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9684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该发动机为多缸直列发动机,所述气缸体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缸、第二缸……第n-1缸、第n缸,其特征在于,该气缸体的水套使得n个缸之间的冷却水的流向是:所有冷却水并不分流,而是全部从第n缸、第n-1缸……第二缸,最后流到到第一缸。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缸体水套结构,将气缸套水道水流方向改为纵置,不采用分流的方式,而是所有冷却水以纵流的方式流过所有缸体水套,改变了水流场,从而明显改善传统意义上的后面几个缸的水套冷却效果差及各缸“远离分水口”局部区域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另外还简化了发动机机体的结构,使铸造更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机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水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缸体水套结构是冷却水从气缸体前端进水口由水栗压入,流经气缸体布水道,布水道采用分流的方式,同时给各个气缸水套区域供水。同时各缸套之间有小范围开通,即各缸之间的水套是相通的。缸套冷却之后的水流通向缸盖。例如,在传统的四缸发动机中,如图1所示,冷却水从进水口 100处进入到布水道101中,然后依次分流到第I缸、第2缸、第3缸和第4缸。这种水套结构使得往往第3、4缸水套水流减少,该两缸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冷却。同时在同一缸中,由于缸盖结构的原因,设置的通向缸盖的水孔,往往使缸套周围存在流速很低的区域,甚至水流死区,对应传热系数也偏低,同时如图6所示,由于受水流结构的影响,各缸“远离分水口”区域容易出现流速偏低区域,。另外由于布水道的存在,使得气缸体结构复杂,增加了铸造难度。在图6中,15-26为气缸体水套中上缸盖的水孔示意;50-53标识区表示存在大面积的流动死区示意;60-63标识区表示存在相对较小的流动死区示O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使得直列发动机的后面几个缸的冷却效果得以提高,同时使各缸冷却效果均匀,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水套结构,该发动机为多缸直列发动机,所述气缸体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缸、第二缸……第η-1缸、第η缸,其特征在于,该气缸体的水套使得η个缸之间的冷却水的流向是:所有冷却水并不分流,而是以纵流方式全部从第η缸、第η-1缸……第二缸,最后流到到第一缸。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体顶板对于水套区域上设置有数个通向气缸盖的上水孔。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的气缸体的顶板位于第一缸水套上方处设置有通向气缸盖的上水孔。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缸体的水套只有一个进水口来接收冷却水,该进水口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后端。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为四缸或六缸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缸体水套结构,将气缸套水道水流方向改为纵置,不采用分流的方式,而是所有冷却水以纵流形式流过缸体水套,在发动机布置结构等限制性因素未作较大改动的前提下,能明显改善传统意义上的后面几个缸的水套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改善水流场,进而改善整机水流场效果。此外,各缸根据需要设置大小不同的通向对应气缸盖的水孔,优选地在第一缸上必须设置一上水孔,以避免流速死区,并通过平衡前后端的气缸体水套上水量,确保各缸冷却水均有较好的流动,从而使整个发动机获得较好的水套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直列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向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的气缸体冷却水流向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气缸体水套结构的冷却水流向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气缸体水套结构的冷却水流向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气缸体水套通向缸盖的上水孔的局部流向示意图。图6是传统的直列发动机冷却水流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气缸体的冷却水流向的原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气缸体水套结构的冷却水流向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以直列的四缸发动机为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不再采用现有技术中那样冷却水分流的方式进行冷却,而是所有冷却水依次流过第四缸、第三缸、第二缸,最后流过第一缸。特别参考图3的数字I至13,其按照阿拉伯数字的排列顺序显示出了冷却水在本专利技术的水套结构中的走向。具体而言,如图中所示,当冷却水从数字I处被水栗压入第四缸水套后,由第四缸水套的出水口流入第三缸水套的冷却水口水腔,再由第三缸水套的出水口进入第二缸水套的入水口,再由第二缸水套的出水口进行第一缸水套的入水口。这样的同向流动可以确保通过缸套的水流量最大化,从而使前端水套的进排气侧都有较好的流动。在图3中,右端为发动机后端,左端为发动机前端,其中进水口设置在发动机的后端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中,多个气缸体中的至少一部分气缸体中的各个水套可以根据需要开设通往对应气缸盖的上水孔。图4以仰视图的方式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发动机气缸体水套结构的冷却水流向的示意图。图5是气缸体水套通向缸盖的上水孔的局部流向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显示了所有四个气缸体上均设置有通向其对应的气缸盖的上水孔30-42,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气缸体顶板水套区域处根据需要设计适量及合适直径的上水孔即可。设置上水孔的目的是可以通过平衡前后端的上水量,促进了各缸水套冷却的均匀性,同时让冷却水的流动更顺畅,提高冷却效果。更加优选的是,在气缸体顶板第一缸水套上方靠前端必须设置一上水孔,以避免流速死区,这样整个发动机各缸套可以得到良好的冷却。并通过平衡前后端的上水量,确保各缸均有较好的流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在发动机布置结构等限制性因素未作较大改动的前提下,能改善气缸体各缸套水域冷却水的流动性,进而提高了水套处的热交换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缸体水套结构,将气缸套水道水流方向改为纵置,不采用分流的方式,而是冷却水以纵流形式全部流过缸体水套,在发动机布置结构等限制性因素未作较大改动的前提下,能明显改善传统意义上的后面几个缸的水套冷却效果差以及远离分水口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改善水流场,进而改善整机水流场效果。虽然以上的实施方式以四缸发动机为例,但是并不以此为限,六缸或其他多缸直列发动机均可采用类似的水套结构来提高冷却效果。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主权项】1.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该发动机为多缸直列发动机,所述气缸体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缸、第二缸……第η-1缸、第η缸,其特征在于,该气缸体的水套使得η个缸之间的冷却水的流向是:所有冷却水并不分流,而是以纵流方式全部从第η缸、第η-1缸......第二缸,最后流到第一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的顶板的水套上方处,设置有若干通向气缸盖的上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体的顶板位于第一缸水套上方处设置有通向气缸盖的上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的水套只有一个进水口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气缸体的水套结构,该发动机为多缸直列发动机,所述气缸体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缸、第二缸……第n‑1缸、第n缸,其特征在于,该气缸体的水套使得n个缸之间的冷却水的流向是:所有冷却水并不分流,而是以纵流方式全部从第n缸、第n‑1缸……第二缸,最后流到第一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伟覃文曾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