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可控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658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可控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用于具有两组悬架子系统的半车悬架系统的解耦控制:一是将非簧载可控阻尼器安装于下控制臂与连杆之间,通过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状态变量的反馈控制来调节非簧载可控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可实现半车悬架系统两个“四分之一”车辆悬架子系统的完全结构解耦并改善了车辆俯仰运动悬架性能;二是将簧载可控阻尼器安装于传统被动悬架阻尼器的位置,悬架系统经解耦后可直接应用比较成熟的关于“四分之一”车辆悬架子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可以理想地实现车辆垂直运动悬架性能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涉及采用可控阻尼器的智能车辆悬架系统控制装置,用于具有两组悬架子系统的半车悬架系统解耦控制。
技术介绍
车辆悬架是连接车身与底盘的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是确保车辆乘坐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的重要系统,传统的被动悬架不能同时满足舒适性和操控性要求,进而产生了可控悬架系统。基于可控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悬架是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由于车辆多个悬架子系统之间存在强耦合特性,使得关于实现车辆多悬架性能目标的自适应控制、各可控悬架子系统的相互协调控制极具挑战性,是目前关于可控智能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器设计研究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对车辆悬架系统解耦控制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这正是本专利技术着力解决的目标。国内外学者近几年提出了各种针对可控悬架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少数学者也尝试对多自由度悬架系统解耦控制,但是提出的解耦方法过于理论化、难以工程实现,对多个可控悬架子系统的协调控制尚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台湾学者T. H. S. LI等采用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中的线性反馈与神经网络前馈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半车主动悬架系统的近似解耦控制,为实现可控阻尼器的协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双可控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包括螺旋弹簧、簧载可控阻尼器、非簧载可控阻尼器、连杆装置、控制臂、轮胎、角加速度传感器、电控单元以及电流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非簧载可控阻尼器安装于下控制臂与连杆之间,并与轮胎近似平行;簧载可控阻尼器安装在连杆的上端;角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身质心处;电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角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相连;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簧载可控阻尼器和非簧载可控阻尼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可控阻尼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包括螺旋弹簧、簧载可控阻尼器、非簧载可控阻尼器、连杆装置、控制臂、轮胎、角加速度传感器、电控单元以及电流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非簧载可控阻尼器安装于下控制臂与连杆之间,并与轮胎近似平行;簧载可控阻尼器安装在连杆的上端;角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身质心处;电控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角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相连;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簧载可控阻尼器和非簧载可控阻尼器相连。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荣张海龙闵富红颜伟黄苗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