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震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534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减震气囊,包括密封的气囊主体和匹配填充于气囊主体内的弹性体;气囊主体包括构成气囊主体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平面囊壁,和构成气囊主体其他侧壁的曲面囊壁;弹性体的表面形成有容置气体的凹陷。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传统减震气囊的构造形式,可应用于鞋底,当受到踩踏等压力时,气囊主体在发挥弹性减震功能的同时,匹配填充于气囊主体内的弹性体可起到均匀支撑并有效约束气囊主体的形状,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点,确保气囊主体的弹性高效发挥;而且即使气囊主体出现漏气能气压过低情况时,弹性体也能提供自身的弹性,确保减震气囊仍具有弹性。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高效且持久地发挥弹性减震功能,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气囊
技术介绍
减震气囊或减震气垫多用于运动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420829745.4公开一种防震气垫鞋,其具有鞋体、鞋垫以及防震套,该鞋体具有鞋底,鞋底表面周缘连接有鞋面,使鞋底与鞋面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该鞋垫具有本体,本体内设置有气囊,鞋垫位于鞋体的容置空间内,且本体底面抵持于鞋底表面;该防震套以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制成,防震套内设置有用以供使用者足部穿入的穿置空间,防震套位于鞋体的容置空间内,且防震套底面抵持于本体表面。该鞋垫的本体具有下垫体,下垫体上盖合有上垫体,而气囊设置于下垫体与上垫体之间。所述气囊为多个设置,多个气囊位于本体内的前侧、后侧与前后侧之间。所述气囊设置有两个呈相对弧形状的弹性体,各弹性体内设置有缓冲肋,且两个弹性体之间设置有隔板,并使两个弹性体末端分别连接于隔板的表面与底面,且缓冲肋末端与隔板之间形成有间距。该防震套表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该技术中的气垫与市场上其他运动鞋用减震气囊类似,一般以气柱或立体纤维布进行约束使减震气囊呈现扁平状,但是以气柱作为支撑柱的减震气囊会出现气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气囊主体和匹配填充于气囊主体内的弹性体;所述气囊主体包括构成气囊主体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平面囊壁,和构成气囊主体其他侧壁的曲面囊壁;所述弹性体的表面形成有容置气体的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气囊主体和匹配填充于气囊主体内的弹性体;所述气囊主体包括构成气囊主体上侧壁或下侧壁的平面囊壁,和构成气囊主体其他侧壁的曲面囊壁;所述弹性体的表面形成有容置气体的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形成于所述弹性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包括形成于所述弹性体上表面并纵横交错的多个上纵向沟槽和多个上横向沟槽,以及形成于所述弹性体下表面并纵横交错的多个下纵向沟槽和多个下横向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纵向沟槽与各所述下纵向沟槽一一对应;各所述上横向沟槽与各所述下横向沟槽一一对应;所述上纵向沟槽与所述上横向沟槽具有上相交处,所述下纵向沟槽与所述下横向沟槽具有下相交处;所述上相交处与所述下相交处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伍号韩成刚金星简辰翰吴金攀鄢勇
申请(专利权)人: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