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结构,包括主油道,主进油口,凸轮轴润滑油道,VVT供油道,泄油道,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其技术要点是:靠近与缸盖机油相连通的气缸盖副进油口依次连接有VVT供油道、VVT内部油道、单向阀及VVT控制阀;VVT控制阀上设有三个油口,为:与气缸盖VVT供油口相连的VVT连接油道口,与泄油油道相连的控制阀泄油口及与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相连的VVT控制阀出油口。由于油压为VVT提供动力,调节凸轮轴旋转角度,当机油从缸盖VVT供油道流过单向阀,流入控制阀,通过信号的控制,使一定压力的机油进入凸轮轴油道,最后进入VVT;在油压作用下,改变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为VVT提供带压机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汽油发动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品的日新月异,汽车生产企业在不断的竞争中,对整车产品的开发不断加快。尽管从车体的外观形状,材质及配套件对机动车的性能都将产生影响,但是汽车的心脏一发动机,对于性能是最至关重要的,无论从供货应量、价格、以及性能匹配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新开发车型的性能指标。通常来说,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的主要功能是1、为凸轮轴润滑供油。2、对凸轮轴等零件起一定的冷却作用。3、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4、防锈。5、建立油压,通过VVT单向阀、控制阀和凸轮轴油道调节VVT,保证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最佳时间。目前,在经济性和环保方面对燃油消耗和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在保证动力扭矩不受影响的状态下,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注释VVT全称为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在油压的作用下,自身旋转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调节凸轮轴转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油道中带有VVT单向阀、VVT控制阀、凸轮轴供油道及VVT组件的气缸盖油路系统的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结构。本技术的目的 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主油道,主进油口,密封堵,凸轮轴润滑油道,气缸盖副进油口,VVT供油道,气缸盖泄油油道,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其特征是靠近与缸盖机油相连通的气缸盖副进油口依次连接有VVT供油道、VVT内部油道、单向阀及VVT控制阀;VVT控制阀上设置有三个油口,所述的油口分别为与气缸盖VVT供油口相连的VVT连接油道口,与泄油油道相连的控制阀泄油口以及与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相连的VVT控制阀出油口。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双可变气门正时调节系统(简称VVT结构),它是一种气门正时调节装置。油压为VVT提供动力,调节凸轮轴旋转角度,当机油从缸盖VVT供油道流过单向阀,流入控制阀,通过信号的控制,使一定压力的机油进入凸轮轴油道,最后进入VVT,从而改变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节省了燃油消耗,避免了机油的浪费。本技术还具有结构合理,操作安全,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1中VVT油路工作时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主进油口,2-主油道,3-密封堵,4-凸轮轴润滑油道,5-气缸盖副进油口,6-VVT供油道,7-VVT内部油道,8-单向阀,9-VVT控制阀,10-VVT供油口;11-气缸盖泄油油道,12-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技术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由图1 2所示,本技术以四缸2.0T发动机为例,图1为气缸盖整体油路结构,其中I为主进油口,2为主油道,3为密封堵,4为凸轮轴润滑油道,5为气缸盖副进油口,6为VVT供油道,7为VVT内部油道,8为单向阀,9为VVT控制阀。图2为VVT油路工作时的剖视图,其中10为VVT供油口,11为气缸盖泄油油道,12为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工作原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机油经主进油口 I流经主油道2,前后两端分别用球堵3密封,然后经主油道2进入凸轮轴润滑油道4。图中5为气缸盖副进油口,由此进入缸盖的机油通过VVT供油道6进入VVT内部油道7,从而调节VVT工作。其中油路的VVT供油道6,此处设有单向阀8,保证机油流向和机油压力,流过单向阀8的机油进入VVT控制阀9。VVT控制阀9设计有三个油口 901为VVT连接油道口 ;902为控制阀泄油口 ;903为VVT控制阀出油口。三个油口分别与气缸盖上的三个油路相连连接油路901与气缸盖VVT供油口 10相连;控制阀泄油口 902与泄油油道11相连,VVT控制阀出油口 903与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12相连。VVT控制阀9接收信号后,会选择开启VVT连接油道口 901或VVT控制阀出油口903。当开启VVT连接油道口时,含有一定压力的机油进入VVT内部油道7,VVT内外转子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对旋转一定角度,改变凸轮轴的旋转角度,从而调节气门的相位角,保证了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最佳时间;开启VVT控制阀出油口 903时,机油经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12流出,此时VVT正常工作,不需要调节机油控制其状态。控制阀泄油口 902是在VVT刚开始工作或刚刚结束工作时起到作用,当VVT刚刚启动时,泄油油道11含有的机油进入控制阀9,避免了无油压状态下VVT磨损;当VVT结束工作时,控制阀9内的机油含有一定的压力,为避免无工作时机油压力影响控制阀9的敏感度,将机油通过控制阀泄油口 902泄入泄油油道从而流入油底壳。此种油路结构很好的利用了油压,保证了工作部件的动力来源;并且回油简单,避免了机油渗漏、挥发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结构,它包括有主油道,主进油口,密封堵,凸轮轴润滑油道,气缸盖副进油口,VVT供油道,气缸盖泄油油道,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其特征是:靠近与缸盖机油相连通的气缸盖副进油口依次连接有VVT供油道、VVT内部油道、单向阀及VVT控制阀;VVT控制阀上设置有三个油口,所述的油口分别为:与气缸盖VVT供油口相连的VVT连接油道口,与泄油油道相连的控制阀泄油口以及与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相连的VVT控制阀出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油路结构,它包括有主油道,主进油口,密封堵,凸轮轴润滑油道,气缸盖副进油口,VVT供油道,气缸盖泄油油道,气缸盖供凸轮轴大瓦盖油道,其特征是靠近与缸盖机油相连通的气缸盖副进油口依次连接有VVT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泊,杨光,周淑娟,马德志,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光华翔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