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9433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缓释膜及其制备方法,以SF与SA为材料,并添加GA和Gly;其中丝素蛋白浓度1%‑4%(质量体积比),SA含量为丝素质量40 %‑50%,GA添加量为总体积1%‑8%,75%的Gly添加量为总体积1.25%‑2.0%。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缓释敷料为薄厚均一的膜,厚度约0.18 mm左右,具有可控缓释作用,且药物释放机理属于Fickian模型机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缓释膜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和吸保湿性能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释膜其缓释模型、舒适度、抗拉强度、吸保湿性能十分理想,可以分别适应舒适型缓释膜、吸保湿型缓释膜及兼舒适、吸保湿型缓释膜的要求;其几何尺寸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而改变。

Preparation method of medicine slow release fil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stained-release membran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ith SF and SA as materials, and adding GA and Gly; the silk fibroin concentration of 1% 4% (mass to volume ratio), the content of SA is 40 SF% 50%, GA for the total amount of 1% volume 8%, 75% the amount of Gly is the total volume of 1.25% 2%. Sustained-release dressing of the invention is obtained for uniform film thickness, thickness of about 0.18 around mm, with controlled release effect, and the drug release mechanism belongs to Fickian model. The sustained release membran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biomechanics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sustained release film model, comfort, tensile strength, moistur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is very good, can fit comfortably sustained-release film, release film and absorbing moisture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comfort of film; the geometric size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药物缓释伤口敷料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蚕丝由丝素蛋白(SF)与丝胶蛋白组成,由于丝胶蛋白具有免疫原性,而丝素蛋白具有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定的力学性能及促伤口愈合的功能,故本专利技术是以丝素蛋白为基材。丝素蛋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研究,比如皮肤组织、伤口敷料。但是,丝素蛋白本身并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生物材料,比如:吸湿性不足,易溶于伤口渗出液;断裂伸长率小,不利于作为舒适型敷料。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丝素蛋白需要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以制备复合材料来满足生物材料领域不同研究及应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缓释伤口敷料膜的制备方法,其选取天然高分子多糖海藻酸钠(SA)和少量甘油(Gly)与丝素共混,并以戊二醛(GA)交联,达到力学、吸保湿兼优的性能,更为可观的是,该膜敷料具备药物缓释作用。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以SF与SA为材料,并添加GA和Gly。该制备过程严格定量每一步骤,实现天然纤维材料试验的可重复性;其中丝素蛋白浓度范围1%-4%(质量体积比),以2.5%的SF溶液为例,SA含量为丝素质量40%-50%,GA添加量为总体积1%-8%,75%的Gly添加量为总体积1.25%-2.0%时,膜可全部成型且表现为7d内不溶于磷酸缓冲液;在此基础上,该膜可通过调节各因素含量及配比工艺制备舒适型缓释膜、吸保湿型缓释膜及兼舒适、吸保湿型缓释膜,同时药物释放速率也可因其因素含量和比例调节。上述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制备:取蚕茧制成螺旋状茧条,经NaHCO3煮沸两次脱胶,并于温和条件下快速干燥;脱胶蚕茧于75℃下溶解,溶解液换蒸馏水透析;透析液经离心,过滤并配置得到再生丝素蛋白;(2)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以蒸馏水配置0.4-1.2%的海藻酸钠溶液;(3)缓释伤口敷料膜的制备:在丝素蛋白溶液中依次加入SA溶液,75%Gly,以HCl调节混合溶液PH至7.4;继续加入GA,罗丹明B溶液后,浇铸至培养皿;于温和条件干燥,随之回潮揭膜,膜以40%的乙醇洗涤。