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656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包括设有主流道进口、主流道出口和装配口的阀体、与装配口密封连接的阀盖,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阀盖内侧连接的弹簧、设有旁通流道的逆止阀瓣、由行程段和旁通段构成的阀芯,以及设有旁通流道出口的旁通法兰;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逆止阀瓣连接,所述逆止阀瓣还设有减压开孔,所述阀芯的行程段位于旁通流道内,所述阀芯的旁通段设有旁通水道和至少一个节流开孔,所述阀体还设有旁通装配口,所述旁通法兰与旁通装配口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开孔、节流开孔、旁通水道和旁通流道出口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无须附加电源及控制信号,也不需要执行机构可自动运行,安装方便,可在线维护,维护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体输送系统中自动再循环泵保护系统中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
技术介绍
再循环泵保护阀,也称空排止回阀、最小流量阀,是适用于给水泵再循环系统的特殊阀门,通常安装在给水泵出口,广泛应用于电厂、钢厂和化工厂等工业领域。特别是在火力发电厂、钢厂、化工厂等工业领域,使用锅炉给水泵使用较多,作为重要辅机,直接关系着工厂安全经济运行。给水泵除具有合理的结构、严格的制造工艺和优良的材质外,其抗气蚀性能亦是给水泵的主要性能之一,因为它不但决定着给水泵的工作范围,而且还影响着泵的使用寿命。为防止给水泵过热或汽蚀,给水泵的流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不小于某一个规定的安全流量,也就是最小流量。为了实现系统的最小流量回水以维持泵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小流量,并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气蚀、水锤、振动等对泵的破坏,提高泵的使用效率,减少泵的故障,需在给水泵出口安装再循系统。现有的再循环系统由于需要具备如下功能:流量测量、逆止阀、减压泄荷与流量调节,因此整个再循环系统包括流量计、控制回路、最小流量调节阀、电动(或气动)执行机构、止回阀等机构,使用过程中需人工调节,需要附加电源及控制信号等执行机构,并需要外加电源,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安装和维护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集流量测量、逆止阀、减压泄荷与流量调节为一体、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包括设有主流道进口、主流道出口和装配口的阀体、与装配口密封连接的阀盖,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阀盖内侧连接的弹簧、设有旁通流道的逆止阀瓣、由行程段和旁通段构成的阀芯,以及设有旁通流道出口的旁通法兰;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逆止阀瓣连接,所述逆止阀瓣还设有减压开孔,所述阀芯的行程段位于旁通流道内,所述阀芯的旁通段设有旁通水道和至少一个节流开孔,所述阀体还设有旁通装配口,所述旁通法兰与旁通装配口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开孔、节流开孔、旁通水道和旁通流道出口依次连通。上述行程段的外径小于旁通流道的内径,且行程段的外侧设有与旁通流道内壁相配合的环形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上设有水流孔。上述阀盖内侧设有弹簧套,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套内。本技术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以巧妙的设计,采用简单的结构将现有技术中多个部件所具备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机械结构的循环阀内,依靠流量控制阀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实现了旁路流量可自动调节控制,阀门整体运行具有高经济性,尤其在制造、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具有显著的总体成本费用优势。本技术实现泵的保护仅仅只需一个循环阀,不需其他额外组件,因此不受系统故障影响,几乎免维护。其主要优点如下:1、将最小流量控制、旁路减压、主流量止回三重功能集于一体,构思巧妙、结构简单,集约简化最小流量控制系统,节省了一套电动或气动的调节阀、一套流量测控系统和一只单独设置的止回阀,降低了设备的投资成本。