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桥壳补缩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38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桥制造业,一种驱动桥壳补缩工艺在利用铁水进行浇灌补缩时,在桥壳上只开设一个高热冒口。高发热冒口采用金属易割片,敲落冒口在铸件表面残留小,降低了清理打磨工作量,提高了铁水利用率、工艺出品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桥制造业,主要涉及一种桥壳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驱动桥壳的生产主要采用冷冒口补缩工艺,为保证铸件内部质量,不出现内部缺陷,一般冷冒口设置都比较大,铁水利用率低。使用冷冒口对桥壳进行补缩,由于冒口开设数量较多且冒口体积较大,浇冒口去除困难,借助设备清理一箱浇注系统需要8分钟。浇注工艺采用铁水由浇道进入边冒口,然后由冒口颈进入铸件型腔对铸件进行补缩,冷冒口利用率只有15%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桥壳补缩工艺在利用铁水进行浇灌补缩时,在桥壳上只开设一个高热冒口。上述的闻热冒口开设在桥壳易广生缺陷的定点部位。高发热冒口本身强度高,摆放灵活适用于各种造型工艺,解决以往高压造型因冒口强度低不能在造型中直接放置冒口得缺陷,高发热冒口采用金属易割片,敲落冒口在铸件表面残留小,降低了清理打磨工作量,提高了铁水利用率、工艺出品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使用冷冒口对桥壳进行补缩,由于冒口开设数量较多且冒口体积较大,浇冒口去除困难,借助设备清理一箱浇注系统需要8分钟,采用高发热冒口后,去除浇注系统只需3分钟。使用普通冷冒口对桥壳进行补缩,原浇注系统重量在137kg左右,铁水利用率62. 3%,而使用高发热冒口后,浇注系统不再设有冷冒口而直接由内浇道引入,浇注系统重量39kg,铁水利用率85. 5%。使用高发热冒口,避免了由于使用冷冒口扎排气孔造成的掉砂、渣孔缺陷;定点补缩,保证了桥壳的内在质量。高发热冒口本身强度高,摆放灵活适用于各种造型工艺,解决以往高压造型因冒口强度低不能在造型中直接放置冒口得缺陷;使用高发热冒口采用金属易割片,敲落冒口在铸件表面残留小,降低了清理打磨工作量;使用高发热冒口,提高了铁水利用率、工艺出品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桥壳补缩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铁水进行浇灌补缩时,在桥壳上只开设一个高热冒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壳补缩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铁水进行浇灌补缩时,在桥壳上只开设一个高热冒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爱师纪建奕纪向仕周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