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在层间介电质研磨工艺后,通过沉积氧化硅膜等工艺,以进行钨通孔的制备,在工艺完成后,得到晶片表面厚度的均匀性都较差,且存在微划伤、表面残留有微粒等缺陷,尤其是通孔密度不同的区域,钨栓的突出高度差异非常大,不仅增大了后续工艺难度,甚至会造成致命的缺陷,进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良率。图1-4为现有技术中制备钨通孔的工艺流程结构图,如图1-4所示,进行通孔制备时,于层间介电质层研磨工艺后形成半导体结构1,沉积氧化硅膜11覆盖该半导体结构I的上表面,继续通孔光刻和刻蚀工艺,刻蚀氧化硅膜11至半导体结构I中,于剩余的氧化硅膜12及半导体结构I中形成多个通孔13 ;依次沉积粘着层(图中未标示)和钨金属层充14满所述通孔13,沉积工艺中通孔13的存在导致制备的钨金属层14的上表面上位于通孔13上方的部位形成凹槽15,即钨金属层14的上表面凹凸不平,相应的在后续研磨工艺中会造成晶片表面厚度(残余的氧化硅膜16的厚度)的均匀性较差,且存在微划伤17、表面残留有微粒18等缺陷,尤其是通孔密度不同的区域,钨栓19的突出高度差异非常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钨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于一半导体结构上沉积一氮化物膜,所述氮化物膜覆盖所述半导体结构的上表面;依次采用光刻、刻蚀工艺,回蚀所述氮化物膜至所述半导体结构中,于剩余的氮化物膜和剩余的半导体结构中形成多个通孔;制备粘着层和钨金属层充满所述通孔,并覆盖所述剩余的氮化物膜;继续研磨工艺,部分去除所述粘着层、钨金属层和所述剩余的氮化物膜;去除残余的氮化物膜,形成多个钨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钨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一半导体结构上沉积一氮化物膜,所述氮化物膜覆盖所述半导体结构的上表面;依次采用光刻、刻蚀工艺,回蚀所述氮化物膜至所述半导体结构中,于剩余的氮化物膜和剩余的半导体结构中形成多个通孔; 制备粘着层和钨金属层充满所述通孔,并覆盖所述剩余的氮化物膜; 继续研磨工艺,部分去除所述粘着层、钨金属层和所述剩余的氮化物膜; 去除残余的氮化物膜,形成多个钨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钨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膜的材质为氮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华,严钧华,黄耀东,方精训,彭树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