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014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包括有控制臂拉杆,控制臂拉杆一端端部设置有衬套安装座,衬套安装座内装配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橡胶硫化在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所述的控制臂拉杆为锻打件,所述橡胶轴向两端开设有橡胶槽,所述外衬管的长度小于内衬管的长度,且内衬管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强度高、外观整洁以及衬套小位移刚度小,大位移刚度提升大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
技术介绍
控制臂是汽车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车轮与车身(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稳定车轮的运动特性,而汽车控制臂中最为关键和决定其特性的部分就是衬套,它影响着悬架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是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现有控制臂上的衬套包括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三者硫化成一体,其中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三者长度相同,橡胶填充满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的空间。因为衬套的径向刚度取决于橡胶的弹性形变,该种衬套的橡胶在径向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基本一致,所以该种衬套的径向刚度的变化基本与径向位移成正比,小位移时因为橡胶的变形较小,因此衬套的刚度较大,不能很好的缓和冲击;在大位移时刚度没有大幅度提高,不能很好限制径向运动。同时现有控制臂的拉杆采用铸造件,存在强度低和表面光洁度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外观整洁以及衬套小位移刚度小,大位移刚度提升大的汽车前悬架控制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包括有控制臂拉杆,控制臂拉杆一端端部设置有衬套安装座,衬套安装座内装配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橡胶硫化在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臂拉杆为锻打件,所述橡 胶轴向两端开设有橡胶槽,所述外衬管的长度小于内衬管的长度,且内衬管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设置。所述的外衬管为无缝钢管,所述内衬管为铝管。所述的外衬管为经镀锌处理的无缝钢管,所述内衬管为经喷钢砂处理的铝管。所述的内衬管轴向两端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的长度为4.20mm至4.26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臂拉杆为锻打件,大大提高了使用强度与外观整洁,橡胶槽设置使得橡胶在产生相应变形时,有一定的空间来弥补橡胶变形所产生的体积变化,不至于因为橡胶的形变受到过多的限制,产生较大弹力;外衬管的长度小于内衬管的长度,且内衬管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设置,使得衬套小位移刚度小,大位移刚度提升大;外衬管采用无缝钢管设置,内衬管为铝管设置,达到最佳的机械性能,且外衬管和内衬管均采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提高了耐磨和耐腐蚀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汽车前悬架控制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衬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附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包括有控制臂拉杆1,控制臂拉杆I 一端端部设置有衬套安装座11,衬套安装座11内装配有衬套2,所述衬套2包括外衬管21、内衬管22和橡胶23,橡胶23硫化在外衬管21和内衬管22之间;所述的控制臂拉杆I为锻打件,所述橡胶23轴向两端开设有橡胶槽231,所述外衬管21的长度小于内衬管22的长度,且内衬管22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21轴向两端设置,所述的内衬管22轴向两端长于外衬管21轴向两端的长度为4.20mm至4.26mm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衬管21的轴向长度为76mm,内衬管22的轴向长度为67.5mm,内衬管22轴向端部长于外衬管21的轴向端部长度最佳为4.25mm。且所述内衬管22厚度大于外衬管21厚度设置,符合衬套2使用过程中,受力情况,提高其整体机械性能。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外衬管21为无缝钢管 ,所述内衬管22为铝管;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外衬管21为经镀锌处理的无缝钢管,所述内衬管22为经喷钢砂处理的铝管。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包括有控制臂拉杆,控制臂拉杆一端端部设置有衬套安装座,衬套安装座内装配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橡胶硫化在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臂拉杆为锻打件,所述橡胶轴向两端开设有橡胶槽,所述外衬管的长度小于内衬管的长度,且内衬管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衬管为无缝钢管,所述内衬管为铝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衬管为经镀锌处理的无缝钢管,所述内衬管为经喷钢砂处理的铝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轴向两端长于外衬管轴 向两端的长度为4.20mm至4.26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包括有控制臂拉杆,控制臂拉杆一端端部设置有衬套安装座,衬套安装座内装配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橡胶硫化在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所述的控制臂拉杆为锻打件,所述橡胶轴向两端开设有橡胶槽,所述外衬管的长度小于内衬管的长度,且内衬管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强度高、外观整洁以及衬套小位移刚度小,大位移刚度提升大的优点。文档编号B60G7/00GK203142321SQ20132015355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振长, 陈昆岳, 庄克贵, 颜海晶, 吕良斌, 柯鹏鹏 申请人: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悬架控制臂,包括有控制臂拉杆,控制臂拉杆一端端部设置有衬套安装座,衬套安装座内装配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外衬管、内衬管和橡胶,橡胶硫化在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臂拉杆为锻打件,所述橡胶轴向两端开设有橡胶槽,所述外衬管的长度小于内衬管的长度,且内衬管轴向两端均长于外衬管轴向两端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长陈昆岳庄克贵颜海晶吕良斌柯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