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晓义专利>正文

减少升力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41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少升力的汽车,包括汽车壳体,在汽车壳体下部设置有延长流体通过路径的扰流装置,使流体经过的路径至少等于经过汽车上部的路径,使流体产生围绕汽车周围壳体从上向下整体的,均匀的流体压力,使得汽车四轮同时均匀的增加附地力,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适用汽车的生产,也很适用现有汽车的改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同于现有汽车以重量来克服升力的结构,使汽车行驶中产生的从下向上的压力—升力,改变为从上向下的流体分布产生的压力来减少或消除升力,由此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升力的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快速行驶时,由于汽车底部和侧部流体经过路径小于对应的上部壳体表面经过路径而产生升力,给汽车行驶带来不安全因素。现在汽车为减少汽车行驶中的升力,都是以重量来克服升力,认为自重越重,汽车越平稳,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克服升力,由此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另外现在汽车还广泛使用尾翼来增加汽车的后部的下压力,但效果也不理想。申请人:在专利号201010111795. 5,名称为“充气汽车”中提出在汽车底部设凹凸波浪形,以增加流体经过的路径,使之大于汽车上部壳体表面流体经过的路径,来减少升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减少汽车升力的方法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减少升力的汽车,包括汽车壳体,在汽车壳体下部设置有延长流体通过路径的扰流装置,使流体经过的路径至少等于经过汽车上部的路径。其中,所述扰流装置为扰流板、扰流条、扰流块、扰流曲线、螺旋形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其中,所述扰流装置分别设置在汽车壳体左右两侧的下部;或围绕汽车壳体下部四周;或汽车壳体下部向上延伸的中部。其中,所述的扰流装置在汽车壳体下部凹入或凸出或凹凸相间设置。其中,还包括车轮档板,该车轮档板对应设置在车轮上方且设置有所述扰流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档板上设有开口与汽车壳体下部设置的扰流装置相通。其中,所述汽车壳体下部对应设置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和汽车壳体下部之间形成通道,通过外侧板上设多个开口与通道相通。其中,所述通道与所述车轮挡板上的开口相通。其中,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所述扰流装置。其中,所述汽车壳体下部设有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设有扰流装置,所述圆形或椭圆形的扰流装置为螺旋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不同于现有汽车以重量来克服升力的结构,使汽车行驶中产生的从下向上的压力一升力,改变为从上向下的流体分布产生的压力来减少或消除升力,由此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在汽车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沿长流体经过路径的扰流装置,使汽车的下部流体经过的路径大于对应的上部流体经过的路径,使流体经过壳体下部的速度大于对应的上部,由于流体的连续性,汽车上部产生从上向下的整体流体压力,使汽车四轮附地力增加,升力减少,汽车行驶时更加的安全,同时本专利技术不但适用汽车的生产,也很适用现有汽车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 (A)、图2 (B)、图2 (C)是本专利技术图1扰流板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车轮档板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 (A)、图7 (B)、图7 (C)是本专利技术图5扰流条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_壳体、101-中部、102-下部、103-上部、104-外侧板、105-通道、106-开口;2-扰流板、201-车轮档板、202-扰流条、203-脚踏板、204-扰流块、205-扰流曲线、206-通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一5所不本实施例中一种减少升力的汽车,包括壳体I,在汽车壳体左右两侧面的下部102,左右对称的设置有突出壳体表面或内凹于表面的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为多个弧形的扰流板2排列形成,使流体经过下部102的路径不小于对应经过上部103的路径。