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件和用于制造电阻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980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说明具有由陶瓷层(2)和内电极(5,6,70)组成的堆叠的电阻器件(1),其中第一种类的内电极(5)与第一外接触部(3)导电地连接并且第二种类的内电极(6)与第二外接触部(4)导电地连接。第一种类的内电极(5)与第二种类的内电极(6)无重叠地布置。第三种类的内电极(70)至少部分地与第一种类的内电极(5)和第二种类的内电极(6)重叠,所述第三种类的内电极既不与第一外接触部(3)也不与第二外接触部(4)导电地连接。对于第三种类的每个内电极(70)设置第一种类的至少三个内电极(5)和第二种类的三个内电极(6)。此外,说明用于制造电阻器件(1)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说明具有由陶瓷层和布置在陶瓷层之间的内电极组成的堆叠的电阻器件。为了电接触内电极,可以在堆叠的外侧固定外接触部。这种电阻器件例如可以被实施为NTC热敏电阻并且例如被用于温度测量。
技术介绍
在出版物EP I 451 833 BI中描述了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任务是说明电阻器件的几何形状,尤其是电阻器件的内电极和外电极布置,该几何形状具有改善的特性。说明具有基体的电阻器件,所述基体包括由陶瓷层和布置在陶瓷层之间的内电极组成的堆叠。电阻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外接触部。外接触部优选地布置在器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例如,外接触部通过将器件浸入能导电的膏剂中来制造并且因此可以具有罩或罩形区域。外接触部于是棱边重叠地位于基体的多个侧面上并且罩是外接触部的棱边重叠的区域。电阻器件具有第一种类的内电极,其与第一外接触部导电地连接。此外,电阻器件具有第二种类的内电极,其与第二外接触部导电地连接。第一种类的内电极以及第二种类的内电极优选地堆叠形地布置。此外,第一种类的内电极与第二种类的内电极无重叠地布置。因此,在第一种类的内电极和第二种类的内电极之间构成空隙,其中从第一外接触部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9 DE 102010044856.71.一种电阻器件(1),具有 -由陶瓷层(2)组成的堆叠, -第一外接触部(3)和第二外接触部(4), -第一种类的内电极(5),其与第一外接触部(3)导电地连接, -第二种类的内电极(6),其与第二外接触部(4)导电地连接, -第三种类的至少一个内电极(70),其既不与第一外接触部(3)又不与第二外接触部(4)导电地连接, -其中第一种类的内电极(5)与第二种类的内电极(6)无重叠地布置, -其中第三种类的内电极(70)与第一种类的内电极(5)和第二种类的内电极(6)至少部分地重叠,和 -其中对于第三种类的每个内电极(70),设置第一种类的至少三个内电极(5)和第二种类的三个内电极(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外接触部(3,4)布置在器件(I)的相对的侧面(91,92)上。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器件,其中第三种类的内电极(70)至所述器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91,92,93,94,95,96)分别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间距(c,d, k)。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器件,其中第一种类的所有内电极(5)至第二种类的分别相对的内电极(6)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间距(e)。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件,其中第一种类的第一内电极(51)和第二内电极(52 )和第二种类的第一内电极(61)和第二内电极(62 )是用于对剩余的内电极屏蔽外接触部(3,4)的区域的屏蔽电极。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器件,其中第一种类的两个内电极(51,53)和第二种类的两个内电极(61,63)分别布置在第三种类的内电极(70)之上,并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林纳
申请(专利权)人:埃普科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