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位夹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金属板材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包括基架、由基架支撑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相连接的夹紧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杆、与伸缩杆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由第二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板;所述夹紧头组件位于伸缩板的前方,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上夹紧头和下夹紧头,支撑上、下夹紧头的墙板,设置在上、下夹紧头与伸缩板之间的深沟球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数控平板移位夹具的结构,使装置形成紧凑的直线型,提高了夹具装置的灵活性、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位夹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金属板材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平板移位夹具用于金属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夹持金属板材,控制板材位移。传统的数控平板夹具不能将平板向操作的方向推进,因此,在完成平板一侧的划线、冲点、钻孔等一系列工作后需要人工将平板转换方向后再夹回数控平板夹具的夹紧头上,进行另一侧的工作,导致操作人员工作量增大,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数控平板移位夹具的自动化程度,本单位研发了 一种能够自动将平板向操作台推进或退后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专利号2011204770623 ;该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增加了推动夹头组件向操作台推进或后退的装置,解决了平板转换方向的问题。上述数控平板移位夹具的夹头装置采用气缸驱动从而引起夹紧头的开合动作,气缸的朝向为竖直且设置在夹紧头的下方,当夹紧头伸缩时需要考虑气缸所需的空间,则机体的结构不够紧凑,另一方面,气缸提供的推力相对较大,对气缸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优化数控平板移位夹具的结构,以及提高夹持的牢固性,专利技术了一种直线型的驱动方向统一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包括基架、由基架支撑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相连接的夹紧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杆、与伸缩杆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由第二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板;所述夹紧头组件位于伸缩板的前方,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上夹紧头和下夹紧头,支撑上、下夹紧头的墙板,设置在上、下夹紧头与伸缩板之间的深沟球轴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水平朝向的气缸A,气缸A的伸缩杆的前端固定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杆的两侧设置有与伸缩杆并排的导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直线轴承、轴承座与导杆活动连接。增加导杆,用于辅助伸缩杆,能够更加稳定的推动夹紧头组件,提高机体运行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另一水平朝向的气缸B,气缸B的伸缩杆上固定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为前端设置有内凹圆弧面的板凸轮。板凸轮的圆弧面与深沟轴承相配合,板凸轮推动深沟轴承旋转,从而带动上夹紧头上翘,当板凸轮后退,则上夹紧头下压。作为优选,所述上夹紧头向后方延伸至板凸轮,并且上夹紧头的后端设置有圆柱销A,圆柱销A上连接深沟球轴承I,所述上夹紧头的中部通过圆柱销B与竖直朝向的墙板铰接。作为优选,所述深沟球轴承I的下方设置有另一深沟球轴承II,深沟球轴承II通过圆柱销C、轴承支座与竖直朝向的墙板连接。深沟球轴承1、深沟球轴承II将板凸轮夹持在中间,确保板凸轮与深沟球轴承之间产生足够的作用力,能够引起深沟球轴承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板凸轮的前端能够延伸至深沟球轴承I与深沟球轴承II之间,板凸轮前端的内凹圆弧面与深沟球轴承I的外轮廓相对应,保证板凸轮能够顺利插入两个深沟球轴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上夹紧头与下夹紧头之间连接竖向的压缩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在夹持平板的过程中发挥缓冲作用,避免突然的作用力对平板和机体造成损害。作为优选,所述上夹紧头的前端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齿状的凸块,夹持平板时,平板的下表面接触下夹紧头,所述的凸块则压制在平板的上表面。作为优选,所述下夹紧头与竖直朝向的墙板固定连接,下夹紧头上方还设置有定位块11,该定位块1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并且通过圆柱销D与墙板连接。定位块用于确定夹紧头夹在什么位置夹住平板,确保产品的规格统一,精确;通过定位孔与圆柱销D的配合,可以调节定位块的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中,用于驱动夹紧头平移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头夹持动作的第二驱动机构均采用水平的直线往复运动结构,从而使夹具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稳定性更高。本技术的夹紧头组件,利用横向往复运动的板凸轮,配合深沟球轴承,使夹紧头产生上下咬合的动作;在夹持平板时,水平的气缸相对于竖直的气缸所受到的反作用力相对较小,夹持平板更加牢固,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标号为:1、上夹紧头;2、下夹紧头;3、墙板;4、圆柱销A ;5、深沟球轴承I ;6、圆柱销B ;7、深沟球轴承II ;8、圆柱销C ;9、压缩弹簧;10、凸块;11、定位块;12、圆柱销D ;13、联结板;14、轴承支座;20、气缸A ;21、伸缩杆;22、导杆;23、直线轴承;24、轴承座;25、气缸B ;26、板凸轮;27、平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包括基架,有一横向的水平的气缸A20固定于基架,气缸A20的伸缩杆21端部固定一块联结板13,联结板13的两侧固定有竖直的墙板3,两墙板3之间固定有另一水平朝向的气缸B25,气缸B25的伸缩杆21上固定有水平朝向的板凸轮26,板凸轮26的前端设置成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基架上还固定有两根与伸缩杆21并排的导杆22,两导杆22位于伸缩杆21的两侧,每一导杆21上环套两个直线轴承23,直线轴承23上固定轴承座24,轴承座24固定于墙板3。所述墙板3的前端设置夹紧头组件,其中,上夹紧头I从墙板3的前端延伸至板凸轮26,上夹紧头I的中间穿着一根圆柱销B6,上夹紧头I通过该圆柱销B6与墙板3铰接,上夹紧头I的靠近板凸轮26的后端活动连接另一根圆柱销A4,圆柱销A4中间固定深沟球轴承I 5,同时,深沟球轴承I 5的下方设置有另一深沟球轴承II 7,该深沟球轴承II 7通过圆柱销CS、轴承支座14与墙板3活动连接;所述的板凸轮26的前端平移至深沟球轴承I 5和深沟球轴承II 7之间,板凸轮26推动两个深沟球轴承转动,深沟球轴承I 5带动上夹紧头I的前端上翘。所述上夹紧头I的前端固定有向下凸出的齿状的凸块10 ;下夹紧头2固定在墙板3的前端,上夹紧块I和下夹紧块2之间固定有竖向的压缩弹簧9,以及定位块11、该定位块11上设置有四个横向贯通的定位孔,按照生产需要,在其中一个定位孔内插入圆柱销D12,定位板11与墙板3或者下夹紧头2固定,则确定了平板27被夹持的位置,当夹具装置工作时,平板27被水平的夹持在凸块10和下夹紧头2之间,平板27的边缘抵住定位块11。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包括基架、由基架支撑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相连接的夹紧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杆(21)、与伸缩杆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由第二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板;所述夹紧头组件位于伸缩板的前方,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上夹紧头(1)和下夹紧头(2),支撑上、下夹紧头的墙板(3),设置在上、下夹紧头与伸缩板之间的深沟球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包括基架、由基架支撑的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相连接的夹紧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杆(21)、与伸缩杆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由第二驱动机构引导产生直线运动的伸缩板;所述夹紧头组件位于伸缩板的前方,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上夹紧头(I)和下夹紧头(2),支撑上、下夹紧头的墙板(3),设置在上、下夹紧头与伸缩板之间的深沟球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水平朝向的气缸A(20),气缸A的伸缩杆的前端固定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杆的两侧设置有与伸缩杆并排的导杆(2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直线轴承(23)、轴承座(24)与导杆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另一水平朝向的气缸B(25),气缸B的伸缩杆上固定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为前端设置有内凹圆弧面的板凸轮(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平板移位夹具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紧头向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来法,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金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