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刀装置及具有该切刀装置的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9020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刀装置及具有该切刀装置的打印机,该切刀装置包括:盒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壁和底壁;可动刀片,设置在盒体中并且可伸出盒体外以与固定刀片配合,其中,可动刀片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底壁;至少一弹片,设置在盒体中并且朝向底壁偏压可动刀片,可动刀片的刀体或者顶壁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各弹片包括插接部,插接部与插槽插接配合并且插接方向平行于顶壁,其中,设置有插槽的刀体或顶壁与弹片分别设有相互定位配合的凸起和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刀装置不需要使用螺钉即可实现弹片的安装,简化了弹片的安装步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刀装置及具有该切刀装置的打印机
技术介绍
打印机在超市、彩票、餐饮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些打印机还设置了能够自动切纸的切刀装置。常用的切刀装置由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组成,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相对,沿纸张厚度方向,可动刀片位于固定刀片的上方,当切刀装置工作时,可动刀片向固定刀片靠近,并且与固定刀片逐渐重叠,将位于固定刀片与可动刀片之间的打印纸切断。为了保证切刀装置能够可靠地切断打印纸,要求可动刀片在与固定刀片重叠时紧密接触,为此,切刀装置需要设置将可动刀片向固定刀片偏压使两者保持紧密接触的压紧机构。申请号为0110240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压紧机构的切刀装置,如图1所示,切刀装置包括底座I ’、固定刀片3’、可动刀片4’、驱动机构5’、压紧机构6’,以及导向机构8’,其中,固定刀片3’固定在底座I’上,可动刀片4’通过导向组件8’与底座I’活动连接,在驱动机构5’的驱动下可以相对于固定刀片3’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将位于两者之间的纸张9’切断。压紧机构6’压在可动刀片4’的表面上,使可动刀片4’在切纸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固定刀片3’的紧密接触。压紧机构6’包括弹片60’和设置在底座I’的侧壁11’上的固定长孔63’,其中,弹片60’包括呈L型的垂直部分61’和水平部分62’,弹片60’的垂直部分61’穿过侧壁11’上的固定长孔63’后,通过螺钉使弹片60’与侧壁11’固定连接,弹性件60’的水平部分62’弹性地抵压在可动刀片4’上。当驱动机构5’驱动可动刀片4’相对于固定刀片3’移动时,可 动刀片4’在弹片60’的水平部分62’的弹性抵压下,始终保持与固定刀片3’紧密接触,将位于两者之间的打印纸9’切断。这种切刀装置的压紧机构在安装时需要使用螺钉固定连接弹片与侧壁,因此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成本低的切刀装置,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切刀装置的打印机。为此,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刀装置,包括:盒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壁和底壁;可动刀片,设置在盒体中并且可伸出盒体外以与固定刀片配合,其中,可动刀片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底壁;至少一弹片,设置在盒体中并且朝向底壁偏压可动刀片,可动刀片的刀体或者顶壁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各弹片包括插接部,插接部与插槽插接配合并且插接方向平行于顶壁,其中,设置有插槽的刀体或顶壁与弹片分别设有相互定位配合的凸起和凹部。进一步地,上述凸起与凹部配合的位置沿插接方向位于插槽与插接部配合的位置的上游。进一步地,上述凹部设置在弹片上。进一步地,上述在插槽设置在刀体上时,插接方向垂直于可动刀片的运动方向;或者在插槽设置在顶壁上时,插接方向平行于可动刀片的运动方向。进一步地,上述切刀装置还包括位于刀体和底壁之间并且与刀体固定连接的滑板,以使刀 体与底壁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地,上述盒体中设有驱动可动刀片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在电机与可动刀片之间设置的传动导向机构,传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蜗杆、与蜗杆传动连接的蜗轮、连杆、以及与刀体固定连接的滑块,其中,连杆的第一端与蜗轮偏心枢接,连杆的第二端与可动刀片枢接,底壁上设有引导滑块运动的导槽。进一步地,上述连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枢接孔,刀体上沿宽度中心设有驱动孔,滑块上设有中心孔,传动导向机构还包括位于盒体中并且依次与第一枢接孔、驱动孔和中心孔插接配合的枢接柱,枢接柱的端部设有螺纹孔,传动导向机构还包括位于盒体外并且与螺纹孔螺接的螺钉。