板簧上,通过螺栓,优选为骑马螺栓将板簧压板固定到前轴上,固定的位置使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框的正下方。这样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遇到障碍物时,车轮跳动到一定高度时,限位块与限位框撞击实现前悬架系统限位。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前悬架限位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L形钢板的限位框6,其通过冲压成型,限位框6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7外侧面。限位块4为包括半圆柱体的凸部和与之相连的板状基部,凸部和基部均采用聚氨酯模塑成型。板簧压板5为具有与所述凸部形状相对应形状的通孔的钢板,通孔的尺寸略大于凸部的尺寸。将限位块4的凸部通过通孔,套设在一起。然后将限位块4的基部放置在板簧I上,通过骑马螺栓2将限位块4、板簧压板5以及板簧固定到前轴3上。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遇到障碍物时,车轮跳动到一定高度时,限位块4与限位框6撞击实现前悬架系统限位。权利要求1.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板簧压板、限位块和限位框;其中,所述限位框固定到车架上,所述限位块装配到所述板簧压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由橡胶材料制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材料为聚氨酯。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平板基部以及与该平板基部连接的凸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形状为半圆柱体或者圆柱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压板为具有中通部分的板状结构,所述中通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凸部的形状相对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凸部的尺寸,以在所述中通部分和所述凸部之间形成间隙配合。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为L型钢板。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压板为板状结构,其宽度大于板簧的宽度。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压板为具有中通部分的板状结构,所述限位块为柱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中通部分通过过盈配合或者螺纹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板簧压板、限位块和限位框。本技术提供的前悬架限位装置具有在保证前悬架系统限位性能的前提下,可节约成本,并可以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降低整车成本,实现整车的轻量化发展需求和故障率低。文档编号B60G11/02GK203157633SQ201220719829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银辉, 程颐, 苗永, 司震鹏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悬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悬架限位装置包括板簧压板、限位块和限位框;其中,所述限位框固定到车架上,所述限位块装配到所述板簧压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辉程颐苗永司震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