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577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其可以包括扭力梁;拖曳臂,该拖曳臂设在所述扭力梁的两个端部上;以及车轮安装支架,该车轮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拖曳臂的端部并且被适配成在该车轮安装支架上安装后车轮,其中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利用插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和拖曳臂之间的橡胶衬套而可以铰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和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之间可以进一步设有旋转接头,且该旋转接头将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9月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1-008896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以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耦合式扭力梁车轴(CTBA),其是一种车辆的悬挂,更加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接头的CTBA,其利用旋转接头而改变了CTBA的几何特性,从而提高了转向或者制动期间的稳定性。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悬挂而安装在小型车辆中的CTBA与其它悬挂相比较,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较少数量的部件,并且可以比其它悬挂制造的重量更小。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CTBA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CTBA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设置的扭力梁111、设在扭力梁111的两个端部的拖曳臂112、以及具有后轮RW的车轮安装支架114,该车轮安装支架114安装在拖曳臂112的端部。根据相关技术的CTBA具有的结构特性是:在转向或者制动期间,所述后轮进行外张(toeout),从而降低了转向稳定性或者制动稳定性。如图1所示,当车辆如箭头所示朝图1的右侧转向时,左后轮和右后轮朝着右侧转向,并且特别而言,外部后轮比车辆的行驶方向转向的少。因此,后轮被外张。在如图2所示的制动期间,与后轮被制动力进行制动相比,车身由于惯性影响而趋向于持续前进。因此,扭力梁朝着车辆的行驶方向而轻微变形成外凸状。因此,后轮朝外侧打开并且外张,这可能会损害制动稳定性。同时,为了防止CTBA中不可避免发生的后轮外张,已经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韩国专利特开No.10-2006-0006797已经揭露了用来控制后轮的束角值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在CTBA中设置了致动器和连杆构件,其能够调节后轮的束角值,并且控制器根据行驶条件来操作致动器并且控制后轮的束角值。然而,通过电子控制来调节后轮的束角值的技术需要很高的成本。因此,车辆的制造成本增大,并且其结构变得复杂。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其在转向或者制动期间改变了车轮安装支架的几何特性,以使得后轮进行内束(toein),从而提高了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当中,一种耦合式扭力梁车轴(CTBA)装置,可以包括:扭力梁;拖曳臂,该拖曳臂设在所述扭力梁的两个端部上;以及车轮安装支架,该车轮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拖曳臂的端部并且被适配成在该车轮安装支架上安装后车轮,其中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利用插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和拖曳臂之间的橡胶衬套而铰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和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之间进一步设有旋转接头,且该旋转接头将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所述拖曳臂可以包括形成在其端部的端部支架,该端部支架包括分别形成在该端部支架的前部和后部的前连接部和后连接部,从而突出到所述扭力梁的外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通过连接销而枢接连接到所述前连接部,从而所述衬套插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和所述连接销之间,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铰接到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并且所述端部支架的后连接部铰接到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当车辆转弯从而施加侧向力的时候,将外部的后轮安装在其上的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被移动到车辆内侧,从而所述后轮进行内束。当车辆制动从而施加制动力的时候,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移动到车辆内侧并且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移动到车辆外侧,从而后轮进行内束。所述端部支架可以包括旋转接头止挡件,该旋转接头止挡件在所述前连接部和所述后连接部之间可以具有毗邻所述旋转接头内侧的前端,且该旋转接头止挡件被形成为朝着所述后连接部的内侧突出。所述旋转接头连接到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的多个末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具有简单的结构,这补偿了在转向或者制动期间的CTBA的几何值,从而后轮进行内束。也就是说,在转向期间当侧向力施加到后轮的时候,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移动到内侧,从而接收该侧向力的后轮进行内束。在制动期间,当车轮安装支架被推向后侧的同时,车轮安装支架的前部移动到内侧,并且车轮安装支架的后部移动到外侧,从而后轮进行内束。如上所述,在转向或制动期间的几何值可以得到补偿,从而后轮被内束。因此,可以提高转向稳定性和制动稳定性。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CTBA的平面图,其显示了在转向期间后轮外张的状态。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CTBA的平面图,其显示了在制动期间后轮外张的状态。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接头的CTBA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CTBA的立体分解图。图5和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接头的CTBA的平面图和显示了在转向期间后轮发生内束的状态的视图。图7和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接头的CTBA的平面图和显示了在制动期间后轮发生内束的状态的视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所附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包括车辆安装支架14和旋转接头17。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车轮安装支架14的前端利用插置在车轮安装支架14和拖曳臂12之间的橡胶衬套15而铰接到拖曳臂12的前部,并且设置旋转接头17从而将车轮安装支架14的后端铰接至拖曳臂12的后部。端部支架13设在联接到扭力梁11的两个端部的拖曳臂12的端部上。端部支架13在拖曳臂12的端部上设为平板类型,从而很容易地联接到以下将描述的零件上。端部支架13设置为平行于车辆的行驶方向。端部支架13包括形成在其前部和后部的前连接部13a和后连接部13b,从而延伸到外部,其目的是为了铰接车轮安装支架14和旋转接头17,这将会在以下进行描述。车轮安装支架14和旋转接头17通过前连接部13a和后连接部13b而联接到端部支架13。车轮安装支架14设在拖曳臂12的端部上,从而安装到车辆的后轮中。车轮安装支架14铰接到拖曳臂12的端部,亦即,铰接到端部支架13。在这种情况下,车轮安装支架14的前端通过前连接部13a而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旋转接头的耦合式扭力梁车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式扭力梁车轴装置,包括:扭力梁;拖曳臂,该拖曳臂设在所述扭力梁的两个端部上;以及车轮安装支架,该车轮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拖曳臂的端部并且被适配成在该车轮安装支架上安装后车轮;其中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利用插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和拖曳臂之间的橡胶衬套而铰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前部,并且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和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之间进一步设有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将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2 KR 10-2011-00889661.一种耦合式扭力梁车轴装置,包括:扭力梁;拖曳臂,该拖曳臂设在所述扭力梁的两个端部上;以及车轮安装支架,该车轮安装支架设在所述拖曳臂的端部并且被适配成在该车轮安装支架上安装后车轮;其中,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利用插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和拖曳臂之间的橡胶衬套而铰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前部,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和所述拖曳臂的后部之间进一步设有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将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后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拖曳臂的后部,所述拖曳臂包括形成在其端部的端部支架,该端部支架包括分别形成在该端部支架的前部和后部的前连接部和后连接部,从而突出到所述扭力梁的外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端通过连接销而枢接连接到所述前连接部,从而所述衬套插置在所述车轮安装支架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河景金星日金孝锡张熙权李炳林赵完济金宰浩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和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