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包括工作平台、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升降驱动机构、设于升降驱动机构上的光具座和固定在光具座前部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工作平台上设有依次相连的进料槽、翻转料槽和打标定位槽,还设有将进料槽内工件推至翻转料槽的第一推力气缸,翻转料槽一端设有翻转气缸和藉由翻转气缸驱动翻转的气动夹爪,而另一端设有将翻转料槽内工件推入气动夹爪内的第二推力气缸,同时翻转料槽上方设有与翻转气缸和气动夹爪电连接的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工作平台上还设有将翻转料槽内的工件推至打标定位槽的第三推力气缸及将工件固定在打标定位槽内的顶紧气缸。本工装能识别打标面放反的工件并将之翻转,提高了打标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打标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
技术介绍
原先的激光打标工装在打标时由人工送料,效率低下,而目前常规的激光打标工装均采用皮带线送料,相对提高了一定的效率。但存在的缺陷是:对于打标面放反的工件无法自动识别并纠正,需由人工对工件实施翻转,经常导致输送线迟滞,降低生产效率。而且皮带线持续运转,加上需要经常维护,运转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该工装能够识别打标面放反的工件并将之自动翻转,以大大提高打标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包括工作平台、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升降驱动机构、设于升降驱动机构上的光具座和固定在光具座前部的激光输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依次相连的进料槽、翻转料槽和打标定位槽,还设有将进料槽内的工件推至翻转料槽的第一推力气缸,所述翻转料槽的一端设有翻转气缸和藉由翻转气缸驱动翻转的气动夹爪,而另一端设有将翻转料槽内的工件推入气动夹爪内的第二推力气缸,同时翻转料槽上方设有与翻转气缸和气动夹爪电连接的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将翻转料槽内的工件推至打标定位槽的第三推力气缸以及将工件固定在打标定位槽内的顶紧气缸。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进料槽和翻转料槽平行布置并藉由过渡料槽相连,所述第一推力气缸与过渡料槽分别设于进料槽两侧,并且第一推力气缸指向过渡料槽;所述翻转料槽与打标定位槽垂直布置,所述第三推力气缸与打标定位槽分别设于翻转料槽两侦U,并且第三推力气缸指向打标定位槽。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顶紧气缸水平布置于打标定位槽一边,同时该顶紧气缸垂直指向打标定位槽的另一边。该顶紧气缸在实际工作时将工件顶紧在打标定位槽另一边的内壁上,从而完成工件的固定,以便实施打标作业。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打标定位槽末端出口处的工作平台上设有落料口。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升降驱动机构优选常规的电控或手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进料槽内于第一推力气缸前端的位置设有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该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与第一推力气缸电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经所述PLC控制器与翻转气缸和气动夹爪电连接,所述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经所述PLC控制器与第一推力气缸电连接,同时所述PLC控制器还电连接所述第二推力气缸、第三推力气缸、顶紧气缸和设置在光具座内的激光器控制电路,该激 光器控制电路与所述激光输出头电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初始时,由前置生产环节的送料工装或者由人工将待打标的工件送入进料槽内,当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推力气缸前端的进料槽内存在工件时,立即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由其驱动第一推力气缸动作将工件经过渡料槽推入翻转料槽内。随后翻转料槽上方的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检测工件是否放反(非打标面朝上),如果工件未放反,则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由其驱动第二推力气缸将工件推入气动夹爪内(气动夹爪不动作),随即再驱动第三推力气缸动作将工件推入打标定位槽内正对激光输出头下方的位置,再由顶紧气缸将工件顶紧,即可实施打标作业。打标完毕,PLC控制器驱动顶紧气缸松开,第三推力气缸再次动作将工件推出打标定位槽,经落料口落入预置于落料口下方的料盒内。如果先前的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工件放反,则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由其先驱动第二推力气缸将工件推入气动夹爪内,随即气动夹爪夹紧工件再由翻转气缸进行180度翻转后松开。翻转气缸松开时给PLC控制器信号,驱动第三推力气缸动作将工件推入打标定位槽内正对激光输出头下方的位置,再由顶紧气缸将工件顶紧,即可实施打标作业。打标完毕,PLC控制器驱动顶紧气缸松开,第三推力气缸再次动作将工件推出打标定位槽,经落料口落入预置于落料口下方的料盒内。