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再容专利>正文

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18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其特点是中空管状壳体内径圆上设凹环和凹槽,套设在壳体中的旋转活塞的主体包括有轴承、导气环和叶片,主体中枢接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前端设螺纹部和带夹槽的夹持部,夹持部中插置磨棒,一固定元件用以在螺纹部上固定磨棒,前盖螺固于壳体,其上设贯穿孔、缺口和凹点,壳体上设进气体和导气元件,动作时大部分气流由进气体导入壳体驱使旋转活塞旋转而带动磨棒工作,少量气体自前盖凹点向前方排出清除刻模粉屑,磨棒可固定于较深位置。(*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削用的工具,特别是一种带有磨棒的磨削用工具。在刻模作业中,手工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以刻模机的研磨操作较有效,它能使制品修饰得更平整,避免锐角的出现而引起刮伤,但是,这类刻模机操作时,常会遇到夹置在刻模机上的磨棒异常晃动,这是由于磨棒外露部分过长所致,甚至稍有不慎,磨棒很可能因此而断裂,必须再更换一支新的磨棒。同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磨削会不断地产生粉屑,造成操作者视觉上障碍而无法连续动作,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做清除动作,使工作效率下降。机件持续运行温度不断升高,易造成机件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它能使机件连续可靠地运行和清除刻模时产生的粉屑,且可避免磨棒旋转时产生的不正常晃动。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设一呈中空管状壳体,在壳体内径圆上具有一凹环,和一条以上的凹槽;一套设在壳体中的旋转活塞,旋转活塞的外缘抵接在壳体内缘,其一端形成一主体,主体上套设有复数个轴承、一具有斜切口的导气环、和一同时嵌置在导气环与主体上的叶片,旋转活塞的另一端形成一夹持部,夹持部开设有一轴向贯穿至轴承中的槽孔,并在前端具有一螺纹部,其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夹槽;一插置在夹持部中的磨棒;一螺固在螺纹部上用以固定磨棒的固定元件;一螺固在壳体的前盖,前盖具有一贯穿孔、一个以上的缺口和一个以上在内径圆的凹点;一螺固在壳体后端的进气体;一套接在进气体的导气元件。本技术藉驱使旋转活塞旋转的一部分气体从壳体至前盖排出,可不断地冷却壳体中机件,使这些机件不致因过高温升而损坏,同时将刻模时产生的粉屑清除掉,改善操作条件和免去专做的清除动作,提高刻模工作效率,同时藉设在旋转元件的槽孔较深,使磨棒可固定在较深厚位置,磨棒外露部分较短,在操作时,可避免旋转时所造成的不正常晃动,保证刻模质量,也可避免磨棒由于外露过长易产生断折故障。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的轴测分解图。图2是图1结构装配局部剖视轴测图。图3是图2纵剖视图。图4是图1结构的气流行径示意图。图5是图1结构操作示意图。参照图1、2,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包括有一壳体1、一套设于壳体1中的旋转活塞2、一固定元件3、一螺固在壳体1前端的前盖4、一螺接在壳体1后缘的进气体6、一套接在进气体6上的导气元件7和一磨棒5。壳体1呈中空管状,在内径圆上具有一凹环11和一条以上在内径圆呈均布的凹槽12;一套设在壳体1中的旋转活塞2,旋转活塞2外缘抵接在壳体内缘,其一端形成一主体21,主体21上套设有复数个轴承21、一具斜切口2121的导乞环212,和一同时嵌置在导气环212与主体21上的叶片213,旋转活塞2的另一端形成一夹持部22,夹持部22开设有一轴向贯穿至轴承211中的槽孔221,并在前端具有一螺纹部222,其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夹槽223;前盖4呈一前窄后宽的中空盖状,前盖4具有一轴向和贯穿孔41、一个以上的缺口42和一个以上位于内径圆上的凹点43;进气体6在轴向中心具有一贯穿的进气孔61,并在进气孔61周围设有复数个成环形排列的排气