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33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舱(1)包括固定的套罩(9)和进口唇缘(8),所述进口唇缘(8)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罩(9)在后工作位置和前维护位置之间轴向移动。空气动力元件(15)为挠性的并且具有基本圆柱形的总体形状,所述元件包括:用于固定至发动机舱的进口唇缘(8)的内壁(17)的上游部(16);以及用于径向抵靠所述套罩(9)的内表面(31)的下游部(20)。所述元件(15)的下游部(20)包括环形珠(24)和端部叶片(25),所述环形珠(24)从所述元件(15)向外凸出,所述端部叶片(25)在静止时沿其自由端的方向从所述元件(15)向外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飞行器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元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元件,同时涉及一种装配有此元件的飞行器发动机舱。飞行器由一个或多个推进系统推进,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容置于管状发动机舱内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每个推进系统通过一般位于机翼下方或机身处的挂架附接至飞机。发动机舱通常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包括发动机上游的进气口上游段、围绕涡轮喷气发动机风扇的中间段以及围绕涡轮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并容纳推力反向装置的下游段。进气口段包括整流罩,该整流罩一方面包括外壁和进气口唇缘,另一方面包括固定的套罩;该进气口唇缘适于允许供给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风扇和内部压缩机所需的空气朝向涡轮喷气发动机最佳地汇集,该套罩包括声学板并且用于将空气适当地导向风扇的叶片。进气口唇缘整合至外壁,允许抑制这些构件之间的任何连接装置(这些连接装置可能对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性能不利),整流罩于是被称为被层流前整流罩(LFC,LaminarForward Cowl)。整流罩能够相对于套罩在后工作位置和前维护位置之间移动,在后工作位置处,所述唇缘的上游边缘与所述套罩的上游边缘邻近或者接触,在前维护位置处,所述唇缘的下游边缘远离所述套罩的上游边缘,特别地用于允许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于这些元件之间固有的彼此附接而产生的移位和偏差,在唇缘和套罩之间的接界面区域形成了空气动力干扰。一种已知的用于改善该接界面的空气动力连续性的方案包括在这个区域中将通常称为“襟翼”的元件设置就位。这个基本圆柱形的挠性元件设置成抵靠唇缘和套罩的内表面。该元件的上游部附接至唇缘,与此同时该元件的下游部径向地抵靠套罩。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襟翼并不是完全令人满意。事实上,可以看到的是,取决于唇缘或套罩的相对轴向定位,在襟翼和套罩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轴向偏差,这个偏差典型地可以达到几毫米。进一步地,套罩相对于唇缘的径向移位,可以引起襟翼的下游末端部的分离。这些现象对于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性都特别地不利,因为他们在气流中造成凹部区域或者制造凸出部,这干扰来自于发动机上游的气流。目前,特别是由于为了维护操作以及之后将唇缘放回至后工作位置,唇缘会经常相对于套罩平移,因此唇缘和套罩之间的移位是不可避免的。本专利技术旨在寻找对上述缺陷的解决方案。为此,根据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元件,所述发动机舱一方面包括固定套罩,另一方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套罩轴向移动的进口唇缘,所述元件为挠性的,并且在安装位置具有基本圆柱形的总体形状,所述元件包括-上游部,用于附接至发动机舱的进口唇缘的内壁;-下游部,用于径向地抵靠套罩的内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定义,所述元件的下游部包括向外凸出的环形珠和端部叶片,所述端部叶片在静止时朝其自由端向外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元件覆盖唇缘和套罩之间的接界面区域,因此可以确保气体流路这块区域的表面的连续性,从而改善空空气动力力。元件的端部叶片(因为其倾斜和挠性)紧贴套罩。因此,这样的叶片能够覆盖在所述唇缘和套罩之间可能的很大轴向偏差,并且还能够补偿唇缘和套罩之间的可能的径向移位。“挠性”是指元件和叶片由这样一种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够弹性变形从而使元件紧贴唇缘和套罩,并且具有足够的刚性从而使该元件具有适用于其所经受压力的机械强度。例如,叶片可以由合成材料或浸溃有硅树脂的加固纤维制成。进一步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珠的元件中,能够适当地放置叶片从而保护它,从而确保其能够适当地履行其功能。事实上,珠与套罩的上游部配合,该上游部优选地设有上游斜面。这在唇缘的向后移位时,经由珠会引起元件的下游部的径向向内位移。因而,叶片移动远离套罩,从而使其不会干扰元件在套罩内的接合,并且在该接合过程中不会损坏叶片。该叶片之后由于弹性紧贴套罩。当静止时(即当元件由于与套罩接触而没有弹性变形),叶片是倾斜的将有利于贴着。进而,元件在静止时在下游方向可以具有略微偏离的形状。有利地,端部叶片的厚度比该元件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小。这能够限制元件的下游部的空气动力冲击。例如,叶片的厚度小于0. 75mm。端部叶片可以基本为平坦的或弯曲(凹面向外)。该弯曲特别地具有承受向四周展开压力的所述珠产生的杠杆作用的功能。