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424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飞机后缘襟翼机构设计,涉及对后缘多缝襟翼的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所述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包括结构形式不同的A机构1和B机构7,其A机构由前襟翼滑轨2、拉杆3、前襟翼滑轮架4、转接支架5组成;B机构7由前襟翼滑轨9、拉杆10、前襟翼滑轮架8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特点,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气动外形大型飞机的设计要求,且机构形式较简单,可靠性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机后缘襟翼机构设计,涉及对后缘多缝襟翼的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
技术介绍
大型飞机为了在飞机起飞时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升力和较小的阻力,在着陆时提供大的升力和大的阻力,以缩短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通常在机翼后缘布置多缝襟翼。对于多缝襟翼,一般有一个主动翼面由作动器直接操纵实现襟翼的收放,其余的翼面均为随动翼面,随动翼面一般随主动翼面一起运动,并通过其随动机构实现和主动翼面的相对运动。传统的多缝襟翼的前襟翼随动机构由两组结构形式相同的机构组成,每组机构均由前襟翼滑轨、拉杆、前襟翼滑轮架组成,前襟翼、前襟翼滑轨、拉杆相互之间各采用一个关节轴承连接,前襟翼滑轮架固定在主襟翼上,与主襟翼一起运动,并通过其上安装的滚轮限制前襟翼滑轨仅沿一个方向滑动,但受气动外形及结构设计空间的影响,此种形式的随动机构一般较难满足不同气动外形下的后缘襟翼机构运动协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气动外形、结构设计空间要求的多缝襟翼随动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所述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包括结构形式不同的A机构I和B机构7,其A机构由前襟翼滑轨I 2、拉杆I 3、前襟翼滑轮架I 4、转接支架5组成,拉杆3与前襟翼6和前襟翼滑轨2之间分别采用一个关节轴承1-11-1和关节轴承1-21-2连接,转接支架5与前襟翼6之间采用关节轴承连接1-31-3,与前襟翼滑轨I 2之间采用关节轴承1-41-4和关节轴承1-51-5连接,转接支架5从与前襟翼6连接点到与前襟翼滑轨I 2两个连接点形成三角形支架结构,A机构的前襟翼滑轮架I 4固定在主襟翼上;B机构7由前襟翼滑轨II 9、拉杆II 10、前襟翼滑轮架8组成,前襟翼6、前襟翼滑轨II 9、拉杆II 10相互之间分别采用关节轴承11-17-1、I1-27-2、I1-37-3连接,B机构的前襟翼滑轮架8固定在主襟翼上。本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特点,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气动外形大型飞机的设计要求,且机构形式较简单,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缝襟翼随动机构运动原理图;其中I为A机构;2为前襟翼滑轨I ;3为拉杆I ;4为前襟翼滑轮架I ;5为转接支架;6为前襟翼;7为B机构;8为前襟翼滑轮架;9为前襟翼滑轨II ;10为拉杆II ;1-1为关节轴承1-1 ;1-2为关节轴承1-2 ;1-3为关节轴承1-3 ;1-4为关节轴承1-4 ;1-5为关节轴承I _5 ; 1-6为滚轮I ;1-7为滚轮I _2 ;1_8为滚轮I ;1_9为滚轮I ;7_1为关节轴承II _1 ;7-2为关节轴承I1-2 ;7-3为关节轴承I1-3 ;7-4为滚轮I1-1 ;7_5为滚轮I1-2 ;7_6为滚轮I1-3 ;7_7为滚轮I1-4。