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包括底盘和架置于底盘上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位于底盘前、后两端平行立置的第一、第二支杆,第一、第二支杆的顶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轴承座,所述的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内侧固连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以第一转动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方块销,第一限位板上位于方块销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的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内侧固连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上以第二转动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圆柱销,第二限位板上位于圆柱销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翻转工装稳定,方便后地板总成打焊点以及焊点质量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生产制造领域,涉及乘用车白车身生产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
技术介绍
后地板总成是焊接在汽车底板后段部分的板块,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安装后排座椅和存放备胎,具体参照图1,其主要包括位于后地板总成A左、右两侧布置的左、右防撞梁A1、A2和置于左、右防撞梁A1、A2上的钣金件组成。后地板总成A在焊装时,需要上下来回多次翻转以达到在后地板总成A正反面打焊点的目的,且焊点打完后还要上下来回翻转检测焊点质量,检测合格后,后地板总成才能入库。现有的后地板总成工装车只能供后地板总成置放,后地板总成的翻转依靠至少两个操作人员站在后地板总成工装车两端或者两侧来回翻转以达到后地板总成的焊装以及检测,这种人工翻转耗费大量人力,且人工翻转力度不好控制,翻转稳定性差,特别是操作人员长时间操作,存在体力不够导致翻转时后地板总成脱落造成后地板总成磕碰损伤,甚至脱手砸到操作人员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代替传统的人工翻转,翻转工装稳定,方便后地板总成打焊点以及焊点质量的检测。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包括底盘和架置于底盘上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位于底盘前、后两端平行立置的第一、第二支杆,第一、第二支杆的顶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轴承座,所述的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内侧固连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以第一转动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方块销,第一限位板上位于方块销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的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内侧固连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上以第二转动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圆柱销,第二限位板上位于圆柱销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的方块销沿平行第一转动轴的方向滑动可移和/或所述的圆柱销沿平行第二转动轴的方向滑动可移;所述的第一转动轴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外侧或者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外侧设置限位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后地板总成A前端的左、右防撞梁A1、A2所在位具有方形槽孔,后地板总成A后端具有装配圆孔,由于后地板总成A工艺上这两方形槽孔以及这两装配圆孔的钣金结构强度较强,将翻转工装车位于这两方形槽孔以及这两装配圆孔处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限位板,第一、第二限位板构成对后地板总成A前后两端的夹紧,第一、第二限位板上的第一、第二支撑板完成对后地板总成A前后两端的支撑,并通过第一限位板上的方块销对应插置于方形槽孔内、第二限位板上的圆柱销对应插置于装配圆孔内即架起后地板总成A,架置好的后地板总成A通过第一、第二转动轴置于第一、第二轴承座上,第一、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一、第二限位板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第二限位板上的后地板总成A绕第一、第二轴承座连线的垂直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后地板总成A的上下来回多次翻转,且当须要后地板总成A正面或反面打焊点或者焊点质量检测时,通过限位机构锁住第一转动轴或者第二转动轴以达到对后地板总成A的限位作用。方便后地板总成A的稳定打焊点或者焊点质量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后地板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后地板总成装置于本技术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图4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包括底盘10和架置于底盘10上的支架20,所述的支架20包括位于底盘10前、后两端平行立置的第一、第二支杆21、22,第一、第二支杆21、22的顶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轴承座23、24,所述的第一轴承座2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5,第一转动轴25位于第一轴承座23的内侧固连有第一限位板30,第一限位板30上以第一转动轴25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方块销31,第一限位板30上位于方块销3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2,所述的第二轴承座24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6,第二转动轴26位于第二轴承座24的内侧固连有第二限位板40,第二限位板40上以第二转动轴26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圆柱销41,第二限位板40上位于圆柱销4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2;所述的方块销31沿平行第一转动轴25的方向滑动可移和/或所述的圆柱销41沿平行第二转动轴26的方向滑动可移;所述的第一转动轴25位于第一轴承座23的外侧或者第二转动轴26位于第二轴承座24的外侧设置限位机构50。