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660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底板由间隔分布的拱形板连接成一体构成,底板一侧的拱形板延边设有一体成型的向上弯曲的弧形板,底板相对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向外倾斜的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是吸能盒一个有效的配件,组成吸能盒可以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行人和车辆的受伤害程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
技术介绍
大量交通事故表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正面碰撞,保险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的区域。如果碰到行人,行人的膝关节通常最先与汽车的保险杠区域相接触,行人腿部膝关节的受伤害的程度直接取决于保险杠区域的吸能效果,为了减轻防撞梁对行人膝关节的直接冲击,通常在前防撞梁的前部安装行人保护吸能装置。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震动力的一种装置,它的两端连接的是屈服强度很低的吸能盒,吸能盒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 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结构设计合理,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时,有效地降低行人和车辆的受伤害程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由间隔分布的拱形板连接成一体构成,底板一侧的拱形板延边设有一体成型的向上弯曲的弧形板,底板相对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向外倾斜的侧板。所述的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段为弧形过渡。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是吸能盒一个有效的配件,组成吸能盒可以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行人和车辆的受伤害程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包括底板I、侧板2,底板I有间隔分布的拱形板1-1连接成一体构成,底板I 一侧的拱形板1-1延边设有一体成型的向上弯曲的弧形板3,底板I相对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向外倾斜的侧板2。底板I与侧板2之间的连接段4为弧形过渡。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当组成完整的吸能盒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降低行人和车辆的受伤害程度。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由间隔分布的拱形板连接成一体构成,底板一侧的拱形板延边设有一体成型的向上弯曲的弧形板,底板相对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向外倾斜的侧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段为弧形过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底板由间隔分布的拱形板连接成一体构成,底板一侧的拱形板延边设有一体成型的向上弯曲的弧形板,底板相对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向外倾斜的侧板。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是吸能盒一个有效的配件,组成吸能盒可以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行人和车辆的受伤害程度。文档编号B60R21/34GK202783041SQ20122036418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李华 申请人: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外板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由间隔分布的拱形板连接成一体构成,底板一侧的拱形板延边设有一体成型的向上弯曲的弧形板,底板相对的两侧焊接固定有向外倾斜的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