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中顶板系统及车厢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1655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内中顶板系统及车厢。车内中顶板系统包括紧固件、中顶板和用于固定中顶板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平行设置的型材,所述型材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中顶板的两边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工艺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工艺孔内并与滑块螺纹连接,以使中顶板固定在连接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车内中顶板的车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内中顶板系统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实现了安装牢固、组装效率高和安装效果平整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内中顶板系统及车厢
技术介绍
轨道客车车内中顶板作为旅客界面最重要的功能部件之一,其材料、安装结构和表面颜色处理等元素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车人机效果的好坏,对乘坐的旅客在视觉感官上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现有车内中顶板系统包括玻璃钢材质的中顶板3和多个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支架和木质垫块5,所述中顶板3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件4相配合的工艺孔,所述中顶板3包括骨架和装饰面。所述车内中顶板系统在车厢I内的安装固定方法是:首先将多个连接件4与车内风道托梁2预连接,然后通过紧固螺钉6将中顶板3直接与连接件4的木质垫块5紧固,所述中顶板3的装饰面背离连接件,安装调整到位后将多个连接件4与车内风道托梁2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车厢两端中顶板3的固定也是通过先将连接件4固定在间壁墙上,然后再将中顶板3固定在连接件4上实现的,如图3所示。由于车内空间狭小、车内中顶板幅宽又较大且较重,现有安装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很难确保中顶板整体的平整度;为保证各中顶板间隙一致须反复调整连接件并紧固,施工工艺性不好;在中顶板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很难准确、清晰的将中顶板的工艺孔与连接件对准,给轨道客车生产组装带来不便和难度,严重影响组装效率,且整体安装后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车内中顶板不易调整、安装后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车内中顶板系统,以实现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安装牢固和安装效果平整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内中顶板系统,包括紧固件、中顶板和用于固定中顶板的两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长度方向上设有滑道的型材,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中顶板的两边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工艺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工艺孔内并与滑块螺纹连接,以使中顶板固定在连接件上。进一步地,所述中顶板与型材间设置有毛毡垫。进一步地,所述型材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平行滑道。进一步地,所述中顶板宽度方向的两边向型材方向弯折,所述中顶板为两个以上,所述中顶板相邻的边向背离中顶板装饰面的方向弯折,所述两两相邻中顶板间的缝隙上设置有挡缝盖板,所述挡缝盖板的截面为U形,所述挡缝盖板具有与中顶板相匹配的弯曲度,所述挡缝盖板靠近中顶板一侧的颜色与中顶板装饰面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中顶板上与挡缝盖板端缘接触处设置有毛毡条。进一步地,所述挡缝盖板的长度长于中顶板的宽度,且挡缝盖板的两端向中顶板方向弯折。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进一步地,所述挡缝盖板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为腰形孔(长圆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挡缝盖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为了盖板安装的操作方便性,腰形孔设计位于盖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工艺孔上覆盖有与中顶板装饰面颜色一致的扣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还提供了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内设置有车内中顶板系统,所述车内中顶板系统的连接件固定在车厢的车顶风道连接件上。本技术车内中顶板系统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I)所述中顶板上设置有与型材上滑块相配合的工艺孔,将型材按要求固定后,滑块与工艺孔易实现准确对应位,便于使中顶板固定在型材上;(2)所述中顶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连接件上(两个平行设置的型材上),所述型材的长度长于中顶板的长度,即每根型材可吊装多块中顶板(如2-3块),这样很好的保证了各顶板在垂向、纵向的平整度,可节约安装时间,提高安装精度;(3)采用型材(如铝型材)连接件和螺母紧固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现有紧固螺栓安装连接时带来生锈、脱落和顶板变形等不美观的因素,该技术方法安装工艺性能良好、整体效果美观。此外,当连接件为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平行滑道的型材时,可将中顶板安装固定在位于内侧的滑道上,将边顶板固定在外侧的滑道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中顶板与灯带和边顶板连接固定需要新增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结构种类繁多且复杂不易调整的缺点。实现了连接件的共用,有效减轻了此部位的重量,而且使结构更为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车内中顶板系统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图3为车厢两端中顶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车内中顶板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区放大图;图6为连接有边顶板和挡缝盖板的断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向视图;图8为挡缝盖板端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中顶板系统,如图4-7所示,该车内中顶板系统,包括紧固件11、中顶板3和用于固定中顶板的连接件,紧固件11为螺栓,可以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紧固件。本实施例中为了观察和避免螺栓旋转,在将螺栓紧固完成后用标记笔做防松标识,车辆在进行检验和维修时均可方便判断中顶板的安装牢固度;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平行设置的型材9,型材9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多个滑块10,该型材9长度长于中顶板3长度,可实现一个型材吊装多块中顶板,保证了各顶板在垂向、纵向的平整度,可节约安装时间,提高安装精度。本实施例中型材9的长度为4065mm,每块中顶板3的长度为2025mm,即每个型材9可固定两个中顶板3 ;中顶板3具有骨架和装饰面,该中顶板3的两边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工艺孔,紧固件11穿设在工艺孔内并与滑块10螺纹连接,以使中顶板3固定在两两个平行设置的型材上。中顶板3与型材9间设置有毛毡垫12,该毛毡垫12起到减震降噪、调节误差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中顶板为两个以上,所述中顶板3相邻的边向背离中顶板3装饰面的方向弯折,两两相邻中顶板3间的缝隙上设置有挡缝盖板14,挡缝盖板14的截面为U形,该U形结构能将相邻中顶板3的弯折包覆,进而遮挡缝隙。挡缝盖板14具有与中顶板3相匹配的弯曲度,挡缝盖板14靠近中顶板3 —侧的颜色与中顶板3装饰面相同。中顶板3上与挡缝盖板14端缘接触处设置有毛毡条,车辆运行过程中,毛毡条可以防止由于车体变形和中顶板3震动带来的中顶板3与挡缝盖板14的碰撞,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挡缝盖板14的长度方向长于中顶板3的宽度方向,且挡缝盖板14的两端向中顶板方向弯折,使车厢客室顶板在整体外观效果上更加美观,更严密的遮挡相邻中顶板3之间的缝隙,让乘客从各个角度均看不到缝隙。所述中顶板3与型材9平行的边为中顶板3的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挡缝盖板14上设置有与滑块10相配合的工艺孔16,所述工艺孔16为腰形孔(长圆孔),该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挡缝盖板14的长度方向平行。为了挡缝盖板14安装的操作方便性,该腰形孔设计位于挡缝盖板14的端部。将螺栓穿设在工艺孔内并与滑块螺纹连接,以实现挡缝盖板与型材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挡缝盖板固定在型材靠外侧的滑道上。本实施例中中顶板3上的工艺孔上靠近乘客的一侧覆盖有与中顶板3装饰面颜色一致的扣盖13,可使中顶板3外表面美观。本实施例车内中顶板的安装方法:首先将型材9固定在车厢I内的送风道过渡连接件7上,然后先将挡缝盖板14预紧固在型材9外侧滑道上,然后采用螺栓穿过中顶板3的工艺孔与型材9内侧滑道的滑块10螺纹连接,当中顶板3安装好后紧固挡缝盖板14,完成中顶板3的安装。本实施例车内中顶板系统安装检修更为便捷,该中顶板3安装的过渡连接件与车厢内风道共用,有效减轻了重量;在相邻中顶板3间接缝处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内中顶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件、中顶板和用于固定中顶板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平行设置的型材,所述型材的长度方向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中顶板的两边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工艺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工艺孔内并与滑块螺纹连接,以使中顶板固定在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娟娟梁永廷司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