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病毒粒子释放的蛋白,其编码序列及在抑制逆转录病毒从细胞释放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240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抑制逆转录病毒粒子释放的蛋白,其编码序列及在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了该蛋白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及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确定他们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该蛋白基因和EIAV病毒样颗粒的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分析,克隆的该蛋白基因与该基因的预测序列的同源性为99%,相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为94.0%。该蛋白具有限制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以及猴免疫缺陷病毒病毒粒子从细胞释放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EIAV的env蛋白能够拮抗该蛋白对病毒的限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抑制病毒粒子释放的蛋白,其编码序列及在抑制逆转录病毒粒子从细胞释放中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马tetherin蛋白,其编码序列及在抑制EIAV、HIV以及SIV从细胞释放中的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机体内存在一些先天的免疫因子,这些因子可以起到控制病毒蔓延和防止病毒跨种间传播的作用,被称为“宿主限制因子”,参与先天性免疫反应,干扰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人免疫缺陷病毒研究中发现,宿主细胞天然存在若干种屏障,对病毒的侵入、复制和出芽存在限制作用。目前有四大类限制因子:APOBEC (可诱导前病毒DNA产生致命的超级突变)、Trim5a (可特异性与刚进入细胞的病毒核衣壳蛋白结合,从而阻止病毒的脱壳和逆转录)、Tetherin (限制逆转录病毒释放)、SAMHDl (阻碍逆转录病毒cDNA的合成,干扰病毒感染)。这些限制因子可有效地限制逆转录病毒感染,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防御屏障。 1994年人们首次发现BST-2表达在人的浆细胞系、骨髓间质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并推测该蛋白在B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2006年,研究人员证实BST-2是卡波西肉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抑制逆转录病毒粒子释放的蛋白,为马tetherin蛋白,其特征在于具有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逆转录病毒粒子释放的蛋白,为马tetherin蛋白,其特征在于具有SEQID N0.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核苷酸序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0.2所/Jn ο4.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苷酸序列。5.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达载体。6.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在制备抑制逆转录病毒从细胞释放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逆转录病毒包括马传染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钧胡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