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速、重载性能的宽断面辐条式摩托车轮。
技术介绍
世界摩托车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85年由德国人戴姆勒创造的“单轨道号”摩托车发动机排量为264ml,功率为0.37kW,时速仅为12km/h ; 190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名叫“INDINA”的链传动二轮摩托车;1903年美国哈雷 戴维森公司生产出第I号市场销售最早的商品化摩托车;20世纪60年代,战后的日本以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为代表,在摩托车制造业得到了飞跃发展;1951年8月,我国正式开始自行试制、生产“井冈山”摩托车;1990年,鸿凯双泰(四川)零部件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辐条式车轮。纵观摩托车轮的发展史,最初是使用木质车轮,应骑乘舒适性、减震性要求诞生了钢丝辐条式车轮,这种结构在20世纪初以美国INDINA、哈雷.戴维森为代表以及后期的德国宝马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再后来适应多样化外观结构的铝合金车轮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但传统的钢丝辐条式车轮因其高减震性能在高端宽断面摩托车轮中始终占据绝对的应用比率。追求时尚与卓越、追求速度与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包括轮辋(1)、轮毂(2)和辐条(3),其中辐条(3)的两端分别连接轮辋(1)和轮毂(2),所述轮辋(1)的圆周上开设有条母孔(4),轮毂(2)的辐条盘(5)上开设有辐条孔(6),辐条(3)的一端通过辐条孔(6)与轮毂(2)连接,另一端通过条母孔(4)与轮辋(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3)中部弯折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120?160°,条母孔(4)内设置有条母(7),辐条(3)的一端设置有墩头(8),墩头(8)置于辐条孔(6)内,辐条(3)另一端与条母(7)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包括轮辋(1)、轮毂(2)和辐条(3),其中辐条(3)的两端分别连接轮辋(1)和轮毂(2),所述轮辋(1)的圆周上开设有条母孔(4),轮毂(2)的辐条盘(5)上开设有辐条孔(6),辐条(3)的一端通过辐条孔(6)与轮毂(2)连接,另一端通过条母孔(4)与轮辋(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3)中部弯折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120-160°,条母孔(4)内设置有条母(7),辐条(3)的一端设置有墩头(8),墩头(8)置于辐条孔(6)内,辐条(3)另一端与条母(7)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靠墩头(8)的一边完全置于辐条孔(6)内,另一边的端部与条母(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I)上的条母孔(4)左右设置,即:以轮辋(1)的断面来看,分别靠近断面的左侧和右侧;且以相邻两个条母孔(4)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条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毅,刘成通,王诚刚,
申请(专利权)人:鸿凯双泰四川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