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掺钛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命脉,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新能源的存储与应用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热点。作为重要的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可逆容量、高电压、高循环性能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异特性而在新能源
备受关注。被称为2l世纪的主导化学电源,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寻找高容量、低成本的新型电极材料是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增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因此,锂离子电池新型正、负极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过渡金属氧化物是很有前景的一类电极材料。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MO,M=Co,Ni,Cu,Fe,W)负极具有良好的的储锂性能,许多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FeO4、Co3O4、WO3等都可通过转化反应储锂,且其容量远远高于商品锂离子电池中所用的石墨负极材料。其中WO3是常温下钨的最稳定氧化物,环境毒害小,价格低廉,理论比容量高(693mAh∙g-1),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块体WO3的电导率低,充放电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钛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偏钨酸铵和多孔的钛的MOF材料加入到过量的柠檬酸溶液中,用超声波震动后,并在真空环境中静置12~24h得到混合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加热,在温度160~180℃下反应20~24h,反应完成后自然降温至室温,然后取出液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粉末状物体;(3)将步骤(2)干燥后的粉末取出,在氩气气氛下快速升温至500~600℃,保温为1~2h,焙烧完成后随炉冷却到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钛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偏钨酸铵和多孔的钛的MOF材料加入到过量的柠檬酸溶液中,用超声波震动后,并在真空环境中静置12~24h得到混合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加热,在温度160~180℃下反应20~24h,反应完成后自然降温至室温,然后取出液体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粉末状物体;(3)将步骤(2)干燥后的粉末取出,在氩气气氛下快速升温至500~600℃,保温为1~2h,焙烧完成后随炉冷却到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掺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富,刘警峰,易健宏,王立丽,吴天涯,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