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978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冲片退火后需进行冲片去应力退火处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包装工序,其特点是在成品退火后涂层前增加一道弯曲矫直工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的弯曲辊直径D与钢板厚度d之间的关系为:10d≤D≤20d;成品钢板张力F与钢板横截面S与屈服强度RP0.2的关系为:0.8×S×Rp0.2≤F≤1.6×S×Rp0.2;弯曲辊插入深度不小于弯曲辊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在不改变前后生产工序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反复弯曲工艺参数设计,使各牌号达到最佳临界变形及加工硬化量,促进了最终产品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工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以往半工艺产品是采用有一定粗糙度的冷轧辊生产,以临界压下率生产的无涂层产品。在退火后增加一次冷轧工序,需要增加一定的设备投入。另外无涂层产品生产的铁芯由于各叠片之间短路,造成铁芯涡流损耗较大。冷轧无取向硅钢多是以高速冲压自动叠铆成型,成型是依靠铆扣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的。而过盈量与材料的强度有关,提高钢的强度可以增加铁芯铆接力。硅钢为了达到较好的电磁性能一般以退火态交货,退火后钢的强度较低,这与叠铆时要求的高强度相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成品退火后涂层前对钢板反复弯曲使产品变形或贮能,进而提高其强度及电磁性能的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适用于冲片退火后需进行冲片去应力退火处 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包装工序,其特点是在成品退火后涂层前增加一道弯曲矫直工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的弯曲辊直径D与钢板厚度d之间的关系为IOd彡D彡20d ;成品钢板张力F与钢板横截面S与屈服强度Rp0.2的关系为0.8XSXRp0 2彡F彡1. 6XSXRptl.2 ;弯曲辊插入深度不小于弯曲辊半径。弯曲辊直径太大起不到弯曲效果,太小会使钢带在弯曲过程中发生断带。钢板施加张力的目的是为了使钢板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增加位错密度,张力太大会使钢产生明显的屈服,甚至断带。弯曲辊插入深度决定反复弯曲角度,角度达到180度时反复效果最好,太小起不到弯曲作用,大于180度时实现困难。本专利技术采用该弯曲矫直工序能对钢板产生一定延伸及变形作用,改进钢带表层应力状态或进一步通过加工硬化对钢带进行贮能,促进冲片退火后改善效果,进而提升最终产品的电磁性能。为能保证钢板有较好的板形,最好在该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后再增设一台矫直机。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在不改变原有产品前后生产工序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反复弯曲工艺参数设计,使各牌号达到最佳临界变形及加工硬化量,促进了最终产品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反复弯曲使钢板内部变形储能增加,使板板强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冲片性能。另外钢板内部变形能增加有利于冲片退火过程中晶粒长大速度提闻,提闻了电磁性能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 002%,Si 2. 05%, Mn 0.30%, P 0. 012%, S 0. 002%, Als :0. 23%,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生产方法包括下列工艺步骤a)冶炼采用转炉冶炼,RH真空精炼处理,钢水成分按上述要求控制,并连铸成钢坯;b)热轧及常化处理将钢坯加热到1100°C,开轧温度为1020°C,终轧温度为860°C,卷取温度为650°C,热轧板常化温度为920°C ;c)冷轧成品退火钢板经冷连轧成0. 5mm厚后采用930°C连续退火。钢板宽度为1020mm。d)弯曲矫直在成品退火后涂层前增加一台11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弯曲辊直径D为7. 5mm,弯曲辊插入深度及机组运行张力如表I所示。通过工艺调整促进钢带表层形变及延伸。成品钢板屈服强度Rpa2为440Mpa。钢板张力F = 1.2XSXRpa2 =1.2 X1. 02 X 0. 0005 X 440 X 100000 = 27 (kN),如实施例1。表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矫直辊插入深度、钢板张力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无取向电工钢涂层半工艺产品的方法,适用于冲片退火后需进行冲片去应力退火处理的冷轧电工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包装工序,其特征在于在成品退火后涂层前增加一道弯曲矫直工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的弯曲辊直径D与钢板厚度d之间的关系为:10d≤D≤20d;成品钢板张力F与钢板横截面S与屈服强度Rp0.2的关系为:0.8×S×Rp0.2≤F≤1.6×S×Rp0.2;弯曲辊插入深度不小于弯曲辊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无取向电エ钢涂层半エ艺产品的方法,适用于冲片退火后需进行冲片去应力退火处理的冷轧电エ钢,主要包括冶炼、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包装エ序,其特征在于在成品退火后涂层前増加一道弯曲矫直エ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张智义金文旭赵健李文权罗理张仁波李亚东陈春梅刘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