更具体的,上述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制备:取优质蚕茧剪成宽约3mm的螺旋状茧条,经0.5%NaHCO3煮沸两次(30min/次)脱胶,并于37℃,24h的温和条件下快速干燥;脱胶蚕茧于75℃下溶解50min,溶解液经定时(次/3h)换蒸馏水透析3d;透析液经4℃,8000rpm离心20min,过滤并配置得到一定浓度再生丝素蛋白,4℃备用(时间不得超过12h,否则易于析出丝素,改变溶液浓度);(2)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以蒸馏水配置0.4-1.2%的海藻酸钠溶液(25℃,搅拌10h),4℃备用(时间不得超过12h);(3)缓释伤口敷料膜的制备:在浓度为2.5%的丝素蛋白溶液中依次加入SA溶液(25℃,180rpm搅拌25min,恒温低转速保证丝素溶液均一,时间跨度确保搅拌成均一溶胶),75%Gly(25℃,180rpm搅拌15min),以0.1MHCl调节混合溶液PH至7.4;继续加入GA(40℃,180rpm搅拌40min,保证搅拌温度和时间,以达到快速、充分交联),4g/mL罗丹明B(RB)溶液(SF:RB=100:1,25℃,180rpm搅拌10min)后,浇铸至聚丙烯培养皿;于温和条件(37℃,50%)干燥48h,以保证膜的内部结构完整前提下快速成膜,随之回潮(培养箱,25℃,RH=65%)24h揭膜。膜以40%的乙醇洗涤,除去残留戊二醛后,根据性能测试进行进一步差别处理。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获得的缓释敷料为薄厚均一的膜,厚度约0.18mm左右,具有可控缓释作用,且药物释放机理属于Fickian模型机理。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缓释膜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和吸保湿性能等。3.本专利技术的缓释膜其缓释模型、舒适度、抗拉强度、吸保湿性能十分理想,可以分别适应舒适型缓释膜、吸保湿型缓释膜及兼舒适、吸保湿型缓释膜的要求;其几何尺寸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而改变。附图说明图1药物缓释体系中四方的累积释放率曲线图2力学性能实验结果图3吸湿实验结果图图4保水实验结果图注:图3、4是SF溶液质量体积分数为2.5%,SA占比为SF的0.8%(质量比),Gly为总体积25%,GA为总体积4%时膜的吸、保湿性能随时间变化曲线,该比例下,膜属于舒适型缓释敷料,且为舒适性膜最佳抗拉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下面的描述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1)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制备:取优质蚕茧剪成螺旋状,经脱胶晾干后透析、离心、过滤,得到一定浓度的再生丝素蛋白,4℃备用;(2)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以蒸馏水配置0.8%的海藻酸钠溶液,搅拌10h,4℃备用;(3)药物缓释膜的制备:表1海藻酸钠、甘油和戊二醛加入量将丝素蛋白与0.8%的海藻酸钠混合25℃,180rpm搅拌时间25min;加入75%的甘油至体积占比为2.0%,25℃,180rpm搅拌时间15min,以0.1MHCl调节PH至6.8后加入戊二醛,终体积占比如表1,40℃,180rpm搅拌40min,继续加入模型药物罗丹明B,25℃,180rpm搅拌10min。将混合液体浇铸至聚丙烯培养皿,干燥成膜,即药物缓释膜。本药物缓释膜几何形态及厚度描述:膜状,厚度均一,约0.15mm,相对凝胶对于伤口应用易于管理。性能检测:(1)药物缓释模型建立配置A液,调节pH至7.4,4℃备用(A液模拟伤口渗出液,pH7.4亦是模仿伤口环境pH值);将2cm*2cm膜放入盛2mLA液的称量瓶中,37℃水浴,分别于3/4h、3/2h、3h、6h、12h、24h(1d)、2d、3h、4d、5h、6d、7d时刻取出A液,并分别注入2mL新鲜A液。用酶标仪在555nm波长下测定各时刻取出的A液吸光值;根据罗丹明B标准曲线计算得出各时间段罗丹明B释放量。以如下公式计算各时刻累积释放率。释放率/%=[m时刻/m载药量]×100%累积释放率/%=[m时刻累积/m载药量]×100%其中,m时刻是某一时刻取出的A液中罗丹明B含量,m时刻累积=m3/4h+······+m时刻(m3/4h累积=m3/4h),m载药量是2cm*2cmSF/SA-RB中罗丹明B含量。结果显示:1-8%GA含量的膜在各时刻药物释放率分布范围为0.8-3.9%,整体释放速率缓慢,且因戊二醛含量而呈现可控差异。结合Pepas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该释放模型归属为Fickian模型。(2)力学性能检测:将样品在CMT6503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加载速度为10mm/min。结果显示:该配比下,膜的抗拉强度范围为9.8-10.6Mpa,相对未交联的膜提升了两倍多。(3)吸保湿性能测试:按照英国药典为海藻酸医用敷料制定的方法。结果显示:膜的吸湿性能最高可达120%,相对丝素膜提升1.2倍。(4)舒适性能测试:参考舒适性医用膜敷料标准测试,当伸长量达到20%时,其抗拉强度小于14N/cm,视为达标。在该实施案例中,膜均满足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以SF与SA为材料,并添加GA和Gly;其中丝素蛋白浓度1%‑4%(质量体积比),SA含量为丝素质量40 %‑50%,GA添加量为总体积1%‑8%,75%的Gly添加量为总体积1.2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以SF与SA为材料,并添加GA和Gly;其中丝素蛋白浓度1%-4%(质量体积比),SA含量为丝素质量40%-50%,GA添加量为总体积1%-8%,75%的Gly添加量为总体积1.25%-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制备:取蚕茧制成螺旋状茧条,经NaHCO3煮沸两次脱胶,并于温和条件下快速干燥;脱胶蚕茧于75℃下溶解,溶解液换蒸馏水透析;透析液经离心,过滤并配置得到再生丝素蛋白;(2)海藻酸钠溶液的制备:以蒸馏水配置0.4-1.2%的海藻酸钠溶液;(3)缓释伤口敷料膜的制备:在丝素蛋白溶液中依次加入SA溶液,75%Gly,以HCl调节混合溶液PH至7.4;继续加入GA,罗丹明B溶液后,浇铸至培养皿;于温和条件干燥,随之回潮揭膜,膜以40%的乙醇洗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缓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再生丝素蛋白溶液制备:取优质蚕茧剪成宽约3mm的螺旋状茧条,经0.5%NaHCO3煮沸两次(30min/次)脱胶,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高保东徐水钟红荣吴婷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