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木榮专利>正文

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359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32
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包括一轮圈、一车轮毂及数个幅条,其中:轮圈内侧设有数组接件,各组接件设有一组设于轮圈内的内埋端,以及一外露于轮圈内侧的结合端;各幅条设有一组设于车轮毂的固设端,且于另一端设有一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的卡固槽;卡固槽设置于幅条一侧,且卡固槽对应轮圈两侧设置,而相邻的幅条的卡固槽设置于相对侧,且相反侧向扣抵于组接件的结合端;数个幅条包括数个正幅条及数个反幅条,卡固槽分别设于各正幅条一侧,及各反幅条一侧,而相邻的正幅条之间设有数个反幅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简单、方便组拆幅条,且固定件能够紧固的连接幅条及轮圈,使得固定件于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容易偏摆而影响骑乘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提供辐条快速且便利拆、组的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相当普遍被使用的交通工具,且自行车不但可为运输工具同时又为娱乐竞赛运动所使用。因此,不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运输或竞赛等方面,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不同组件。其中,被不断广泛重新设计的组件便是自行车车轮结构,现有的车轮组结构主要由外围的轮圈、中心轮毂及连结于轮圈与轮毂之间的数个幅条所形成,该轮圈内壁穿设数个穿孔,且各幅条一端固接于轮毂,而幅条另一端穿设穿孔至轮圈内,并利用一固定件与幅条相互锁接固定。但由于轮圈在加工时,经常因为有误差而导致轮圈的穿孔偏斜,加上固定件锁紧螺帽后,其与轮圈内壁接合的接合面呈一平面,导致固定件无法与轮圈的穿孔完全贴合,严重者造成偏斜受力不平均,进而无法对准轮轴中心,造成轮圈整体的结构不稳定,而使得骑乘者于骑乘过程中安全性低。另外,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27289『黏固式轮圈结构』,其包括一轮圈本体、数个具固定张力的幅条、一花毂及数个黏固件,其中该轮圈本体,其内缘环设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接合槽;该花毂,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花盘部及一第二花盘部,该第一花盘部及第二花盘部表面环设有数个插置槽;该数个幅条,其一端组接于接合槽,另一端组接于插置槽;该数个黏固件,其分别设于接合槽及插置槽内缘,并分别与组接于接合槽及插置槽内的辐条相互黏接。现有技术『黏固式轮圈结构』,其借由将幅条黏合于接合槽内,使得幅条紧固于轮圈上,借以改善现有具穿孔的轮圈,但是,该固定件无法与轮圈的穿孔完全贴合,而造成偏斜受力不平均,导致骑乘具有相当的危险程度的缺点。但,该黏固件是树脂、白胶或具有黏性的其它材质,其车体于骑乘过程中,轮组受震动或幅条受张力影响,而使得黏固件容易自轮圈内脱落,造成幅条与轮圈的结合程度差, 即需经常整修及固定保养轮圈,如此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同时骑乘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另外,幅条于长期使用后易损坏,以致于需进行汰换时,幅条与轮圈以黏固件紧固,只能利用溶剂溶解黏固件,或用其它的方式将幅条自轮圈内拔离,方能进行替换,其造成使用者于组、拆时的不便。因此,有必要加以研发具有简单、方便组拆幅条,且固定件能够紧固的连接幅条及轮圈,使得固定件于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容易偏摆而影响骑乘安全的自行车轮圈组合>J-U ρ α装直。
技术实现思路
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幅条与轮圈组设的方式较为复杂,且不利于拆、组幅条于轮圈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具有简单、方便组拆幅条,且固定件能够紧固的连接幅条及轮圈,使得固定件于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容易偏摆而影响骑乘安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包括一轮圈、一车轮毂及数个幅条,其中该轮圈内侧设有数组接件,各组接件设有一组设于轮圈内的内埋端,以及一外露于轮圈内侧的结合端;各幅条设有一组设于车轮毂的固设端,且于另一端设有一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的卡固槽;据此,借由幅条的卡固槽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定位,借以达到快速拆、组幅条及简易替换幅条目的。