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叉车车桥
,具体涉及5 10吨叉车的湿式桥。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5-10T的叉车驱动桥的制动器均采用干式制动,制动系统暴露在外部工作环境中,易受水侵蚀、灰尘、油污等影响,制动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安全性较低,特别是在沿海一些港口码头,很容易发生危险。正在研发的叉车用湿式桥存在如下问题1.湿式制动器所用冷却系统与液压工作装置共用油源导致液压油箱为保证散热面积,体积较大,且须增加冷却风扇,造成车体结构复杂;同时加装风扇后,因发动机的功率限制易导致供电不足,使用时须在原有基础上再选用大功率的发动机。使整机制造成本较高;2.制动时摩擦片与隔片间的油膜挤压不干净,制动时摩擦片与隔片易相互打滑,导致制动响应时间慢,湿式制动器易急剧产生高温而烧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5-10T叉车的驱动桥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改进,提供一种具有更好制动性能、安全性能的5 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具体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5 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包括驱动桥壳I和主减速器总成15,驱动桥壳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依次设有制动器、轮毂总成3和轮边行星减速机构4,改 ...
【技术保护点】
5~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包括驱动桥壳(1)和主减速器总成(15),驱动桥壳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依次设有制动器、轮毂总成(3)和轮边行星减速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湿式制动器;与主减速器总成(15)相对应的制动器内侧壳体(11)的内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润滑油道(21),两侧制动器的第一润滑油道(21)分别连通着右冷却油管(16)的一端和左冷却油管(17)的一端,右冷却油管(16)的另一端连接着三通管(19)的第一端口,左冷却油管(17)的另一端连接着三通管(19)的第二端口;与主减速器总成对应的驱动桥壳的底部设有冷却油出油管(18);与制动器连接处的轮毂总成(3)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5 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包括驱动桥壳(I)和主减速器总成(15),驱动桥壳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依次设有制动器、轮毂总成(3)和轮边行星减速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湿式制动器;与主减速器总成(15)相对应的制动器内侧壳体(11)的内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润滑油道(21),两侧制动器的第一润滑油道(21)分别连通着右冷却油管(16) 的一端和左冷却油管(17)的一端,右冷却油管(16)的另一端连接着三通管(19)的第一端口,左冷却油管(17)的另一端连接着三通管(19)的第二端口 ;与主减速器总成对应的驱动桥壳的底部设有冷却油出油管(18);与制动器连接处的轮毂总成(3)的轮毂本体花键处径向上均布开设有泄油孔(22),与泄油孔(22)相邻的轮毂本体的内轴承座的圆周上均布开设有轴向的第二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3)的两端与轮毂本体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乙,周齐齐,张丽,郑海香,陈先成,刘宗其,袁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