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文利专利>正文

微生物DHA发酵生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3561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生物DHA营养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发酵生产方法,首先把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菌种接入摇瓶进行培养,然后接入种子罐放大培养,最后接入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第一步,温度控制在25-30℃,pH=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2-3天;第二步,降温到20-25℃,继续发酵2-3天,发酵过程通过补加葡萄糖使之浓度始终控制在20%,经发酵制得微生物量达到60g/L左右,其中,油脂占干生物质中的含量50-60%,其中DHA含量达35-40%,DHA生产率达到8-10g/升.天。本发明专利技术DHA产量高、纯度高,生产工艺稳定、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DHA发酵生产技术,属于食品功能油脂生产

技术介绍
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是一种人类必需不脂肪酸之一,体内不能自我合成,必需通过食物摄入,具有促进婴儿脑细胞生长发育、保护视力,治疗心血管疾病及提高免疫能力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受到医疗界及食品界的广泛关注.目前DHA的商业来源主要是深海鱼油,但由于鱼油中DHA含量相对比较低,有重金属汞污染的风险,且受日趋匮乏的海洋资源的限制,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DHA有望成为高纯度DHA的有效来源。专利“用寇氏隐甲藻工业化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61833)利用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工业化发酵生产DHA油脂的方法;专利“使用改进量的氯和钾在微藻类中产生高水平的DHA” (申请号200480035685)使用改进量的氯和钾在微藻类中产生高水平的DHA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海洋微生物,包括异养的海洋沟鞭藻类隐甲藻,使用低水平的氯离子产生高度不饱和的脂肪酸的方法;专利“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破囊壶菌菌株_SC1”(申请号200580052523)专利技术涉及筛选一种未报道的破囊壶菌菌株-SC1,其产生明显数量的DHA,并且除了 DHA以外还积累其各自的中间体脂肪酸。裂殖壶菌是一种异养型酵母菌,其单细胞进行连续二均分裂,脂肪酸组成简单,DHA含量高,分离纯化简单,是获取天然高浓度DHA的很好资源。但目前普遍存在菌体密度较低,DH A含量相对不高等问题,较难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微生物DHA营养油发酵生产方法,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繁殖速度快、产油量及油脂中DHA含量。本专利涉及了一种微生物DHA营养油的发酵生产方法,首先把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菌种接入摇瓶进行培养,然后接入种子罐放大培养,最后接入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第一步,温度控制在25-30°C,pH = 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2-3天;第二步,降温到20-25°C,继续发酵2-3天,发酵过程通过补加葡萄糖使之浓度始终控制在10-20%。经发酵制得微藻生物量达到60g/L,其中,油脂占干生物质中的含量50-60%,其中DHA含量高达35-40%,DHA生产率达到8-10g/升.天。本专利技术DHA产量高、纯度高,生产工艺稳定、简单、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例I在IL发酵罐中,按10%浓度,加入培养基和种子液,在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 第一步,温度控制在28°C,pH = 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2天;第二步,降温到20°C,继续发酵3天,发酵过程通过补加葡萄糖使之浓度始终控制在20%,经发酵制得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经发酵制得DHA含量高达55%的油脂,DHA含量高达35%,DHA生产率达到8. 8g/升.天。实例2 在100L发酵罐中,按10%浓度,加入培养基和种子液,在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第一步,温度控制在30°C,pH = 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3天;第二步,降温到20°C,继续发酵3天,发酵过程通过补加葡萄糖使之浓度始终控制在20%,经发酵制得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经发酵制得DHA含量高达60%的油脂,DHA含量高达40%,DHA生产率达到IOg/升.天。实例3在1000L发酵罐中,按10%浓度,加入培养基和种子液,在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第一步,温度控制在30°C,pH = 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3天;第二步,降温到20°C,继续发酵3天,发酵过程通过补加葡萄糖使之浓度始终控制在20%,经发酵制得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经发酵制得D H A含量高达60%的油脂,DHA含量高达38%,DHA生产率达到IOg/升.天。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DHA营养粉制备方法,是指以水溶性乳化剂、助乳化剂、抗氧化剂、糖、植物胶体为壁材,以鱼油为囊芯,通过剪切和均质乳化工艺制备纳米DHA乳液,然后通过雾化器将乳液和冷风一起喷雾到干燥塔内,当这些颗粒落到干燥塔底部相连的流化床进行干燥,造粒,获得流动性良好的纳米DHA营养粉。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生产;得到的纳米DHA营养粉产品流动性好、生物吸收利用效率。2.一种微生物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营养油的发酵生产方法,首先把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菌种接入摇瓶进行培养,然后接入种子罐放大培养,最后接入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第一步,温度控制在25-30°C,pH = 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3天;第二步,降温到20-25°C,继续发酵3天。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生物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营养油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补加方式,将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液浓度维持在10-20%之间,酵母膏浓度维持在5-10 %之间,蛋白冻浓度维持在2-5 %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生物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营养油的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中,无机盐直接由30% -80%自然海水获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生物DHA营养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发酵生产方法,首先把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菌种接入摇瓶进行培养,然后接入种子罐放大培养,最后接入发酵罐进行2步发酵第一步,温度控制在25-30℃,pH=6,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及无机盐组成,发酵2-3天;第二步,降温到20-25℃,继续发酵2-3天,发酵过程通过补加葡萄糖使之浓度始终控制在20%,经发酵制得微生物量达到60g/L左右,其中,油脂占干生物质中的含量50-60%,其中DHA含量达35-40%,DHA生产率达到8-10g/升.天。本专利技术DHA产量高、纯度高,生产工艺稳定、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C12R1/645GK102972533SQ2011102803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于文利 申请人:于文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DHA营养粉制备方法,是指以水溶性乳化剂、助乳化剂、抗氧化剂、糖、植物胶体为壁材,以鱼油为囊芯,通过剪切和均质乳化工艺制备纳米DHA乳液,然后通过雾化器将乳液和冷风一起喷雾到干燥塔内,当这些颗粒落到干燥塔底部相连的流化床进行干燥,造粒,获得流动性良好的纳米DHA营养粉。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生产;得到的纳米DHA营养粉产品流动性好、生物吸收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于文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