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提供的这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其能够识别打标面放反的工件并将之自动翻转,自动化程度高,相比常规技术,翻转过程中不停止工件的传输,能够大大提高打标效率和产品质量,并节省人工成本。2.本技术提供的这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其借助多个推力气缸来完成工件在料槽内的传输,各推力气缸均在PLC控制下间歇协调动作,相比现有持续运转的皮带线,运转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作平台;2、升降驱动机构;3、光具座;4、激光输出头;5、进料槽;6、翻转料槽;7、打标定位槽;8、第一推力气缸;9、翻转气缸;10、气动夹爪;11、第二推力气缸;12、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13、第三推力气缸;14、顶紧气缸;15、过渡料槽;16、落料口 ;17、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A、工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1 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这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由工作平台1、升降驱动机构2、光具座3、激光输出头4、进料槽5、翻转料槽6、打标定位槽7、第一推力气缸8、翻转气缸9、气动夹爪10、第二推力气缸11、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12、第三推力气缸13、顶紧气缸14、过渡料槽15、落料口 16、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17和PLC控制器(图中未画出)这些部件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采用常规的手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其固定在工作平台I上,光具座3设于所述手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上并由其驱动升降(手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由外壳、旋转安装于外壳内的丝杠、与丝杠配合的螺母以及固定在螺母上的连接架构成,所述连接架与光具座3固定,作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对手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的结构详细展开描述)光具座3前部固定激光输出头4,同现有技术一样,所述光具座3内设有激光器控制电路,该激光器控制电路与所述激光输出头4电连接。具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槽5、过渡料槽15、翻转料槽6和打标定位槽7均设于工作平台I上并且依次相连。其中所述进料槽5和翻转料槽6平行布置,过渡料槽15与两者均垂直。所述第一推力气缸8与过渡料槽15分别设于进料槽5两侧,并且第一推力气缸8指向过渡料槽15,从而可将进料槽5内的工件A推至翻转料槽6。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料槽6的一端(即与打标定位槽7连接的一端)设有翻转气缸9和藉由翻转气缸9驱动翻转的气动夹爪10,而另一端(即与过渡料槽15连接的一端)设有将翻转料槽6内的工件A推入气动夹爪10内的第二推力气缸11。同时翻转料槽6—侧设置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上固定有延伸至翻转料槽6上方的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12。所述翻转料槽6与打标定位槽7垂直布置,所述第三推力气缸13与打标定位槽7分别设于翻转料槽6两侧,并且第三推力气缸13指向打标定位槽7,从而可将翻转料槽6内的工件A推至打标定位槽7。同时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料槽5内于第一推力气缸8前端的位置设有工件初位检测传感器17。本实施例中所述打标定位槽7位于激光输出头4正下方的位置,见图3所示,所述顶紧气缸14水平布置于打标定位槽7 —边,同时该顶紧气缸14垂直指向打标定位槽7的另一边。所述顶紧气缸14在实际工作时将工件A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翻转式激光打标工装,包括工作平台(1)、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升降驱动机构(2)、设于升降驱动机构(2)上的光具座(3)和固定在光具座(3)前部的激光输出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依次相连的进料槽(5)、翻转料槽(6)和打标定位槽(7),还设有将进料槽(5)内的工件(A)推至翻转料槽(6)的第一推力气缸(8),所述翻转料槽(6)的一端设有翻转气缸(9)和藉由翻转气缸(9)驱动翻转的气动夹爪(10),而另一端设有将翻转料槽(6)内的工件(A)推入气动夹爪(10)内的第二推力气缸(11),同时翻转料槽(6)上方设有与翻转气缸(9)和气动夹爪(10)电连接的工件正反检测传感器(12);所述工作平台(1)上还设有将翻转料槽(6)内的工件(A)推至打标定位槽(7)的第三推力气缸(13)以及将工件(A)固定在打标定位槽(7)内的顶紧气缸(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章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迅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