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平行放置,采用三个齿轮外哨合两级减速。用于大功率机电伺服系统中电机输出轴和作动缸输入轴之间的传动,这时,作动器尺寸较大,而上下连接支耳之间距离相对较短,平行式结构与直线式结构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高承载、小间隙、轻型化和小型化的特点。
技术介绍
机电伺服系统有直线式和平行式两种。直线式伺服系统中电机和作动缸在一条直线上,电机与作动缸之间可以有减速器,也可以没有。平行式机电伺服系统中电机和作动缸平行放置。在大功率的场合,为了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作动器尺寸较大,这时,两个连接支耳之间距离显得相对较短,直线式伺服系统无法满足安装空间狭小的要求,因此,采用平行式伺服系统具有很大的意义。平行式结构中,当齿轮反向时,如果啮合间隙过大,不可避免的会有引起振动和冲击,而且,拉压应力和扭转力矩作用在壳体上,尤其是扭转力矩,会对传动带来不利影响。这为平行式减速器的设计带来了难度,本专利旨在设计一种适合于大功率场合的高承载、小间隙、轻型化和小型化的平行式齿轮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1)、壳体座(11)、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深沟球轴承(2);其中,壳体盖(1)为单面结构,壳体座(11)为五面结构,壳体盖(1)和壳体座(11)组成齿轮减速器的壳体,壳体内部设置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及6个深沟球轴承(2);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均为齿轮轴,关于中面结构对称,小齿轮(3)和大齿轮(9)的轴承孔上面分别设有2个键槽(7);在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的齿轮轴2侧各安置1个深沟球轴承(2),共设置6个深沟球轴承(2);小齿轮(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I)、壳体座(11)、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深沟球轴承(2);其中,壳体盖(I)为单面结构,壳体座(11)为五面结构,壳体盖(I)和壳体座(11)组成齿轮减速器的壳体,壳体内部设置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及6个深沟球轴承(2);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均为齿轮轴,关于中面结构对称,小齿轮(3)和大齿轮(9)的轴承孔上面分别设有2个键槽(7);在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的齿轮轴2侧各安置I个深沟球轴承(2),共设置6个深沟球轴承(2);小齿轮(3)、过渡轮¢)、大齿轮(9)的齿轮轴与6个深沟球轴承(2)的内圈间为过盈配合;壳体盖(I)和壳体座(11)与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的齿轮轴相对应部位内壁分别设有小齿轮轴承座凸台(8)、过渡轮轴承座凸台(10)和大尺轮轴承座凸台(12);小齿轮轴承座凸台(8)、过渡轮轴承座凸台(10)、大尺轮轴承座凸台(12)的外侧与壳体内边缘间各设有2个加强筋(13);壳体盖(I)和壳体座(11)上的小齿轮轴承座凸台(8)、过渡轮轴承座凸台(10)、大齿轮轴承座凸台12间分别安装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两侧的轴承,小齿轮(3)、过渡轮(6)、大齿轮(9)之间齿轮啮合;壳体盖(I)和壳体座(11)通过螺钉紧固;壳体座(11)上与大尺轮轴承座凸台(12)对应的外壁开有作动缸侧支口(16)、大齿轮轴侧开孔(14),与小尺轮轴承座凸台(8)对应的外壁开有小齿轮轴侧开孔(15)和电机侧支口(17);电机侧支口(17)外连接固定电机,作动缸侧支口(16)外连接固定作动缸和上支耳支架。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I)和壳体座(11)的壳体材料选择7A04(LC4)-T6,热处理采用固溶处理完全人工实效。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伺服系统平行式结构齿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3)、过渡轮¢)、大齿轮(9)均采用渐开线直齿外啮合、正变位的加工方法,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亭,徐强,黄玉平,王春明,胡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