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209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分离蛋白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于90℃水浴30min,冷却至室温后调pH至3.5~4.5;(2)按蛋白质量的0.2~1%加入米黑毛酶,在50℃下酶解,pH=3.5时,酶解15~60min,3.5<pH≤4.5时,酶解30~60min;(3)立即进行灭酶处理,冷却至室温后,调pH至5.0~7.0,最后经冷冻干燥制得大豆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酶法改性制得的大豆蛋白,其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相比于未经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起泡能力提高48.4~58.2%,泡沫稳定性提高265.9~284.1%,有助于拓宽大豆蛋白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配料应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泡沫稳定性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有长达上千年的大豆食用历史,大豆蛋白在国内资源丰富,种植广泛。大豆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具有资源丰富,营养全面,加工性能良好等特性。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豆柏深加工程度比较低,国内大豆蛋白资源大部分用于饲料、酿造等附加值较低的用途。这主要是由于大豆蛋白虽然具有价格便宜,资源丰富等特点,但其功能性质如:乳化性、凝胶性、起泡性等与动物蛋白资源如:酪蛋白、蛋清蛋白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对蛋白质进行改性,寻求一种良好的改性方法,并最终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大 分尚蛋白是大 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闻、应用面最广的闻附加值广品。大 分离蛋白分子包含疏水性基团和亲水性基团,因而具有表面活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剧烈搅拌时形成泡沫。但泡沫稳定性较差,起泡性也远不及蛋清蛋白,不能满足食品加工的需要。因此,改善大豆蛋白的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通过水解作用提高蛋白质泡沫性能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减小蛋白分子量,增大蛋白分子表面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豆分离蛋白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W/V,于90℃水浴30~40min,冷却至室温后调pH至3.5~4.5;?(2)按蛋白质量的0.2~1%加入米黑毛酶,在50℃下酶解,pH=3.5时,酶解15~60min,3.5<pH≤4.5时,酶解30~60min;?(3)立即进行灭酶处理,冷却至室温后,调pH至5.0~7.0,最后经冷冻干燥制得大豆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豆分离蛋白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W/V,于90°C水浴30 40min,冷却至室温后调pH至3.5 4.5 ; (2)按蛋白质量的0.2 1%加入米黑毛酶,在50°C下酶解,pH=3.5时,酶解15 60min,3.5 < pH 彡 4.5 时,酶解 30 60min ; (3)立即进行灭酶处理,冷却至室温后,调pH至5.0 7.0,最后经冷冻干燥制得大豆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反应持续进行45 60mino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冷冻干燥处理是在-40 -50°C下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的调节采用HCl溶液或NaOH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泉陈卓侯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