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5,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762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体气氛下,以N-酰基取代的炔丙胺、磺酰基叠氮为原料,一价Cu为催化剂,4A分子筛为除水剂,碱的存在下,在30~80oC油浴温度下,有机溶剂中反应1-18小时,经过稀盐酸洗、水洗、萃取、浓缩、柱层析及重结晶纯化过程得到5,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N-酰基取代的炔丙胺、磺酰基叠氮、一价Cu和碱的摩尔比为1:1:0.1:1~3。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应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所得5,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有潜在的良好的生物活性,并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6- 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氢嘧啶酮衍生物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生物碱,5,6- 二氢嘧啶酮更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在近几年的全球前200药物销售排行榜上,许多种药物都包含有5,6- 二氢喃唳酮的结构,如 Valtrex、Risperdal、Viagra、Invega、Isentress、Zovirax 等。 2,5,6-三取代的嘧啶酮类化合物作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对野生型和相关临床突变的逆转录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参考文献见7; Med.Chem.1997, 40, 1447 -J.Med.Chem.2001, 44, 2544 -J.Med.Chem.2007, 50, 6580 -J.Med.Chem.2011, 54,3091。而噻吩并二氢嘧啶酮被报道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症和抗组胺等多种功能,而且还有阻止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参考文献见7; Comb.Chem.2009, 11, 508。传统合成二氢嘧啶酮骨架的方法有β-氨基酰胺和醛缩合反应,参考文献见7; Comb.Chem.2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5,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以N?酰基取代的炔丙胺、磺酰基叠氮为原料,一价Cu为催化剂,4A分子筛为除水剂,碱的存在下,在30~80?oC油浴温度下,有机溶剂中反应1?18小时,经过稀盐酸洗、水洗、萃取、浓缩、柱层析及重结晶纯化过程得到5,6?二氢嘧啶酮衍生物;N?酰基取代的炔丙胺、磺酰基叠氮、一价Cu和碱的摩尔比为1:1:0.1: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广王锦金王晶吕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