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及其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448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包括外模(1)、内模(2)、浇道(4)、型腔(7)和冒口(8),外模(1)由两半模体组成,圆柱形的内模(2)位于外模(1)中间;两条浇道(4)位于型腔(7)的两侧,每条浇道(4)和缓冲道(5)连接,缓冲道(5)通过连通道(6)和型腔(7)连接,型腔(7)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冒口(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布了一种使用此模具浇铸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铝液在型腔中填充很充分,并且型腔各个部分的铝液压力得以平衡,冷却后不会产生裂纹,成品率很高,浇铸过程连续快速,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浇铸模具及其使用这种模具的浇铸方法。
技术介绍
硬模铸造就是将熔炼好的铝合金浇入金属型模具中获得铸件的方法,一件金属模具设计制造出来后可以用很长时间。薄壁壳体部件的铸造是铝合金浇铸中的一个难题,有一种圆筒形的壳体部件,直径30cm,高30cm,壁厚0.5cm。使用现有的模具浇铸,铝液从浇道进入后进入型腔的底部,然后逐渐向上填充,浇铸的废品率很高,一种主要缺陷是壳体底部有小洞,是由于铝液在型腔中填充不充分造成的;另一种主要缺陷是表面裂纹,是由于型腔内各个部分相对封闭,铝液在型腔内各部分冷却后压力不一致造成的。因此需要对模具的填充路线作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及其使用这种模具的浇铸方法,以解决现在铸造该种圆筒形壳体部件部件时成品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模具方案: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包括外模、内模、浇道、型腔和冒口,外模由两半模体组成,圆柱形的内模位于外模中间;两条浇道位于型腔的两侧,每条浇道和缓冲道连接,缓冲道通过连通道和型腔连接,型腔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冒口 ;一个缓冲道的底端和型腔连接另一个缓冲道的顶端和冒口连接。浇道呈S形。外模两半模体的配合面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浇铸方法: 步骤1:浇铸前准备,熔炼铝合金,加热模具; 步骤2:将内模固定到浇铸台上,在模具上涂上涂料,通过夹具将一半外模模体固定到浇铸台上,再把另一半外模模体移动过来合模; 步骤3:将铝液从两个浇道口同时注入,注入完毕后等其冷却10分钟。步骤4:驱动夹具脱模,将铸件取出; 步骤5: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至该炉铝合金全部浇铸完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成平率很高。铝液除了从型腔底部开始向上填充外,还可以通过联通道从侧面填充,因而填充会很充分,并且型腔和多个连通道连接,使得原本相对比较封闭空间有了流动的通道,各个部分的铝液压力得以平衡,冷却后不会产生裂纹。2、S型的浇道可以减缓铝液注入的速度,使得浇铸过程更加平稳。3、设置有定位销,方便两半外模合模。4、浇铸过程连续快速,一锅铝合金可连续铸造至完毕,效率比较高。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外模I由两半模体组成,其配合面上设置有定位销4,圆柱形的内模2位于外模I中间;两条S形的浇道4位于型腔7的两侧,每条浇道4和缓冲道5连接,缓冲道5通过连通道6和型腔7连接,型腔7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冒口 4 ;一个缓冲道5的底端和型腔7连接另一个缓冲道5的顶端和冒口 8连接。浇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浇铸前准备,熔炼铝合金,加热模具; 步骤2:将内模固定到浇铸台上,在模具上涂上涂料,通过夹具将一半外模模体固定到浇铸台上,再把另一半外模模体移动过来合模; 步骤3:将铝液从两个浇道口同时注入,注入完毕后等其冷却10分钟。步骤4:驱动夹具脱模,将铸件取出。步骤5: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至该炉铝合金全部浇铸完毕。铝液从浇道4进入后进入缓冲道5,首先从左边的缓冲道5进入型腔底部,然后从型腔7底部开始向上填充,随着缓冲道5中液面的上升,铝液从两侧的连通道6溢出至型腔,填充完全后多余的铝液进入冒口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包括外模(1)、内模(2)、浇道(4)、型腔(7)和冒口(8),其特征在于:外模(1)由两半模体组成,圆柱形的内模(2)位于外模(1)中间;两条浇道(4)位于型腔(7)的两侧,每条浇道(4)和缓冲道(5)连接,缓冲道(5)通过连通道(6)和型腔(7)连接,型腔(7)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冒口(4);一个缓冲道(5)的底端和型腔(7)连接另一个缓冲道(5)的顶端和冒口(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包括外模(I)、内模(2 )、浇道(4 )、型腔(7 )和冒口(8),其特征在于:外模(I)由两半模体组成,圆柱形的内模(2)位于外模(I)中间;两条浇道(4)位于型腔(7)的两侧,每条浇道(4)和缓冲道(5)连接,缓冲道(5)通过连通道(6)和型腔(7)连接,型腔(7)的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冒口(4);一个缓冲道(5)的底端和型腔(7)连接另一个缓冲道(5)的顶端和冒口(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壳体部件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浇道(4)呈S形。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三泉车云张中可李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