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它包括柴油发动机,加热式燃油箱,及连通柴油发动机和加热式燃油箱的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加热式燃油箱置于低温冷藏柜中,在加热式燃油箱内及其供油管和回油管上分别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试验操作控制台电连接。通过采用大容积的低温冷藏柜,在低温环境下对被检测柴油供油系统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对被检测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状态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依据所获数据对产品进行综合性能的评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柴油动力装置检测技术,具体地指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柴油动カ装置的供油系统,是保证所应用的柴油动力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功能系统。柴油在5°C或更低的温度环境条件下,会呈现出结蜡及粥状的物理现象,造成油料在管路中无法正常输送,发动机无法启动运行。在供油系统的管路、油料容器及过滤器中配置应用电热式或热水循环加热装置后,虽然基本解决了柴油在低温环境时的结蜡等问题,但对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是否科学与合理性尚处于人为的直觉观察阶段,而对工作系统的功能消耗、加热效率、系统配置合理性则无充分的理论依据。因此,往往由于在管路中配置的电加热功率过高或过低,造成车载蓄电池电量损耗大或加热效率低,影响发动机启动的电能需要;再则是在油料容器内配热水加热装置时过大或过小,会影响到整车重量的増加或工作效率等问题,也会影响对其系统进行应用性能、质量保证、综合技术评价等相关技术指标评价时的准确性,影响车辆正常功能的实现和有限能源的科学合理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科学完善的检测手段准确获取汽车柴油动カ装置供油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多项数据,从而为综合评价供油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它包括柴油发动机,加热式燃油箱,及连通柴油发动机和加热式燃油箱的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加热式燃油箱置于低温冷藏柜中,在加热式燃油箱内及其供油管和回油管上分別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试验操作控制台电连接。本技术采用大容积的低温冷藏柜,可容纳已采用加热装置后的被检测柴油供油系统于箱体内,在低温环境对其运行エ况进行实时监测及依据所获数据进行技术评价,实现了对被检测系统在各种模拟低温环境下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评价,解决了对柴油供油系统在低温环境运行的综合性能评价、可靠性检验,及产品设计合理性的评估问题,为确认该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应用和工作效率等技术验证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检测到的数据为降低工作系统的功能消耗、提高加热效率、和提升系统配置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达到減少能耗,提高效率的目的;本技术产品检测范围广、监测效果与检测数据显示准确、完整,替代了人工观察对产品的应用性能、质量水平及工作状态等进行评价的方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检测设备和建立了精确的低温检测环境,特别适用于エ况要求特殊,专用性能突出、质量考核要求高的产品的低温性能评价。进ー步地,所述加热式燃油箱内设有加热循环管道,所述加热循环管道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相连,形成回路。该燃油箱应用热水循环加热。再进ー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循环进水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循环进水流量检测传感器,所述回水管上设有循环回水温度检测传感器。更进一歩地,所述供油管上设有供油温度检测传感器和供油流量检测传感器,所述回油管上设有回油温度检测传感器和回油流量检测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加热式燃油箱内部设有油箱第一温度检测传感器和油箱第二温度检测传感器。更优选地,所述加热式燃油箱外低温冷藏柜内设有冷藏柜温度检测传感器。进ー步优选地,所述加热式燃油箱上设有油量传感器,所述油量传感器上设有油量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再进ー步优选地,所述供油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设有过滤器温度检测传感器。更进ー步优选地,所述试验操作控制台上连有室内温度检测传感器。该室内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室温。