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忠民专利>正文

组合蜗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34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蜗轮,其特征是在轮体两面错列开有弧形牙轮槽,槽内装入牙轮,以取代现有蜗轮中的固定齿轮,并在牙轮与其槽的接触面上装有轴承球以减少摩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是摩擦力小,不易磨损,磨损后修复快,并能连续工作,在高速下可直接降速,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现有蜗轮摩擦力大,易磨损,磨损后修复困难的不足,全部采用钢材制作,适于定型批量生产。(*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蜗轮。现有的蜗轮一般均为整体式的,即在蜗轮体上根据其齿数铣出若干齿轮而成。这种整体式蜗轮与蜗杆间的摩擦力大,易磨损,且磨损后修复困难,在高速下直接降速易发热而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蜗轮,它不易磨损,即使磨损后易修复,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牙轮,轴承球以及过桥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体,2-牙轮,3-轴承球,4-过桥,5-过桥定位销,6-弹簧,7-蜗杆。参照附图,本技术是在现有蜗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也包括轮体(1),区别在于本技术采用可拆换的活动牙轮(2)取代了现有蜗轮上的固定齿轮,并在牙轮与轮体的接触面上装有轴承球(3)以减少摩擦。设蜗轮的设计模数为m,导程角为BR,齿数为Z。参照图1、图2,在轮体(2)的两个面上沿园周均匀开有若干园弧形牙轮槽,槽的弧度根据牙轮(2)的直径而定,槽的宽度为 (m·π)/2 ,导程角为BR。两面的牙轮槽错列排布,每面上槽的数目为齿数Z的一半(齿数Z为偶数)。牙轮(2)的厚度与牙轮槽宽度相吻合,正好装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蜗轮,包括轮体(1),其特征在于在轮体(1)两面沿园周错列开有若干园弧形的牙轮槽,槽内装有牙轮(2),在牙轮与槽的接触面上装有轴承球(3)及过桥(4),过桥(4)的一端与轴承球(3)相吻合,另一端由装在牙轮(2)上的过桥定位销(5)所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宋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