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的上坡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496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油门深度;在所述油门深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档位信号、车轮输出转速信号和制动踏板信号;在所述车辆处于前进档或空档、所述车轮输出转速为负且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所述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控制所述车辆的电子驻车系统将所述车辆的驻车棘轮卡死以使所述车辆处于驻车状态。该上坡控制方法能够避免车辆的刹车片的过度磨损,减缓驾驶员的操纵压力,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还有效地降低燃油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和一种具有该上坡控制装置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以及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和具有该上坡控制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大多不具有自动驻车系统或上坡辅助系统,在上坡行驶中暂时停车或在上坡路上起步时容易出现汽车后溜。其中,自动档的汽车为了不使汽车后溜,多采用前进档与手刹或脚刹相配合的方式防止汽车后溜,而手动档的汽车为防止后溜,有时还需要刹车、离合和油门三个一起控制的现象,这给操作带来了不少难度。虽然,当前有些汽车集成了上坡辅助系统,但都是以控制车轮的刹车片为主要手段的,即通过电子控制系统识别是否需要刹车片制动,从而控制汽车不后溜。因此,目前未采用自动驻车系统或上坡辅助系统的汽车,操作困难,在上坡起步时很容易出现汽车后溜的现象,导致事故的发生。而采用控制刹车片的上坡辅助系统,使得山路行驶时本就在下坡时频繁使用的刹车片又在上坡时频繁工作,直接导致了刹车片成倍的磨损,甚至在山路行驶时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后果。并且,采用控制刹车片的上坡辅助系统的汽车全部应用于高端轿车,所需相关辅助电子刹车系统造价高、结构复杂、售后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刹车片的过度磨损,减缓驾驶员的操纵压力,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还有效地降低燃油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无需额外增加其他机构,没有实际成本增加,具有价格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油门深度;在所述油门深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档位信号、车轮输出转速信号和制动踏板信号;在所述车辆处于前进档或空档、所述车轮输出转速为负且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所述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控制所述车辆的电子驻车系统将所述车辆的驻车棘轮卡死以使所述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刹车片的过度磨损,减缓驾驶员的操纵压力,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还有效地降低燃油使用。并且,该控制方法步骤简单可靠。其中,所述的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油门深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前进档时,计算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正向牵引力,并在所述正向牵引力大于所述车辆自重产生的反向力且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驻车系统停止工作;或者在所述油门深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前进档时,检测到所述车轮输出转速为正且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驻车系统停止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所述车辆的输入转速信号;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输入转速信号和所述档位信号计算所述正向牵引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包括:油门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油门深度;档位检测模块、车轮输出转速检测模块和制动踏板检测模块,所述档位检测模块、车轮输出转速检测模块和制动踏板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油门深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分别检测所述车辆的档位信号、车轮输出转速信号和制动踏板信号;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油门检测模块、档位检测模块、车轮输出转速检测模块和制动踏板检测模块相连,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前进档或空档、所述车轮输出转速为负且所述制动踏板检测模块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控制所述车辆的电子驻车系统将所述车辆的驻车棘轮卡死以使所述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无需增加其他机构,用现有的部件就能实现上坡辅助控制,没有实际成本增加,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同时,能够避免车辆刹车片的过度磨损,减缓驾驶员的操纵压力,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还有效地降低燃油使用。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油门深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前进档时计算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的正向牵引力,以及在判断所述正向牵引力大于所述车辆自重产生的反向力且所述制动踏板检测模块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驻车系统停止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油门深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前进档时,并且在检测到所述车轮输出转速为正且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驻车系统停止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还包括:输入转速检测模块,所述输入转速检测模块与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相连,所述输入转速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输入转速信号,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根据所述输入转速信号和所述档位信号计算所述正向牵引力。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门检测模块可以为节气门开度传感器,所述档位检测模块可以为档位位置传感器,所述车轮输出转速检测模块可以为车轮输出转速传感器,所述制动踏板检测模块可以为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所述输入转速检测模块可以为输入转速传感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的上坡控制装置,能够避免车辆刹车片的过度磨损,减缓驾驶员的操纵压力,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还有效地降低燃油使用,并且成本低,维修方便。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上坡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上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车辆处于上坡状态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油门深度;在所述油门深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检测所述车辆的档位信号、车轮输出转速信号和制动踏板信号;在所述车辆处于前进档或空档、所述车轮输出转速为负且未检测到所述制动踏板信号时,所述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控制所述车辆的电子驻车系统将所述车辆的驻车棘轮卡死以使所述车辆处于驻车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韫韬齐盛杰秦军超杨帆李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