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齿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943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齿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相邻设置且转速不同,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二轴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通过圆柱轴承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端面推力轴承以抵消第一轴和第二轴所受的轴向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齿变速器以圆柱轴承和端面推力轴承共同作用,替代了传统的锥面轴承,从而解决了锥面轴承游隙调整复杂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特别涉及一种斜齿变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主副箱斜齿变速器,由于齿轮螺旋角的设计,主轴会产生轴向力,一般主副箱的主轴轴向力为方向相背,轴向力会施加给变速箱壳体,使壳体受力情况变得复杂,强度受到影响。当设计主副箱的主轴轴向力为相向时,主箱主轴和副箱主轴之间会因压力而产生摩擦,一般通过在主副箱隔墙上增加锥面轴承解决压力问题,但是由于锥面轴承的游隙调整较为复杂,如果调整不当会影响到轴承寿命。鉴于以上缺陷,是有必要提供一种斜齿变速器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斜齿变速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斜齿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相邻设置且转速不同,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二轴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通过圆柱轴承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端面推力轴承以抵消第一轴和第二轴所受的轴向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端面推力轴承包括第一推力片、第二推力片,以及滚子,所述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中的一个与第一轴或第二轴连接,另外一个推力片与另外一个轴上的齿轮连接,滚子位于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端面推力轴承包括第一推力片、第二推力片,以及滚子,所述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中的一个与第一轴连接,另外一个推力片与第二轴连接,滚子位于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端面推力轴承包括第一推力片、第二推力片,以及滚子,所述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齿轮上,滚子位于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轴为一轴,所述第二轴为二轴,一轴上空套有一轴分速齿轮,一轴齿轮通过第一花键垫空套在一轴上,当一轴与一轴分速齿轮同步转动且二轴与一轴齿轮同步转动时,一轴分速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l与一轴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2方向相反,一轴分速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l通过一轴分速齿轮在一轴上的定位关系直接传递至一轴上,一轴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2通过端面推力轴承也传递至一轴上,最终使得一轴不承受轴向力;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轴为二轴,所述第二轴为副箱主轴,二轴通过花键连接有副箱驱动齿轮,副箱主轴上空套有副箱减速齿轮,所述端面推力轴承设置在副箱驱动齿轮与副箱主轴之间,当变速器动力从二轴经副箱驱动齿轮传递至副箱减速齿轮,副箱减速齿轮将动力传递至副箱主轴时,副箱驱动齿轮和副箱减速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分别为F3和F4,且F3和F4方向相反,副箱驱动齿轮在其轴向力F3的作用下,通过端面推力轴承将其轴向力F3施加给副箱主轴,副箱减速齿轮通过在副箱主轴上的定位关系将轴向力F4传递给副箱主轴,以使副箱驱动齿轮和副箱减速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按照如下方式通过端面推力轴承连接第一轴或第二轴通圆柱轴承支撑在第二轴或第一轴的中心孔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轴齿轮与第二轴齿轮的螺旋角方向相同。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以圆柱轴承和端面推力轴承共同作用,替代了传统的锥面轴承,从而解决了锥面轴承游隙调整复杂的技术问题,具体说,圆柱轴承解决斜齿产生的径向力问题,端面推力轴承解决轴向力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齿轮轴向受力状态和端面推力轴承的安装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与元件名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I 一轴2—轴轴承 I一轴分速齿轮4前副箱同步器 ~ 花键垫6一轴齿轮 ~主箱内同步器9310 第一推力片U第一滚子12 第二滚子13第二推力片14 中间轴分速齿轮15中间轴16 中间轴传动齿轮17二轴轴承18 副箱驱动齿轮19第一推力片20 第三滚子21第二推力片22 副箱减速齿轮23副箱主轴轴承24 副箱主轴25副箱同步器 26 副箱中间轴减速齿轮27副箱中间轴权利要求1.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相邻设置且转速不同,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二轴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通过圆柱轴承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端面推力轴承以抵消第一轴和第二轴所受的轴向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推力轴承包括第一推力片、第二推力片,以及滚子,所述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中的一个与第一轴或第二轴连接,另外一个推力片与另外一个轴上的齿轮连接,滚子位于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推力轴承包括第一推力片、第二推力片,以及滚子,所述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中的一个与第一轴连接,另外一个推力片与第二轴连接,滚子位于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推力轴承包括第一推力片、第二推力片,以及滚子,所述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齿轮上,滚子位于第一推力片和第二推力片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为一轴(I),所述第二轴为二轴(9 ),一轴上空套有一轴分速齿轮(3 ),一轴齿轮(6 )通过第一花键垫(5 )空套在一轴(I)上,当一轴与一轴分速齿轮通过同步器同步转动且二轴与一轴齿轮通过同步器同步转动时,一轴分速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l与一轴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2方向相反,一轴分速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l通过一轴分速齿轮在一轴上的定位关系直接传递至一轴上,一轴齿轮上所承受的轴向力F2通过端面推力轴承也传递至一轴上,最终使得一轴不承受轴向力。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为二轴(9),所述第二轴为副箱主轴(24),二轴通过花键连接有副箱驱动齿轮(18),副箱主轴(24)上空套有副箱减速齿轮(22),所述端面推力轴承设置在副箱驱动齿轮与副箱主轴之间,当变速器动力从二轴(9)经副箱驱动齿轮(18)传递至副箱减速齿轮(22),副箱减速齿轮(22)将动力传递至副箱主轴(24)时,副箱驱动齿轮和副箱减速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分别为F3和F4,且F3和F4方向相反,副箱驱动齿轮(18)在其轴向力F3的作用下,通过端面推力轴承将其轴向力F3施加给副箱王轴(24),副箱减速齿轮(22)通过在副箱王轴(24)上的定位关系将轴向力F4传递给副箱主轴(24),以使副箱驱动齿轮和副箱减速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按照如下方式通过端面推力轴承连接第一轴或第二轴通圆柱轴承支撑在第二轴或第一轴的中心孔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轴齿轮与第二轴齿轮的螺旋角方向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斜齿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相邻设置且转速不同,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齿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第一轴,以及第二轴,其中,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相邻设置且转速不同,所述第一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二轴相连,所述第二轴的一端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第一轴相连,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通过圆柱轴承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设置端面推力轴承以抵消第一轴和第二轴所受的轴向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殷崇一刘义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