结合图1,后地板总成A前端的左、右防撞梁A1、A2所在位具有方形槽孔,后地板总成A后端具有装配圆孔(参照图5),由于后地板总成A工艺上这两方形槽孔以及这两装配圆孔的钣金结构强度较强,将翻转工装车位于这两方形槽孔以及这两装配圆孔处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限位板30、40,第一、第二限位板30、40构成对后地板总成A前后两端的夹紧,第一、第二限位板30、40上的第一、第二支撑板32、42完成对后地板总成A前后两端的支撑,并通过第一限位板30上的方块销31对应插置于方形槽孔内、第二限位板40上的圆柱销41对应插置于装配圆孔内即架起后地板总成A,且为了方便插置,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所述的方块销31沿平行第一转动轴25的方向滑动可移,这样先将方块销31拉动至远离后地板总成A位置,让后地板总成A的装配圆孔置于圆柱销41上构成后地板总成A一端的位置稳定,再将方块销31推动至后地板总成A的方形槽孔内构成后地板总成A另一端的位置稳定,完成架置;方案二、所述的圆柱销41沿平行第二转动轴26的方向滑动可移,这样先将圆柱销41拉动至远离后地板总成A位置,让后地板总成A的方形槽孔置于方块销31上构成后地板总成A一端的位置稳定,再将圆柱销41推动至后地板总成A的装配圆孔内构成后地板总成A另一端的位置稳定,完成架置;方案三:所述的方块销31沿平行第一转动轴25的方向滑动可移且所述的圆柱销41沿平行第二转动轴26的方向滑动可移,这样上述两种方案均可以,更方便后地板总成A的架置。架置好的后地板总成A通过第一、第二转动轴25、26置于第一、第二轴承座23、24上,第一、第二转动轴25、26带动第一、第二限位板30、4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第二限位板30、40上的后地板总成A绕第一、第二轴承座23、24连线的垂直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后地板总成A的上下来回多次翻转,且当须要后地板总成A正面或反面打焊点或者焊点质量检测时,通过限位机构50锁住第一转动轴25或者第二转动轴26以达到对后地板总成A的限位作用。方便后地板总成A的稳定打焊点或者焊点质量检测。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限位板40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限位板40a和下限位板40b,上限位板40a与下限位板40b之间设置连接板,所述的第二转动轴26的内轴端与上限位板40a固连,上限位板40a上位于第二转动轴26两侧对称开设有两连接孔,连接孔上插置有圆柱销41,圆柱销41的外销端设置有与圆柱销41垂直布置的把手42,上限位板40a上位于把手42所在侧设置限位把手42自由转动的锁扣,所述的第二支撑板42设置于上限位板40a两端。结合图6,由于后地板总成A位于装配圆孔所在端的宽度较大,为了减少翻转力度以及减轻翻转工装车的质量,将第二限位板40分置成上限位板40a、下限位板40b两块条板,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包括底盘(10)和架置于底盘(10)上的支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0)包括位于底盘(10)前、后两端平行立置的第一、第二支杆(21、22),第一、第二支杆(21、22)的顶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轴承座(23、24),所述的第一轴承座(2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5),第一转动轴(25)位于第一轴承座(23)的内侧固连有第一限位板(30),第一限位板(30)上以第一转动轴(25)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方块销(31),第一限位板(30)上位于方块销(3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2),所述的第二轴承座(24)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6),第二转动轴(26)位于第二轴承座(24)的内侧固连有第二限位板(40),第二限位板(40)上以第二转动轴(26)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圆柱销(41),第二限位板(40)上位于圆柱销(4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2);所述的方块销(31)沿平行第一转动轴(25)的方向滑动可移和/或所述的圆柱销(41)沿平行第二转动轴(26)的方向滑动可移;所述的第一转动轴(25)位于第一轴承座(23)的外侧或者第二转动轴(26)位于第二轴承座(24)的外侧设置限位机构(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包括底盘(10)和架置于底盘(10)上的支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0)包括位于底盘(10)前、后两端平行立置的第一、第二支杆(21、22),第一、第二支杆(21、22)的顶端对称设置有第一、第二轴承座(23、24),所述的第一轴承座(2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5),第一转动轴(25)位于第一轴承座(23)的内侧固连有第一限位板(30),第一限位板(30)上以第一转动轴(25)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方块销(31),第一限位板(30)上位于方块销(3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2),所述的第二轴承座(24)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6),第二转动轴(26)位于第二轴承座(24)的内侧固连有第二限位板(40),第二限位板(40)上以第二转动轴(26)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两圆柱销(41),第二限位板(40)上位于圆柱销(41)下方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2);所述的方块销(31)沿平行第一转动轴(25)的方向滑动可移和/或所述的圆柱销(41)沿平行第二转动轴(26)的方向滑动可移;所述的第一转动轴(25)位于第一轴承座(23)的外侧或者第二转动轴(26)位于第二轴承座(24)的外侧设置限位机构(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总成翻转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限位板(40)包括上、下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宏,范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大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