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探式前翼前缘襟翼结构。
技术介绍
前翼布局飞机在着陆过程中,需要上偏前翼产生抬头力矩来配平主翼产生的低头力矩,此时,前翼的当地迎角比全机(主翼面)迎角更大,而且机翼对前翼的上洗进一步增加了前翼的当地迎角,从而引起前翼失速,进而导致主翼的低头力矩得不到配平,主翼后缘襟翼不能偏转更大的偏度,这就限制了全机的配平升力系数的提高,从而使前翼布局飞机的着陆(或着舰)性能变差。增大前翼面积可以配平机翼增升装置产生的巨大低头力矩,但随着前翼对主翼下洗的增强,对机翼升力的削弱效果也会增强,全机的总升力同样不会很高。因此,前翼失速是前翼布局低速配平能力的最大限制因素,也是前翼布局的主要问题之一 O瑞典萨伯公司的多用途战斗机Saab_37( “雷”)安装了前翼后缘襟翼来提高前翼布局的低速配平能力,但前翼本身的尺寸较小,后缘襟翼偏转装置不仅增加制造难度和使用的复杂度,而且增加了结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探式前翼前缘襟翼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探式前翼前缘襟翼结构,包括前缘襟翼、前翼、机翼、副翼、襟翼、机身、立尾、伸缩支杆、齿轮和动力传动轴,前缘襟翼与前翼连接,立尾与机身的后端连接,机翼与机身连接,机翼上设有副翼和襟翼,前翼上设有齿轮,伸缩支杆通过齿轮与前翼连接,前缘襟翼与伸缩支杆连接。本技术不需要普通前缘襟翼的复杂驱动机构驱动,结构简单,只凭前翼前缘吸力即可向前伸出,不需使用附加能量;利用环量提高前翼升力,增加前翼抬头力矩,进而提高前翼布局低速配平能力,即着陆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探式前翼前缘襟翼结构,包括前缘襟翼(1)、前翼(2)、机翼(3)、副翼(4)、襟翼(5)、机身(6)、立尾(7)、伸缩支杆(8)、齿轮(9)和动力传动轴(10),其特征在于:前缘襟翼(1)与前翼(2)连接,立尾(7)与机身(6)的后端连接,机翼(3)与机身(6)连接,机翼(3)上设有副翼(4)和襟翼(5),前翼(2)上设有齿轮(9),伸缩支杆(8)通过齿轮(9)与前翼(2)连接,前缘襟翼(1)与伸缩支杆(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加成,王振果,杜希奇,刘铁中,高恩和,蒋增,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