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汽车减震强度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变汽车减震强度系统,具体地说是可以实现汽车减震强度自动和手动调节。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绝大部分汽车的减震强度是固定的,通俗的讲就是减震的软、硬是固定的, 不换弹簧是不能改变减震强度的,通过频繁的更换弹簧来经常改变减震强度是不现实的。 可变汽车减震强度系统在我国生产的合资车和自主品牌汽车上还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汽车减震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汽车减震强度可变的系统,以达到驾驶者可以自由调节减震强度目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变汽车减震强度系统包括充气钢筒、密封圈、 活塞圈、防尘圈、充气管、充气嘴、电控气阀、电子气压表、车载小气泵、位移传感器、控制旋钮和电路控制器。电路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线与车载小气泵相连,通过第二导线与电子气压表相连,通过第三导线与电控气阀相连,通过第四导线与位移传感器相连,通过第五导线与车内灯伸缩开关相连,通过第六导线与汽车电源相连,通过第七导线与控制旋钮相连,通过第八导线与点火开关相连。充气嘴安装在充气钢筒上,密封圈安装在充气钢筒上端,防尘圈安装在充气钢筒下端,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汽车减震强度系统,其特征是﹕采用电路控制器(1)、车载小气泵(2)、电子气压表(3)、电控气阀(4)、充气嘴(5)、充气管(6)、充气钢筒(7)、密封圈(8)、活塞圈(9)、防尘圈(10)、位移传感器(13)、控制旋钮(23)构成;电路控制器(1)通过第一导线(15)与车载小气泵(2)相连,通过第二导线(16)与电子气压表(3)相连,通过第三导线(17)与电控气阀(4)相连,通过第四导线(18)与位移传感器(13)相连,通过第五导线(19)与车内灯伸缩开关(14)相连,通过第六导线(20)与汽车电源(24)相连,通过第七导线(21)与控制旋钮(23)相连,通过第八导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