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属于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轮圈侧壁外表层是凹凸结构外表层,该外表层着落在隔断轮胎槽和承重圈的支撑横梁所对应的区域;其有益效果是轮圈侧壁外表层是凹凸结构外表层,可以增加刹车片夹紧轮圈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即使在雨天、泥地或涉水路面也不易打滑;同时凹凸结构可使刹车片与轮圈外表层之间产生间隙,便于释放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防止降低制动效果;由于有外表层,长期使用后,首先受到磨损的是外表层,可以保护轮圈;凹凸结构外表层分布在支撑横梁区域,可以使刹车时的夹紧力由支撑横梁接受,避免破坏轮圈,提高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稳定的刹车效果还能增强骑行者的人身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轮圈,属于自行车生产
,特别是一种可以加强刹车效果且保护轮圈的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发展到至今,让中国无愧于“自行车王国”的称谓:全球目前自行车保有量约10亿辆,中国占有4.7亿辆;中国制造的自行车已连续6年出口量超过1000万辆,占世界整车贸易的45%。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交通工具的多样性,让自行车也一度失去其往日的辉煌;但近些年来,随着环保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新拾起这久违的记忆碎片,骑上单车往来于大街小巷,并且竭尽可能地把它装扮得清新浪漫,独具个性,成为都市里一道靓丽别致的风景线。在国内,近几年一些自行厂家正在努力创造与时俱进的单车新概念:增强自行车的多功能性与安全性,打造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摆脱繁重交通压力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自行车的市场也随之丰富起来。自行车是人力脚踏驱动的两轮车,又称脚踏车、单车。无噪声、无污染、自重轻、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广泛用于交通代步、运载货物、体育锻炼和竞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注重对自身身体健康的保健,加上自行车运动的推广,让人们知道骑自行车的益处:其好处是不限时间、不限速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防止高血压,有时比药物更有效。踩自行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会觉得脑筋更清楚。骑在车上,你会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它不再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愉悦心灵的方式。由于自行车轻便、环保,在代步行进的同时还能起到健身的作用,所以其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在自行车的各种功能系统中,刹车功能是关键环节,关系到使用者的行车安全与身体安全。目前自行车刹车系统主要有钳刹和碟刹,两种刹车系统各有千秋,钳刹可缓慢刹车,冲击力小,比较安全;碟刹的刹车效 果好,但急刹有翻车危险。目前自行车多数采用钳刹系统,钳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刹车制动装置,由两块刹车片夹紧轮圈产生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效果,其优点是重量轻,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保养与维修,造价低廉,性价比高;缺点是雨天、泥地或涉水路面易打滑,长时间摩擦会生热,降低制动效果,长期使用会使轮圈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刹车系统打滑,生热,且可保护轮圈的结构装置,以提高自行车的刹车性能并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增强骑行者的行车安全与身体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包括轮圈,其特征在于轮圈侧壁外表层是凹凸结构外表层。所述的凹凸结构外表层着落在隔断轮胎槽和承重圈的支撑横梁所对应的区域。所述的凹凸结构是凹孔结构、凸点结构、凹槽结构、凸条结构中的一种,或者是其中两种或多种结构的结合。所述的凹孔结构的凹陷半径为0.15-0.95mm。所述的凸点结构的凸起半径为0.15-0.95mm。所述的凹槽结构的凹陷半径为0.15-0.95mm,可以为直线形状、转折形状或弯曲形状。 所述的凸条结构的凸起半径为0.15-0.95_,可以为直线形状、转折形状或弯曲形状。使用时直接夹紧刹车片,刹车片夹在凹凸结构外表层上,可大力增加刹车效果并保护轮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轮圈侧壁外表层是凹凸结构外表层,可以增加刹车片夹紧轮圈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即使在雨天、泥地或涉水路面也不易打滑;同时凹凸结构可使刹车片与轮圈外表层之间产生间隙,便于释放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防止降低制动效果;另外,由于有外表层,长期使用后,首先受到磨损的是外表层,可以保护轮圈;凹凸结构外表层分布在支撑横梁区域,可以使刹车时的夹紧力由支撑横梁接受,避免破坏轮圈,提高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稳定的刹车效果还能增强骑行者的人身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凸点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凸点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凹孔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凹孔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凸点和凹孔联合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凸点和凹孔联合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凹槽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凹槽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凸条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凸条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正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凹槽和凸条联合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凹槽和凸条联合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正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混合合结构外表层时的轮圈断面斜视图。图中:1.轮圈侧壁外表层,2.凸点,3.轮胎槽,4.支撑横梁,5.承重圈,6.凹孔,7.凹槽,8.凸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将现有轮圈侧壁外表层I铸造成具有很多凸点2的形状结构,凸点2的凸起半径为0.3mm,这些凸点2分布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使用时直接夹紧刹车片,刹车片夹在轮圈侧壁外表层I上,接触凸点2,能大力增加刹车摩擦力度,增强刹车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护轮圈与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实施例2。如图3、图4,将现有轮圈侧壁外表层I铸造成具有很多凹孔6的形状结构,凹孔6的凹陷半径为0.3mm,这些凹孔6分布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使用时直接夹紧刹车片,刹车片夹在轮圈侧壁外表层I上,接触凹点6,能大力增加刹车摩擦力度,增强刹车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护轮圈与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实施例3。如图5、图6,将现有轮圈侧壁外表层I铸造成具有很多凸点2和凹孔6的形状结构,凸点2的凸起半径和凹孔6的凹陷半径为0.3mm,这些凸点2和凹孔6分布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使用时直接夹紧刹车片,刹车片夹在轮圈侧壁外表层I上,接触凸点2和凹孔6,能大力增加刹车摩擦力度,增强刹车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护轮圈与骑行者的人身安全。 实施例4。如图7、图8,将现有轮圈侧壁外表层I铸造成具有很多凹槽7的形状结构,凹槽的凹陷半径为0.3mm,这些凹槽7分布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使用时直接夹紧刹车片,刹车片夹在轮圈侧壁外表层I上,接触凹槽7,能大力增加刹车摩擦力度,增强刹车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护轮圈与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实施例5。如图9、图10,将现有轮圈侧壁外表层I铸造成具有很多凸条8的形状结构,凸条8的凸起半径为0.3mm,这些凸条8分布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使用时直接夹紧刹车片,刹车片夹在轮圈侧壁外表层I上,接触凸条8,能大力增加刹车摩擦力度,增强刹车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护轮圈与骑行者的人身安全。实施例6。如图11、图12,将现有轮圈侧壁外表层I铸造成具有很多凹槽7和凸条8的形状结构,凹槽7的凹陷半径和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包括轮圈,其特征在于轮圈侧壁外表层(1)是凹凸结构外表层;所述的凹凸结构外表层着落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包括轮圈,其特征在于轮圈侧壁外表层(I)是凹凸结构外表层; 所述的凹凸结构外表层着落在隔断轮胎槽(3)和承重圈(5)的支撑横梁(4)所对应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结构是凹孔结构、凸点结构、凹槽结构、凸条结构中的一种,或者是其中两种或多种结构的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凹凸结构外圈保护层的自行车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孔结构的凹陷半径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赤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