进一步地,上述切刀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与蜗轮同步转动的检测件和与检测件配合的传感器。进一步地,上述凸起呈柱状,凹部呈孔状,两者的轴线均垂直于底壁。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纸仓、沿打印纸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打印机构和切刀装置,该切刀装置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切刀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切刀装置的压紧机构中的弹片通过与设置在盒体或者可动刀片上的插槽插接,通过在弹片与盒体或者可动刀片之间的凸起和凹部定位配合,实现弹片与盒体或者可动刀片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切刀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弹片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切刀装置不需要使用螺钉即可实现弹片的安装,因此降低了设备成本,并简化了弹片的安装步骤。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为申请号为CN01102402.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切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切刀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切刀装置的结构第一分解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切刀装置的结构第二分解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切刀装置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切刀装置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为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切刀装置的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固定刀片 2可动刀片3驱动机构4传动导向机构5压紧机构89开口8底座9上盖81底壁82左侧板83右侧板84后侧板91顶壁92后侧板93前侧板21刀刃22刀体23引导部24驱动孔31电机32蜗杆33蜗轮331偏心轴332支撑轴41导槽42滑块43滑板44连杆45固定件421中心孔441第一枢接孔442第二枢接孔451螺纹孔51弹片511插接部512按压部513折边52凸起53凹部54插槽61传感器62检测件300切刀装置400打印机构410打印头420打印胶辊500 纸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2至图4所示,切刀装置包括固定刀片I和可动刀片组件,两者安装在使用该切刀装置的打印机的机架上,位于打印纸的输送通道两侧,打印纸从两者之间穿过时,可动刀片组件的可动刀片2向固定刀片I移动,可将打印纸切断。可动刀片组件包括可动刀片2、驱动机构3、至少一个压紧机构5,以及盒体。其中,盒体的面对固定刀片I的一侧设有开口 89,可动刀片2可以从开口 89伸出或缩回盒体。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座8和上盖9,其中,底座8包括底壁81、左侧板82、右侧板83,以及后侧板84,左侧板82和右侧板83位于底壁81的长度两端,二者垂直于底壁81相对设置,后侧板84垂直于底壁81,位于左侧板82和右侧板83之间;上盖9包括顶壁91和后侧板92,以及前侧板93,其中顶壁91的长度与底座8的左侧板82和右侧板83之间的距离相适配;后侧板92垂直于顶壁91,与底座8的后侧板84相配合;前侧板93与后侧板92相对,其长度与底座8的左侧板82和右侧板83之间的距离相适配。底座8与上盖9通过紧固件或卡接件固定连接。当底座8与上盖9固定连接后,上盖9的前侧板93与底座8的底壁81间隔预定距离,形成供可动刀片2自由进出的开口 89。可动刀片2包括刀刃21、刀体22和两个引导部23,以及驱动孔24,其中刀体22为长方形片状结构,其长度与底座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刀装置,包括:盒体,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壁(91)和底壁(81);可动刀片(2),设置在所述盒体中并且可伸出所述盒体外以与固定刀片(1)配合,其中,所述可动刀片(2)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底壁(81);至少一弹片(51),设置在所述盒体中并且朝向所述底壁(81)偏压所述可动刀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刀片(2)的刀体(22)或者所述顶壁(91)两者中的一个上设有插槽(54),各所述弹片(51)包括插接部(511),所述插接部(511)与所述插槽(54)插接配合并且插接方向平行于所述顶壁(91),其中,设置有所述插槽(54)的所述刀体(22)或所述顶壁(91)与所述弹片(51)分别设有相互定位配合的凸起(52)和凹部(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东赵习刚刘建生董述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