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本技术包括它包括柴油发动机2,加热式燃油箱3,柴油发动机2和加热式燃油箱3间连有供油管20和回油管21,所述加热式燃油箱3内设有加热循环管道22,加热循环管道22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18和回水管19,所述进水管18和回水管19的另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2相连,形成回路,加热式燃油箱3置于低温冷藏柜I中,在所述低温冷藏柜I与加热式燃油箱3之间、加热式燃油箱3内、供油管20、回油管21、进水管18和回水管19上分別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试验操作控制台4电连接。其中,所述进水管18上设有循环进水温度检测传感器7和循环进水流量检测传感器14,所述回水管19上设有循环回水温度检测传感器8 ;所述供油管20上设有供油温度检测传感器10和供油流量检测传感器16,所述回油管21上设有回油温度检测传感器9和回油流量检测传感器17 ;所述加热式燃油箱3内部设有油箱第一温度检测传感器12和油箱第二温度检测传感器13 ;所述加热式燃油箱3外低温冷藏柜I内设有冷藏柜温度检测传感器6 ;所述加热式燃油箱3上设有油量传感器,所述油量传感器上设有油量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11 ;所述供油管20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上设有过滤器温度检测传感器15 ;所述试验操作控制台4上连有室内温度检测传感器5 ;另外,试验操作控制台4上还连有ー个室内温度检测传感器5。上述共十三个检测传感器中除室内温度检测传感器5、供油流量检测传感器16、回油流量检测传感器17タト,其余检测传感器均处于低温冷藏柜I内。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完整地模拟了汽车在低温环境下供油系统的运行状态,全部检测项目和内容均由试验操作控制台4进行过程控制、状态參数显示和记录。试验操作控制台的外形结构尺寸根据检测所需的控制要求、方式及检测内容的繁杂,内部布置元件的多少而定,本试验操作控制台选用的尺寸为长1500mm,宽410mm,高1400mm;试验操作控制台正面是检测过程人机对话的操作界面,在操作面板上布置有以下监测、測量和记录仪器设备6块数字式温度显示表,其作用是直观显示被测6个不同部位运行状态的温度变化值;220DCV试验电源的电压表与电流表,其作用是直观显示系统工作吋,电源的稳定状态;24ACV模拟工作电源的电压表与电流表,其作用是直观显示被检测的供油管路在实际运行时的耗电工作状态;数字记录仪应用RX6016C型多通道记录仪,实时地记录检测状态下的相关參数,供检测结束后进行系统的分析或进行质量评价;操作板上还布置有电源控制开关及应急停止按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检测系统在检测运行时一次电源采用是220DCV等级电源,通过变压器输出24ACV模拟工作电源,承担被测元件及仪表的工作要求。系统开始进行检测时,打开一次电源开关,检查220DCV的供电状态正常后,再打开二次24ACV模拟工作电源,在确认电源工作正常后开始逐步投入被测供油管路中的应用电能加热管路及部件;在温度显示达到5°C吋,即可启动柴油发动机运转,当柴油发动机的冷却水开始在加热式燃油箱内循环时,随着水温的升高加热式燃油箱内的加热效果则愈来愈明显,其被测供油系统检测则在一定约束要求状态下得到維持和持续,检测过程中被测系统各元件的实时温度參数,由各显示仪表和记录仪得到直观显示和记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它包括柴油发动机(2),加热式燃油箱(3),及连通柴油发动机(2)和加热式燃油箱(3)的供油管(20)和回油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式燃油箱(3)置于低温冷藏柜(1)中,在加热式燃油箱(3)内及其供油管(20)和回油管(21)上分别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试验操作控制台(4)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它包括柴油发动机(2),加热式燃油箱(3),及连通柴油发动机(2)和加热式燃油箱(3)的供油管(20)和回油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式燃油箱⑶置于低温冷藏柜⑴中,在加热式燃油箱⑶内及其供油管(20) 和回油管(21)上分别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试验操作控制台(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式燃油箱(3)内设有加热循环管道(22),所述加热循环管道(22)两端分别连有进水管(18)和回水管(19),所述进水管(18)和回水管(19)的另一端分别与柴油发动机(2)相连, 形成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8)上设有循环进水温度检测传感器(7)和循环进水流量检测传感器(14),所述回水管(19)上设有循环回水温度检测传感器(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供油系统的低温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传敏,李衡军,刘载海,徐耀根,袁娜,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