优选地,所述元件包括用于在所述元件的内侧和外侧均衡压力的装置,这允许限制该元件的分离效果。这些装置典型地位于所述元件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位于上游部和下游部之间,所述上游部用于附接至所述发动机舱的唇缘,所述下游部特别地抵靠所述环形珠。用于均衡压力的装置例如包括在元件中制成的径向通孔和/或在环形珠中制成的轴向通道。对于在环形珠中制成的轴向通道,还具有中断的珠,表现为在所述元件周边处的一系列柱。可选地,该环形珠可以基本连续。所述元件例如由合成材料制成,在所述元件的周边上包括至少一个基本连续的骨架。在元件相对于套罩移位或在发动机舱上布置时,由于合成材料,会出现与元件的压缩以及特别地压实有关的压力。根据可能的实施例,该元件包括在其下游端开放的轴向槽,所述轴向槽并由弹性体材料填充。槽的填充能够限制其中的空气动力冲击。然而,用来填充槽的选定的材料具有足够挠性,从而允许所述元件在槽中的一定的变形。该变形允许所述元件的布置并补偿移位。有利地,可以规定每个槽的上游端通向圆孔,从而防止在槽的端部处开裂。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将元件附接在唇缘上的点最好位于圆孔的下游,从而不会使所述孔疲劳。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元件由挠性材料制成。换言之,元件的挠性不是由于槽的存在,而是因为单单选择了适于制造的材料。该元件可以由至少两个基本相同的条带自身卷绕并且沿轴线端对端附接(从而一起形成基本圆柱形的总体形状)而制成。典型地,两个条带可以设置成,每个条带形成半圆柱。优选地,所述元件包括位于上游部和下游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所述上游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稍厚的部分允许元件与诸如螺钉的构件附接,而不会有损坏上游部的风险。通过该稍厚的上游部置于唇缘的凹部内,不会因为超厚而对空空气动力力造成不利影响。根据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发动机舱,所述发动机舱一方面包括固定套罩,另一方面包括进口唇缘。所述进口唇缘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罩在后工作位置和前维护位置之间轴向移动。所述发动机舱包括前面所述的空气动力元件,并且设置成当所述唇缘在后位置时,所述元件的上游部与所述发动机舱的进口唇缘的内壁的内表面接靠,并且容纳在由轴向向内靠后的阶梯形成的凹部中;所述元件的下游部径向地抵靠所述套罩的内表面,所述环形珠容纳在由轴向向内靠后的阶梯形成的凹部中。对于叶片来说,该叶片抵靠套罩的内表面,所述套罩的内表面例如与唇缘的内壁的内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因此,由于叶片的厚度相对很小,安装在发动机舱上的元件仅有很小的轴向过厚。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可能的实施例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被予以描述。附图说明图1和图2分别是当整流罩相对于所述套罩位于后工作位置和前维护位置时,装配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机舱的飞行器机翼的立体图;图3是图1和2中的发动机舱的上游部的竖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元件的剖视图;图5和图6分别是图4中的元件从内侧和外侧看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元件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元件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元件的平面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19 FR 10538551.一种用于飞行器发动机舱的空气动力兀件(15),所述发动机舱(I) 一方面包括固定的套罩(9),另一方面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罩(9)轴向运动的进口唇缘(8),所述元件(15)为挠性的并且具有基本圆柱形的总体形状,所述元件包括 -用于附接至所述发动机舱(I)的进口唇缘(8)的内壁(18)的上游部(16); -用于径向抵靠所述套罩(9)的内表面(31)的下游部(20); 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15)的下游部(20)包括环形珠(24)和端部叶片(25),所述环形珠(24)朝元件(15)的外侧凸出,所述端部叶片(25)在静止时沿其自由端的方向朝所述元件(15)的外侧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叶片(25)的厚度小于所述元件(15)的其他部分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叶片(25)基本为平坦的。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叶片(25)是弯曲的并且凹面向外。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包括用于在所述元件(15)的内侧和外侧上均衡压力的压力均衡装置(37,38)。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均衡装置包括在所述元件(15)中制成的径向通孔(38)。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均衡装置包括在所述环形珠(24)中制成的轴向通道(37)。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珠(24)基本为连续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瑟琳·布林纪尧姆·斯特伯文森特·佩隆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塞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