本技术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I.该卡固槽设置于幅条一侧,且卡固槽对应轮圈两侧设置,而相邻的幅条的卡固槽设置于相对侧,且相反侧向扣抵于组接件的结合端。2.该数个幅条包括数个正幅条及数个反幅条,该卡固槽分别设于各正幅条一侧, 及各反幅条一侧,而相邻的正幅条之间设有该数个反幅条,且正幅条及反幅条分别由轮圈的相反侧侧向扣抵于组接件的结合端。3.进一步包括一接合件,该接合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螺合端及一第二螺合端, 而该车轮毂外周设有一对应第一螺合端的螺合槽,该幅条的固设端对应第二螺合端设有一相互锁设的螺设槽。4.该组接件于结合端及内埋端之间设有一连结段,而连结段的横向截面积小于结合端及内埋端的横向截面积。5.该结合端对应内埋端的端面,由两侧往连结段的方向逐渐内凹,而该结合端对应车轮毂的端面呈凸向车轮毂的弧凸面。6.该幅条的卡固槽包括一靠近固设端的扣槽,及一自扣槽往幅条末端开通的连通槽,该扣槽的截面积大于连通槽的截面积,而该组接件的结合端扣抵于扣槽内,且该连结段穿扣入连通槽。7.该轮圈包覆组接件的内埋端。8.该幅条装设于轮圈上时,该幅条不会与轮圈内侧接触。9.该内埋端设有数个嵌卡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简单、方便组拆幅条,且固定件能够紧固的连接幅条及轮圈,使得固定件于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容易偏摆而影响骑乘安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前轮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幅条与组接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组接件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轮毂、接合件及幅条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后轮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调整幅条张力作动图。图8是本技术幅条、组接件及轮圈相互组设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轮圈2车轮毂21第一花盘22AA- ~· H-HrfcL23螺合槽3幅条31固设端32卡固槽321扣槽322连通槽33止幅条34反幅条4组接件41内埋端42结合端421嵌卡沟5接合件51第一螺合端52第二螺合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为幅条简易的拆、组于轮框上, 达到快速拆、组及更换的目的,主要有关其功效及特点,以搭配下列各相关附图作一简单实施例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其包括一轮圈I、一车轮毂2及数个幅条3,其中该轮圈I内侧设有数组接件4,各组接件4设有一组设于轮圈I内的内埋端41,以及一外露于轮圈I内侧的结合端42 ;各幅条3设有一组设于车轮毂2的固设端31,且于另一端设有一与组接件4的结合端42相互卡固的卡固槽32 ;据此,当装设幅条3于轮圈I上时,先由固设端31与车轮毂2组设,接着另一端借由卡固槽32扣设于组接件4的结合端42定位;当欲自轮圈I上拆除幅条3时,先将卡固槽 32脱离与组接件4的定位后,再将固设端31拆离车轮毂2即可完成拆除的动作。因此,通过上述的组、拆幅条3的过程可观的,本技术借由幅条3以扣组的方式与组接件4定位,通过简单的组合结构,达到可快速拆、组幅条3及简易替换幅条3目的 (前述为本技术主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本技术可应用于前车轮及后车轮,该车轮毂2两端外周分别设有第一花盘21 及第二花盘22。请参阅图I、图2所示,加以详细说明应用于前车轮的幅条3的组装型态,该卡固槽 32设置于幅条3 —侧,且卡固槽32对应轮圈I外侧设置,而相邻的幅条3其卡固槽32设置于相对侧,且相反侧向扣抵于组接件4的结合端42。该车轮毂2的第一花盘21及第二花盘22各装设六根幅条3,且第一花盘21的幅条3及第二花盘22的幅条3交错设置,该装设于第一花盘21的幅条3的卡固槽32对应第一花盘21,该幅条3由第二花盘22朝第一花盘21侧向穿扣于组接件4上定位,而该装设于第二花盘22的幅条3其卡固槽32对应第二花盘22,该幅条3由第一花盘21朝第二花盘 22侧向穿扣于组接件4上定位,即如前述应用于前轮的幅条3装设型态。请参阅图6所示,加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轮圈、一车轮毂及数个幅条,其中:该轮圈内侧设有数组接件,各组接件设有一组设于轮圈内的内埋端,以及一外露于轮圈内侧的结合端;各幅条设有一组设于车轮毂的固设端,且于另一端设有一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的卡固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榮
申请(专利权)人:李木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