孔62;导气元件7在轴向具有一穿孔71,并在后端具有一连接部72;连接部72可配合在进气孔61上,使导气元件7承接在进气体6前端;参照图3,磨棒5可套装在槽孔221中,固定元件3螺固在螺纹部222上,藉以迫使夹持部22夹紧固定磨棒5,使磨棒5在作动时不致空转;参照图4,气动刻模机在进气体6后端将气流经进气孔61导入壳体1中,气流通过导气元件7的穿孔71进入旋转活塞2中,当气压到达一定值,大部分气流会推动叶片213驱使施转活塞2和导气环212旋转,由于气体不断地导入,使其持续动作,大部分气流向后流动,自进气体6的排气孔62排出于刻模机之外,但其中一小部分气体会从导气环212上的切面2121,再经壳体1的凹环11并顺着凹槽12进入前盖4,再从前盖4的凹点43向前方排出,而达到清除粉屑的目的。气动刻模机长时间持续运转,其内部工作温度会持续升高,易损坏机件,现前排风的结构,利用气冷的方式,持续地吸收热量,然后排出机外,使内部机件维持在正常工作条件中。参照图5,在应用时,磨棒5藉旋转元件22带动,不停地旋转,达到刻磨效果,在刻模过程中产生的粉屑,会不断地被自贯穿孔41中排出的气体清除掉。由于开设在夹持部22的槽孔221较深,使磨棒5可固定在较深的位置,其外露部分较短,在工作时,可避免旋转时所造成的不正常晃动。权利要求1.一种笔型气动刻模机新结构,包括壳体、作动体和磨棒,其特征在于a.一呈中空管状的壳体(1),在壳体(1)内径圆上具有一凹环(11)和一条以上的凹槽(12);b.一套设在壳体(1)中的旋转活塞(2),旋转活塞(2)的外缘抵接在壳体内缘,其一端形成一主体(21),主体(21)上套设有复数个轴承(211)、一具有斜切口(2121)的导气环(212),和一同时嵌置在导气环(212)与主体(21)上的叶片(213),旋转活塞(2)的另一端形成一夹持部(22),夹持部(22)开设有一轴向贯穿至轴承(211)中的槽孔(221),并在前端具有一螺纹部(222),其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夹槽(223);c.一插置在夹持部(223)中的磨棒(5);d.一螺固在螺纹部(222)上用以固定磨棒(5)的固定元件(3);e.一螺固在壳体(1)的前盖(4),前盖(4)具有贯穿孔(41)、一个以上的缺口(42)和一个以上在内径圆的凹点(43);f.一螺固在壳体(1)后端的进气体(6);g.一套接于进气体(6)前端的导气元件(7)。专利摘要一种具前排气的笔型气动刻模机,其特点是中空管状壳体内径圆上设凹环和凹槽,套设在壳体中的旋转活塞的主体包括有轴承、导气环和叶片,主体中枢接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前端设螺纹部和带夹槽的夹持部,夹持部中插置磨棒,一固定元件用以在螺纹部上固定磨棒,前盖螺固于壳体,其上设贯穿孔、缺口和凹点,壳体上设进气体和导气元件,动作时大部分气流由进气体导入壳体驱使旋转活塞旋转而带动磨棒工作,少量气体自前盖凹点向前方排出清除刻模粉屑,磨棒可固定于较深位置。文档编号B24B23/00GK2284119SQ9723422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方再容 申请人:方再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型气动刻模机新结构,包括壳体、作动体和磨棒,其特征在于:a.一呈中空管状的壳体(1),在壳体(1)内径圆上具有一凹环(11)和一条以上的凹槽(12);b.一套设在壳体(1)中的旋转活塞(2),旋转活塞(2)的外缘抵接在壳体内缘 ,其一端形成一主体(21),主体(21)上套设有复数个轴承(211)、一具有斜切口(2121)的导气环(212),和一同时嵌置在导气环(212)与主体(21)上的叶片(213),旋转活塞(2)的另一端形成一夹持部(22),夹持部(22)开设有一轴向贯穿至轴承(211)中的槽孔(221),并在前端具有一螺纹部(222),其上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夹槽(223);c.一插置在夹持部(223)中的磨棒(5);d.一螺固在螺纹部(222)上用以固定磨棒(5)的固定元件(3);e .一螺固在壳体(1)的前盖(4),前盖(4)具有贯穿孔(41)、一个以上的缺口(42)和一个以上在内径圆的凹点(43);f.一螺固在壳体(1)后端的进气体(6);g.一套接于进气体(6)前端的导气元件(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再容
申请(专利权)人:方再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