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142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中底部车轮可转动安装在底盘下并支撑底盘,副车架支撑在底盘上并相对底盘左右可移动设置,顶盘支撑在副车架上并相对副车架上下可移动设置,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绕其后端可转动设置在顶盘上,发动机托架安设在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上。较佳地,发动机托架包括固定底座、U形卡槽和V形卡槽,固定底座可拆卸安装在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上,U形卡槽和V形卡槽分别设置在固定底座的后端和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设计巧妙,使得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的安装调整准确简便,大大简化安装过程,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调整次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调整装置备
,特别涉及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方法,通常是采用冲压成型磨具或者矩形钢管焊接而成托架,将发动机至于此托架上,利用液压举升机构,或电动叉车等托举发动机支架来完成。此种安装方式无法对发动机的位置和倾斜角度进行准确调节,并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使得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的安装调整准确简便,大大简化安装过程,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调整次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该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设计巧妙,使得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的安装调整准确简便,大大简化安装过程,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调整次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底部车轮、底盘、副车架、顶盘、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和发动机托架,所述底部车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盘下并支撑所述底盘,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车轮、底盘、副车架、顶盘、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和发动机托架,所述底部车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盘下并支撑所述底盘,所述副车架支撑在所述底盘上并相对所述底盘左右可移动设置,所述顶盘支撑在所述副车架上并相对所述副车架上下可移动设置,所述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绕其后端可转动设置在所述顶盘上,所述发动机托架安设在所述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车轮、底盘、副车架、顶盘、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和发动机托架,所述底部车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盘下并支撑所述底盘,所述副车架支撑在所述底盘上并相对所述底盘左右可移动设置,所述顶盘支撑在所述副车架上并相对所述副车架上下可移动设置,所述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绕其后端可转动设置在所述顶盘上,所述发动机托架安设在所述发动机托架底部托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车轮包括两个可转向活动式车轮和两个车轮支架,两个所述可转向活动式车轮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车轮支架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前端的两侧或后端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还包括锁止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安装在所述车轮支架上并与所述可转向活动式车轮配合设置用于在需要锁止所述可转向活动式车轮时锁止所述可转向活动式车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还包括左右调整摇柄、左右调整螺杆和左右滚轮,所述左右滚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副车架下,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左右导槽,所述左右滚轮位于所述左右导槽中,所述左右调整摇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连接所述左右调整螺杆,所述左右调整螺杆螺纹啮合所述副车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的前端和后端均分别设置有所述左右滚轮和所述左右调整螺杆,所述底盘的前端和后端均分别设置有所述左右导槽和所述左右调整摇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副车架和所述顶盘之间并安设在所 述副车架上且连接所述顶盘用于驱动所述顶盘相对所述副车架上下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承载客车后置发动机安装调整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和升降交叉杆,所述升降交叉杆由两个主动杆和两个从动杆组成,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相互交叉并相互可转动设置,所述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可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顶盘可滑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顶盘且另一端可滑动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主动杆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杆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景峰刘楠程明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