2、主流道采用为弹簧加载的升降式止回阀,旁路及主流道的开启与关闭只与泵出口流量有关,主流道和旁通流道出口的开启关闭由流量自动控制完成,并且整个减压过程在阀芯内完成,对阀体没有冲刷,阀门流动平稳,顺畅;3、止回阀内置于阀体内,无能源损失;阀芯上节流开孔经过严格计算、实验,可完全避免过热闪蒸现象的发生;4、结构紧凑,无须附加电源及控制信号,也不需要执行机构可自动运行,安装方便,可在线维护,维护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逆止阀瓣(8)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阀芯(9)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在泵循环系统里面的示意图;图中:1 一阀体(1.1一主流道进口 ;1.2—主流道出口 ;1.3—装配口)、2—阀盖(2.1—弹簧套)、3—螺母、4一螺柱、5—垫圈、6—弹簧、7—第一 O型密封圈、8—逆止阀瓣(8.1一芳通流道;8.2一减压开孔)、9一阀芯(9.1一行程段;9.2一芳通段;9.2.1一芳通水道;9.2.2 一节流开孔;9.3 一导向凸台;9.3.1 一水流孔)、10—芳通法兰(10.1 一芳通流道出口)、11一第二 O形密封圈、12—泵、13—储液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包括设有主流道进口 1.1、主流道出口1.2和装配口 1.3的阀体1、与装配口 1.3密封连接的阀盖2,还包括一端与阀盖2内侧连接的弹簧6、设有旁通流道8.1的逆止阀瓣8、由行程段9.1和旁通段9.2构成的阀芯9,以及设有旁通流道出口 10.1的旁通法兰10 ;弹簧6的另一端与逆止阀瓣8连接,逆止阀瓣8还设有减压开孔8.2,阀芯9的行程段9.1位于旁通流道8.1内,阀芯9的旁通段9.2设有旁通水道9.2.1和多个节流开孔9.2.2,阀芯9上设有两个或以上节流开孔9.2.2,节流开孔9.2.2均匀设置在阀芯9同一圆周壁上;阀体I还设有旁通装配口 1.4,旁通法兰10与旁通装配口 1.3密封连接,减压开孔8.2、节流开孔9.2.2、旁通水道9.2.1和旁通流道出口10.1依次连通。行程段9.1的外径小于旁通流道8的内径,且行程段9.1的外侧设有与旁通流道8内壁相配合的环形导向凸台9.3,导向凸台9.3上设有水流孔9.3.1。阀盖2内侧设有弹簧套2.1,弹簧6位于弹簧套2.1内。阀盖2外侧与阀体I之间设有第一 O型密封圈7,旁通法兰10外侧与阀体I之间设有第二 O型密封圈11,阀盖2与阀体I之间通过螺母3、螺柱4和垫圈5连接。本实施例中主要结构参数设置为整体保护阀的公称尺寸DN15— 400,旁路尺寸:1/2 DN或按系统要求计算而定,公称压力:PN1.0—42.0MPa,推荐流速:4一8米/秒,适用温度..含80°C,适用介质:工业水、油、甲醇等液氨、富甲醇等化学介质,保护阀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应用在液体输送系统中,作为再循环泵保护系统,如图4所示,液体介质经过阀体I上的主流道进口 1.1进入阀体I内,通过阀芯9感应流量大小,当泵12出口流量小于所设定值时,液体介质通过阀芯9上的小型的节流开孔9.2.2即减压调节通道做旁路循环。当泵12出口流量大于所设定流量时,储液罐13中的液体介质进入主流道出口1.2并逐渐关闭旁路,进行正常流动。其旁通及主流道的开启与关闭只与泵12出口流量有关。当阀门的主流道出口 1.2有流体倒流时,逆止阀瓣8克服弹簧6的作用力和自重打开逆止阀,阀芯9逆向动作变成逆止阀的工作过程。其工作过程如下:1、给水泵启动时,主管道逆止阀瓣8在弹簧6的作用力及逆止阀瓣8自重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旁通系统处于全开位置,保证泵的足够回流。2、当给水泵出口流量大于所设定流量时,主流道进口 1.1流体压力克服弹簧力和逆止阀瓣8自重而逐渐打开止回阀,同时,阀芯9脱开逆止阀瓣8,旁通流道出口 10.1再循环流量逐渐减少。3、当给水泵正常工作时,主流道进口 1.1流体压力将止回阀完全打开(逆止阀瓣8向靠近阀盖2处移动),旁通流道出口 10.1完全关闭。4、当工况改变或异常时,随着主流道进口 1.1流量的变化,逆止阀瓣8处于不同的位置,通过阀芯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包括设有主流道进口(1.1)、主流道出口(1.2)和装配口(1.3)的阀体(1)、与装配口(1.3)密封连接的阀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阀盖(2)内侧连接的弹簧(6)、设有旁通流道(8.1)的逆止阀瓣(8)、由行程段(9.1)和旁通段(9.2)构成的阀芯(9),以及设有旁通流道出口(10.1)的旁通法兰(10);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逆止阀瓣(8)连接,所述逆止阀瓣(8)还设有减压开孔(8.2),所述阀芯(9)的行程段(9.1)位于旁通流道(8.1)内,所述阀芯(9)的旁通段(9.2)设有旁通水道(9.2.1)和至少一个节流开孔(9.2.2),所述阀体(1)还设有旁通装配口(1.4),所述旁通法兰(10)与旁通装配口(1.4)密封连接,所述减压开孔(8.2)、节流开孔(9.2.2)、旁通水道(9.2.1)和旁通流道出口(10.1)依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力式自动再循环泵保护阀,包括设有主流道进口(1.1)、主流道出口(1.2)和装配口(1.3)的阀体(I)、与装配口(1.3)密封连接的阀盖(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端与所述阀盖(2)内侧连接的弹簧(6)、设有旁通流道(8.1)的逆止阀瓣(8)、由行程段(9.1)和旁通段(9.2)构成的阀芯(9),以及设有旁通流道出口(10.1)的旁通法兰(10); 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逆止阀瓣(8)连接,所述逆止阀瓣(8)还设有减压开孔(8.2),所述阀芯(9)的行程段(9.1)位于旁通流道(8.1)内,所述阀芯(9)的旁通段(9.2)设有旁通水道(9.2.1)和至少一个节流开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武涛李本林罗凯靖金桃张素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高中压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