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523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底部设置有反射屏,所述锥体连接集粉斗;所述外壳与排气管之间沿切线连接进口管接头;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安装第一防爆门,其侧部设置排气管接头,所述排气管的底部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下部连接旋流导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在细粉分离器基础上加装了二次分离装置及反射屏,利用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使不同颗粒的煤粉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煤粉分离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粉分离
,尤其是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细粉分离器是火力发电厂中储式制粉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煤粉从乏气中分离出来,分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细粉分离器采用单级离心式分离器,其分离效果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分离,而离心力的大小随筒体直径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火力发电锅炉容量的不断增大,分离器的直径也相应的增大,因此,在大容量机组中普遍存在细粉分离器分离效率低,乏气带粉量过多,导致排粉机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细粉分离器分离效率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降低阻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底部设置有反射屏,所述锥体连接集粉斗;所述外壳与排气管之间沿切线连接进口管接头;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安装第一防爆门,其侧部设置排气管接头,所述排气管的底部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下部连接旋流导流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导流器的结构为:包括集流器,所述集流器中部安装飞机头,所述飞机头上安装有叶片;所述旋流导流器外部通过支撑管支撑安装;所述集粉斗通过集粉斗肋板支撑安装于锥体底部;所述反射屏的结构为:包括反射屏底板,与反射屏底板垂直安装通气管,所述反射屏底板与通气管上安装反射屏锥幅,所述反射屏底板、通气管以及反射屏锥幅构成三角形结构;两组三角形结构对称安装;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第二防爆门;所述外壳的外壁面上间隔安装有槽钢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在细粉分离器基础上加装了二次分离装置及反射屏,利用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使不同颗粒的煤粉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煤粉分离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流导流器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反射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防爆门;2、排气管接头;3、进口管接头;4、第二防爆门;5、外壳;6、排气管;7、槽钢圈;8、百叶窗;9、旋流导流器;10、支撑管;11、锥体;12、反射屏;13、集粉斗肋板;14、集粉斗;15、集流器;16、叶片;17、飞机头;18、反射屏锥幅;19、通气管;20、反射屏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包括外壳5,外壳5内安装有排气管6,外壳5底部连接有锥体11,锥体11底部设置有反射屏12,锥体11连接集粉斗14 ;外壳5与排气管6之间沿切线连接进口管接头3 ;排气管6的顶部安装第一防爆门I,其侧部设置排气管接头2,排气管6的底部百叶窗8,百叶窗8下部连接旋流导流器9。如图2和图3所示,旋流导流器9的结构为:包括集流器15,集流器15中部安装飞机头17,飞机头17上安装有叶片16。旋流导流器9外部通过支撑管10支撑安装。集粉斗14通过集粉斗肋板13支撑安装于锥体11底部。如图4所示,反射屏12的结构为:包括反射屏底板20,与反射屏底板20垂直安装通气管19,反射屏底板20与通气管19上安装反射屏锥幅18,反射屏底板20、通气管19以及反射屏锥幅18构成三角形结构;两组三角形结构对称安装。外壳5的顶部安装第二防爆门4,安全可靠性好。外壳5的外壁面上间隔安装有槽钢圈7。起到固定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含尘气流由分离器以切向通过进口管接头3引入分离器内作旋转运动,固体粒子靠离心力甩向外壳5的筒壁,其沿着筒壁自上而下旋转运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把煤粉分离下来,落入集粉斗14内;与此同时,这股自上而下旋转的气流混合流向锥体11内壁流动,由于反射屏12的作用,由从锥体11底点逆向流动并以螺旋线旋转上升,进入旋流导流器9,通过叶片16的回转作用,使其进入排气管6内的部分煤粉再次分离出来;净化后的气流由顶部排气口排出。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大型燃煤锅炉中贮式制粉系统和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净化装置中,其可以抑制旋转气流卷吸集粉斗中已被捕集的合格煤粉。二次分离装置(百叶窗8与旋流导流器9)通过配合反射屏12将煤粉再次分离出来,提高了分离效率。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内安装有排气管(6),所述外壳(5)底部连接有锥体(11),所述锥体(11)底部设置有反射屏(12),所述锥体(11)连接集粉斗(14);所述外壳(5)与排气管(6)之间沿切线连接进口管接头(3);所述排气管(6)的顶部安装第一防爆门(1),其侧部设置排气管接头(2),所述排气管(6)的底部百叶窗(8),所述百叶窗(8)下部连接旋流导流器(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导流器(9)的结构为:包括集流器(15),所述集流器(15)中部安装飞机头(17),所述飞机头(17)上安装有叶片(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导流器(9)外部通过支撑管(10)支撑安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粉斗(14)通过集粉斗肋板(13)支撑安装于锥体(11)底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屏(12)的结构为:包括反射屏底板(20),与反射屏底板(20)垂直安装通气管(19),所述反射屏底板(20)与通气管(19)上安装反射屏锥幅(18),所述反射屏底板(20)、通气管(19)以及反射屏锥幅(18)构成三角形结构;两组三角形结构对称安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顶部安装第二防爆门(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外壁面上间隔安装有槽钢圈(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底部设置有反射屏,所述锥体连接集粉斗;所述外壳与排气管之间沿切线连接进口管接头;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安装第一防爆门,其侧部设置排气管接头,所述排气管的底部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下部连接旋流导流器。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在细粉分离器基础上加装了二次分离装置及反射屏,利用重力分离和离心分离,使不同颗粒的煤粉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煤粉分离效果好。文档编号B04C5/185GK203044189SQ201320031899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杨鹤林 申请人:无锡联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二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内安装有排气管(6),所述外壳(5)底部连接有锥体(11),所述锥体(11)底部设置有反射屏(12),所述锥体(11)连接集粉斗(14);所述外壳(5)与排气管(6)之间沿切线连接进口管接头(3);所述排气管(6)的顶部安装第一防爆门(1),其侧部设置排气管接头(2),所述排气管(6)的底部百叶窗(8),所述百叶窗(8)下部连接旋流导流器(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鹤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联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