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由结构形式不同的A机构I和B机构7组成,其中A机构由前襟翼滑轨I 2、拉杆I 3、前襟翼滑轮架I 4、转接支架5组成,拉杆I 3与前襟翼6和前襟翼滑轨I 2之间分别采用一个关节轴承1-11-1和关节轴承1-21-2连接,转接支架5与前襟翼I之间采用关节轴承连接1-31-3,与前襟翼滑轨2之间采用关节轴承1-41-4和关节轴承1-51-5连接,转接支架5从与前襟翼6连接点到与前襟翼滑轨I 2两个连接点的距离相等,为一个等腰三角形支架结构机构7由前襟翼滑轨II 9、拉杆II 10、前襟翼滑轮架8组成,前襟翼6、前襟翼滑轨II 9、拉杆II 10相互之间分别采用关节轴承I1-17-1、I1-27-2、I1-37-3连接。A的前襟翼滑轮架I 4和B机构的前襟翼滑轮架8均固定在主襟翼上,并分别通过其上安装的滚轮1-11-6、滚轮1-21-7、滚轮1-31-8、滚轮1-41-9和滚轮I1-17-4、滚轮I1-27-5、滚轮I1-37-6、滚轮I1-47-7限制前襟翼滑轨I 2和前襟翼滑轨II 9仅沿其滑轨的轨迹方向运动。该随动机构共包含6个活动构件,6个球面副,3个V级运动副,2个局部自由度,其自由度的计算如下F = 6n-(5p5+3p3-p' )_F' =6X6 - (5X3 + 3X6 - 0) - 2=1其中,n表示构件数;p5、p3表示V级、球面运动副数目;p'表示虚约束数目;F'表示局部自由度数目。该机构的自由度为1,加上前襟翼6的驱动约束,随动机构满足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并且通过调整转接支架5的相对位置,能够满足机构运动协调条件,且机构形式较简单,可靠性也较高。沿前襟翼6的展向方向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的B机构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所述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包括结构形式不同的A机构(1)和B机构(7),其特征在于:A机构由前襟翼滑轨Ⅰ(2)、拉杆Ⅰ(3)、前襟翼滑轮架Ⅰ(4)、转接支架5组成,拉杆Ⅰ(3)与前襟翼(6)和前襟翼滑轨Ⅰ(2)之间分别采用一个关节轴承Ⅰ?1(1?1)和关节轴承Ⅰ?2(1?2)连接,转接支架(5)与前襟翼(6)之间采用关节轴承连接Ⅰ?3(1?3),与前襟翼滑轨Ⅰ(2)之间采用关节轴承Ⅰ?4(1?4)和关节轴承Ⅰ?5(1?5)连接,转接支架(5)从与前襟翼(6)连接点到与前襟翼滑轨Ⅰ(2)两个连接点形成三角形支架结构,A机构的前襟翼滑轮架Ⅰ(4)固定在主襟翼上;?B机构(7)由前襟翼滑轨Ⅱ(9)、拉杆Ⅱ(10)、前襟翼滑轮架(8)组成,前襟翼(6)、前襟翼滑轨Ⅱ(9)、拉杆Ⅱ(10)相互之间分别采用关节轴承Ⅱ?1(7?1)、Ⅱ?2(7?2)、Ⅱ?3(7?3)连接,B机构的前襟翼滑轮架(8)固定在主襟翼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所述后缘多缝襟翼随动机构包括结构形式不同的A机构(I)和B机构(7),其特征在于A机构由前襟翼滑轨I (2)、拉杆I (3)、前襟翼滑轮架I(4)、转接支架5组成,拉杆I(3)与前襟翼(6)和前襟翼滑轨I (2)之间分别采用一个关节轴承1-1 (1-1)和关节轴承I _2 (1-2)连接,转接支架(5)与前襟翼(6)之间采用关节轴承连接I _3 (1-3),与前襟翼滑轨I (2)之间采用关节轴承1-4 (1-4)和关节轴承1-5 (1-5)连接,转接支架(5)从与前襟翼(6)连接点到与前襟翼滑轨1(2)两个连接点形成三角形支架结构,A机构的前襟翼滑轮架I (4)固定在主襟翼上;B机构(7)由前襟翼滑轨II (9)、拉杆II (10)、前襟翼滑轮架(8)组成,前襟翼(6)、前襟翼滑轨11(9)、拉杆II(IO)相互之间分别采用关节轴承I1-1 (7-1),11 -2 (7-2),11 -3 (7-3)连接,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朋李刚刘长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