当汽车快速行驶时,汽车壳体左右两侧下部102均布有弧形的凹入或凸出壳体表面的扰流板2,使流体经过下部102的路径不少于经过对应上部103的路径;路径长,流速快,气压低,汽车上部103慢于下部102流速的气体,在汽车上部103到下部102之间,形成压力差转移区,产生从上向下的压力,由于流体经过汽车四周而同时到达后部的连续性,使经过汽车四周的流体形成整体,流体整体从车上部103向下部102,产生从上向下的压力差转移区,形成上部103低流速高压力向下部102高流速低压力的流体转移压力差,上部103的高压力的流体如一只无形大手,稳稳的压在上部壳体上,从上向下对汽车壳体左右两侧下部102施加流体压力,上下部之间流体相差的路径越大,产生的从上向下的压力越大,汽车附地力越大,行驶越平稳,越安全,升力阻力减少的越多。从而通过汽车下部左右两侧设置扰流板2,使汽车升力阻力减少。进一步通过在汽车壳体的下部102,围绕在汽车四周,设置扰流板2,使汽车壳体下部102围绕汽车一周流体经过的路径。在汽车行驶的长度方向的路径大于对应上部103的路径,由于流体的连续性,汽车上部103向下部102围绕在汽车四周,使流体产生围绕汽车四周从上向下的整体均匀的压力,汽车四周均匀的压力使四轮也均匀增加附地力,行驶的升力阻力更多的减少,同时安全性增加。进一步的,在车轮上方设有车轮档板201,车轮档板201流体经过面设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为多个均布的凹或凸的弧形扰流板2、或扰流块204、或扰流曲线205或扰流条202,使流体经过车轮档板时的路径增加,可更多的减少流体阻力。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前轮车轮档板201的后部对应车轮向外一侧,设有通口206,使车轮转动时产生的流体从通口 206经过扰流板2的流速更快。进一步的,通口 206可设在前轮的车轮档板201的前部,同理,也可设在后轮车轮档板的前部和后部。进一步的,如图2 (B)所示与以上不同是,在汽车壳体的下部102的前后轮之间左右侧对称设外侧板104,外侧板的内表面或下部102设有扰流板2,外侧板上有多个条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等形状的开口 106,开口 106与外侧板104和下部壳体I之间形成的通道105相通。汽车行驶时,前轮档板的通口 206把车轮转动产生的快速流体抛进通道105内,由于外侧板内表面,或下部壳体上,或者其中之一设有多个弧形扰流面,使通道105内路径大于通道外,所以通道内流速很快,快于通道外的流速,又通过多个开口 106把外界空气吸入通道内,使之外侧板104的外部表面流速加快,快于对应上部103的流速,通道内的流体然后从后轮的车档板的通口 206处,把流体排出,经后车轮转动把流体带走。进一步的,上述的外侧板104围绕汽车四周一圈的下部设置,使下部102围绕汽车四周的流速快于对应的上部103的流速,来产生更大压力差以及更多的减少升力。进一步的,如图2 (C)所示与以上不同是,上述的通道105内为平面,外侧板104的内表面为平面,外表面设多个弧形的扰流板2.汽车行驶时,流体从下部102外侧板104上均布的多个开口 106进入通道105内,由于通道内为平面,流速慢于通道外的外侧板的外表面上扰流面,所以通道105内流速慢气压高的流体,必然通过多个开口 106向外表面的扰流面流速快气压低的流体转移压力差,使围绕汽车下部102四周形成一圈压力差转移区,把通道内的流体压力向外部转移,从而使通道内和壳体上的流体阻力减少,同时又在下部102和上部103之间形成更大压力差,来减少更多的升力。进一步的在汽车中部101壳体上也设有扰流面,使流体经过时,中部、下部形成更大面积的流体经过的路径都大于对应上部流体经过的路径,从而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升力的汽车,包括汽车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壳体下部设置有延长流体通过路径的扰流装置,使流体经过的路径至少等于经过汽车上部的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升力的汽车,包括汽车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壳体下部设置有延长流体通过路径的扰流装置,使流体经过的路径至少等于经过汽车上部的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升力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为扰流板、扰流条、扰流块、扰流曲线、螺旋形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升力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分别设置在汽车壳体左右两侧的下部;或围绕汽车壳体下部四周;或汽车壳体下部向上延伸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升力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装置在汽车壳体下部凹入或凸出或凹凸相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升力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轮档板,该车轮档板对应设置在车轮上方且设置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义
申请(专利权)人:朱晓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