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120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15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属于摩托车减震器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点是在套筒筒体下端的轴孔孔壁上开设有贯通轴孔两端端面以及内外壁的开口槽,在套筒筒体上设置有螺孔,该螺孔与开口槽相交并穿过开口槽,螺孔上拧装螺钉,调节螺钉的拧入深度可以达到调节轴孔与轮轴的紧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钉的加强紧固,使轮轴始终紧密贴合于轴孔,消除轮轴在轴孔中的蹿动,提高摩托车行驶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减震器领域,尤其与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有关。
技术介绍
摩托车前轮通过轮轴以及套装于轮轴两端的减震器与方向车把连接。传统的摩托车减震器主要由减震器套筒和下端穿装于套筒内腔内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上端与方向车把连接。减震器套筒筒体下端设置有轴孔,安装于轮子上的轮轴穿装于该轴孔,该轮轴两端设置螺纹,并旋入螺母将轮轴固定在套筒筒体上。摩托车行驶过程中轮轴受到冲击,容易使螺母与套筒筒体间产生间隙,轮轴容易磨损轴孔,造成轮轴与轴孔贴合不紧密,从而使摩托车行使时产生振动,影响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对轮轴与轴孔紧密度进行调节的减震器套筒,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套筒筒口位于筒体上端,筒体下端端部设置有中心线与套筒轴线垂直的轴孔,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孔孔壁上开设有贯通轴孔两端端面以及内外壁的开口槽,在所述的筒体上设置有螺孔,该螺孔与开口槽相交并穿过开口槽,螺孔上拧装有螺钉,调节螺钉的拧入深度可以达到调节轴孔与轮轴的紧密度。使用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螺钉的加强紧固,使轮轴始终紧密贴合于轴孔,消除轮轴在轴孔中的蹿动,提高摩托车行驶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套筒筒口位于筒体I的上端,筒体I的下端端部设置有中心线与套筒轴线垂直的轴孔2,轴孔2的孔壁上开设有贯通轴孔2的两端端面以及内外壁的开口槽3,在筒体I上设置有螺孔4,螺孔4与开口槽3相交并穿过开口槽3,螺孔4上拧装有螺钉,调节螺钉的拧入深度可以达到调节轴孔2与轮轴的紧密度。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套筒筒口位于筒体(I)的上端,该筒体(I)下端端部设置有中心线与套筒轴线垂直的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孔(2)的孔壁上开设有贯通轴孔(2)的两端端面以及内外壁的开口槽(3),在所述的筒体(I)上设置有螺孔(4),该螺孔(4)与开口槽(3)相交 并穿过开口槽(3)。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属于摩托车减震器领域。本技术特点是在套筒筒体下端的轴孔孔壁上开设有贯通轴孔两端端面以及内外壁的开口槽,在套筒筒体上设置有螺孔,该螺孔与开口槽相交并穿过开口槽,螺孔上拧装螺钉,调节螺钉的拧入深度可以达到调节轴孔与轮轴的紧密度。本技术通过螺钉的加强紧固,使轮轴始终紧密贴合于轴孔,消除轮轴在轴孔中的蹿动,提高摩托车行驶安全性。文档编号B62K25/08GK203094338SQ20132006500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石孟成, 张青良 申请人:浙江恒通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套筒,套筒筒口位于筒体(1)的上端,该筒体(1)下端端部设置有中心线与套筒轴线垂直的轴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孔(2)的孔壁上开设有贯通轴孔(2)的两端端面以及内外壁的开口槽(3),在所述的筒体(1)上设置有螺孔(4),该螺孔(4)与开口槽(3)相交并穿过开口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孟成张青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